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180:长白山北坡森林演替
土壤中排放的 CO2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 CO2排放通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A.草本物种数逐渐增
B.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
C.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D.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
10.该时段土壤 CO2排放通量受士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
A.红松阔叶林 B.阔叶杂木林
C.百桦林 D.灌木林
11.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 CO2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
A.土壤微生物 B.地下生物量
C.表层凋落物 D.土壤含水量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论文中的图2,如下所示:
结合论文中的表2可知,命题者将表2中样地类型的名称在图2中直接标注。
所谓逆行演替,论文中的表述如下:
第9题A、B选项的错误是“逐渐”。详细分析如下(来自教辅资料书):
9.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是在林木树种之后出现的,并非逐渐增,植被覆盖率也不是逐渐下降;但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群落内因地上生物量的减少,光照逐渐增强。
第10题考查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难度较小。详细分析如下(来自教辅资料书):
10.图中曲线显示,该时段红松阔叶林随时间变化,土壤 CO2 排放通量变化不大,因此红松阔叶林受士壤温度影响最小,选A。
第11题,根据文字材料中的第一句:
土壤中排放的 CO2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
可以进行判断,论文中的分析如下:
通过以上划红线部分内容可知,第11题的选项可以从中找到参照。但是,土壤湿地之所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时段有关,论文中的分析如下:
如果觉得还行,那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