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看了一篇武志红的心理学长文,大致就是说的一个子女想与父母脱离亲子关系,当大众都在以亲情孝道的中国伦理指责这位子女时,武志红用心理学去剖析了整个事件的原委。父母的无理强势和控制,操控着这位子女的整个成长阶段,乃至成年后的人生;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实际是满足着父母们的情感私欲,这是原生家庭最常见的故事,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长大的。中国进入强国阶段,开始关注精神诉求的时代真正来临了,我们也不断开始回顾过去长大的日子里,原来每个人身上都种上了太多的问题种子,有的人被自我治愈了,而有的人还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苦苦煎熬。这样的事情,明事理的人一直在学习和接纳新的生活形态。但我发现,一直止步不前的,还是那些50-60年代生的父辈们。直到最近,我身边的亲戚,也上演了一幕脱离亲子关系的事件,40岁的子女,与70岁的母亲,在近乎已经懂事明理的年龄,做出了看似冲动,但应该是理智爆发的决定;我此时才觉得,原来我们的父母,也一直在一些变态的亲情漩涡里无法自拔,但他们,却把一些伤害,称呼为“爱”和“感恩”。生活在50-60年代的人群,身上应该都是有共通的时代烙印的。那个时代,虽然已经成立了新中国,但发生了大饥荒、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学苏联一些建设道路,延伸出一系列由计划经济带来的后遗症。所以那个时代的成长烙印,就是节约、苦难思想、抱团取暖的群体意识……因为这样的生活成长经历,当这一批人做了父母后,教给80-90后子女的观念,就是“自家姓和外家姓”的区别,尤其是在子女结婚初期那几年。什么都不如自己母家好、生个娃儿你才能婚姻幸福、老公or老婆毕竟是外姓,你要记住自己的亲生父母……过去我会觉得这是两个年代的观念差异,而当我明事理之后,我觉得这是一场很可怕、看似为你好的挑拨离间,并且是归属到心理疾病一类的。武志红曾经写过一篇亲子心理的文章,告知公众,真正健康的家庭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放在文末。父母与子女,其实就是一场别离,而健康的亲密关系里,最重要最值得在意的,一定是你长期生活的伴侣,TA是你未来生活中精神的慰藉、生活的陪伴、无聊时间的共同治愈;但,很多的家庭关系中,却在有意无意地制造冲突和矛盾,告诉你,只有你的父母才是真正对你好、养育你、有苦劳功劳的人。现代家庭,应该都会视这样的观念如同笑话,但不要忘了,人是会被人影响的,在观念的意识层面,其实我们都会被这样看似合理的道理洗脑,然后在一些家庭关键时刻产生很多化学反应。
比如你和你的伴侣吵架拌嘴了,或者发生了一些矛盾,如果是情绪占据理智,就会拿出父辈们的这套逻辑来自洽,然后深深地感觉到,确实是自家人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此时,你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如何解决矛盾,如何反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你只会陷入各种指责、争吵,进而回到自己的母家去寻求安慰。
就是因为父母的观念植入,让我们学会了一套处事逻辑:其他人都应该像父母一样,对你呵护备至,否则,就与TA斗争到底!当我们成年后,就是需要去面对、处理、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尤其是亲密关系问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的伴侣共度一生?如何经营自己与子女或者父母的关系?如何让有限的时间过得更有意义?……从微观到宏观,都是一生的学习,而父辈们的教育,往往是片面时刻总结的“所谓经验”,让我们用一招鲜的方式去对待自己动态变化的人生。用亲情来搞道德绑架的事情屡见不鲜了。社会新闻一搜,案例一大把。虽说都是极端事例,但回归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点滴现状犹如毛细血管一样,充斥在我们细微的毛孔之中。我去翻阅了一些资料,按照学习心理学家【陈海贤】的亲密关系认知,总结了一些内容。首先,我们的父母辈,尤其是50-60年代生人,因为生活的时代有危机四伏的生存格局,时代不怎么好,所以他们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一代。因为这种安全感的丢失,回归到亲密关系领域,比如他们的兄弟姊妹、父母、朋友等等,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依恋状态,这会形成“爱的牢笼”。所以他们是一群会被他人、社会,严重影响的一个群体,没有稳定的价值观,长期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意见,不太敢有自己的主见,从而形成了某种缺失,反应到生活状态,就表现为:要么是你的错,用道德来对他人绑架;要么是自己的错,敏感到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自怨自艾。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推导,其实对应着具象发生的事件,就能够通透。
我父亲家是七姊妹,都出生在困难的50年代,大姐因为排名靠前,就一直担当着整个家族的照顾使命,这本来是一件很值得推崇的榜样,但,也因为时代的烙印,让老大一直处于护主的心态,对其他姊妹的小家庭插手太多,对所谓的外姓人有种天然的排斥,困苦之中让她挑起了大梁,但却混淆了自己真正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于是在这样的状态里,感动着自我,又迁怒着一切不受自己支配的个体。
陈海贤的心理理论,是用“自我发展”来讨论亲密关系的。一个人,首先要构建好自我发展,才会让其他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个和如今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鸡娃,不如鸡自己,只有让自己真正的强大优秀了,才有能力辐射到更多的亲密关系。这样的自我,一是需要自由地为自己做选择,而不是轻易被他人影响,二是能够不断探索、学习新的关系,去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者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但无奈的是,我们无法用科学的理念,去疏导他们这个群体心中长年积累下来的顽疾。他们的反抗,会产生致命的攻击,因为他们其实一直都生活在过去,虽然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其实我也一直在思索,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处理好这样的问题?想解决这样的伤害,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摆脱这种亲情纠缠带来的伤害。不要有“自私”的负罪感,不要有因别人伤害而谴责自己的羞耻感,这是合理的自保,是每个个体应该有的自我觉醒;脱离关系,可能过于极端,但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回避、远离,并且学会不被其他无关的情绪打扰。
很多的纠缠、亲情道德绑架,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局面,究其本质,就是我们既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拼了命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
放过、放下,让自己解脱、让自己远离伤害,才是最明智的。但含蓄,并不是像一些纯西方的言论,说我们不懂表达,欠缺沟通。中国式的爱,是将自己心底的澎拜感情,寄托于山水、寄情于格调,化为一首首诗歌、绘画……用高于生活的艺术感,去做诗意的表达。但,我们在很多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里,稍微忽略了中国传统的美好,少了一些对历史的探究学习,让我们在物质的包裹中,用钱的多少表达爱,用房子的大小表达爱,用我给予了你什么你需要回报我什么来表达爱……让自己优秀,让自己有所作为,让自己在广阔天地里,明白人为何物、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善意散发到心灵的深处,至于功德是非,那是后代人去评说的历史。后来才知道,孔子口中的君子,是一种平静的状态,没有情绪过激的起伏,知道心无杂念心神安宁的幸福;而小人,是一群容易患得患失、心无定所、缺乏安全感的人群,需要用一生去修炼一份内心平静。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大野WLarge
内容创作的独立联盟,去链接设计师、摄影师、导演、商业主理人、文案策划等有趣的人群,致力于探店类、空间设计类、旅行类、拍摄类的生活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