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 作者 张炳烈
1968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一时间,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人民日报》还以《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为题,报道了会宁县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事迹。会宁一下子成了上山下乡的典型。中央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很多记者,纷纷来到会宁,报道知青和市民上山下乡的先进事迹,我们红湾成了报道的重点,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在红湾拍了电影,会宁和红湾一下子出名了。
张一诚和作者合影
那时,我们土高公社来了四、五十个兰州知青,我们红湾队来了四个,他们是:张一诚、陈宁、陶敬德和陶俊德。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队里是十分欢迎的。社员们亲切地称他们是“大学生”,队里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并派人给他们做饭。知识青年下来以后,能够诚实劳动,和社员们打成一片。队里也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实际情况,安排他们干较轻的农活,有些还被安排当了民办教师。公社对知识青年也非常重视,许多重要会议(例如“四干会”)都让他们全体参加,把他们当下乡干部对待。知识青年在我们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当老师,有的搞宣传,有的当了大队林场的场长,作出了很大贡献,真是“大有作为”。
我和很多知青是很熟悉的,最熟悉的是张一诚。他那时在我们红湾学校当老师,我每周放学回家,就和他一起谈天,有时还住在一起。他很爱吹口琴,常常吹口琴给我听,还把他的一本《怎样识简谱》的小册子送给了我,使我学会了识简谱。张一诚很有本事,除了书教得好外,还刻得一手清秀美观的蜡纸字。那时,一旦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或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布了重要社论,他就听记下来,连夜刻印出来,供学校和大队学习、宣传。他的黑板报也办得很好,他给红湾学校办的黑板报,字迹清秀整齐,内容短小精悍,很有水平。我后来给学校办黑板报,还是受了他的很大影响。东塬队的知青薜培、陈志礼、陈伯孝和佘建民,我也是比较熟悉的,我们经常一起演节目。我那时演《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薛培就风趣地叫我“子荣同志″。那时,我在公社中学(土高中学)读书,程塬队的知青张晓琴、马国番、范久基还给我们当过老师。我会唱的一段京剧(《智取威虎山》)里少剑波的唱段“我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就是张晓琴教会的。范久基还给我们上过《农业基础知识》课。她们都为土高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知识青年对那时的'上山下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在农村吃了苦,接受了锻炼,认识了农村的艰苦,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干得很出色,有些还成了国家各行各业的骨干和栋梁。
张一诚回红湾时和部分乡亲合影(后排左二为张一诚)
知识青年大多对他们下乡的生产队存有感恩之心,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笫二故乡″,他们在离开多年之后还来下乡的地方看望。张一诚曾多次来红湾,还给红湾学校捐赠了很多玻璃和课桌凳,解决了红湾的办学难问题。东塬的陈伯孝曾两次回乡看望乡亲们。1998年,时任《兰州晚报》总编辑的马国番专门来到她下乡的程家塬,给土高中学送来了音响设备和许多作业本,还在捐赠会上讲了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段历史是不可磨灭的。我对那段历史和知青们有着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