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把万贯家财给了大儿子,为何只留给小儿子一张“行乐图”?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倪太守,可谓是家财万贯。有一年夫人病逝,眼看自己也老了,于是便辞官回乡。虽然倪太守已79岁了,但身体依然很硬朗。凡是收租,放债的事物都是亲力亲为。有一天,他的独子善继对他说:“父亲年事已高,何不把家事交由儿子掌管?”倪太守听后直摇头。
有一日,倪太守闲来无事,便在村中散步。突然,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和一个老婆婆正在河边洗衣服,那女子看上去颇有几分姿色。于是,倪太守就托人打听,想纳这个女子为妾。这女子姓梅,父母双亡,从小由外婆带大,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尚未许配人家。
倪太守就让媒婆前去提亲。老婆婆一听说孩子嫁过去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很爽快的答应了。没过多长时间,倪太守就和梅氏成了亲。倪太守还让儿子和儿媳妇称呼梅氏为母亲,也难怪儿子和儿媳妇叫不出口,毕竟这梅氏比自己的年龄还小很多。何况儿子和儿媳妇本来就反对这门亲事,所以是一百个不乐意。
梅氏生性温良,待人和善,所以婚后全家都能和睦相处。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久梅氏怀孕了,后来生了儿子取名叫善述。太守的大儿子善继对善述的到来非常不满,总担心他会分自己的家产。背地了他就说自己的弟弟善述是个野种,太守听到了只能叹气。
眼看着善述五岁了,太守就给善述请了先生教他识字,也让善继的儿子一同读书。不料,善继却将儿子带走了,非要自己找个学堂。太守的得知后气的回到房中,不料被门槛绊倒了,摔在了地上昏了过去。
梅氏见状,忙命人去请医生。这时太守也慢慢的苏醒了过来。医生来了给开了几服药,说道:“恐怕痊愈已经无望了。”太守也自知病危,于是他取出一个本子,把所有的产业给了大儿子善继,并对大儿子说:“等你弟弟成人后,你要替他娶妻,分他小屋子一所,良田六十亩。至于梅氏的去留,全由她自己做主。”
大儿子点头答应着,拿着账目本就走了。这时,梅氏哭诉道:“你把家产都给了大儿子,以后我们母子可如何度日?”太守说道:“我若将财产分给你们,我担心你们会有性命之忧。等我死后,你就改嫁吧,免得受气。”只听梅氏说道:“我从一而终,不会再嫁,我饿死也要守在孩子身边。”
太守听完倍感欣慰,他从枕边取出一个小盒子,说道:“里面是一张行乐图,记得千万不要给其它人见到。等小儿子长大了,如果大儿子还是不能容你,等你遇到贤明的官吏,你就把这张行乐图给他看,你们母子二人定有好处。”梅氏听完,将这张图就收藏了起来。
就这样没过几天,太守就去世了,享年84岁。梅氏和五岁的小儿子伤心不已,但是继善却并无悲痛之意。他赶紧给父亲处理完丧事,接着就命人到梅氏的房间搜查,唯恐隐藏着财产。但是,搜了一遍什么都没有发现。
过了几天,善继就把梅氏母子赶到了后院的三间杂屋居住。就这样,梅氏母子忍气吞声的生活着。为了能让善述读书,梅氏就给别人家做针线活补贴家用。一晃善述就14岁了,他也已经懂事了。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同是兄弟,为何大哥丰衣足食,我却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这就去问大哥要匹绢布,做件新衣。”母亲劝阻不下,善述就这样出了门。善述见到大哥,于是说明了来意。不料大哥,却一拳把善述打倒在地,说道:“一个野种,还想要绢布,想的到美。”善述无力还击,只好生气回家了。母亲见状,又恨又疼,只能默默的流眼泪。
第二天,善继就找到她们母子,说道:“按照父亲的遗愿,给你们东庄住房一处,外加五十亩良田,你们外出居住吧。”就这样,母子两人被赶出了家门。来到住处,母子两人心凉了半截,只见房屋破旧,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儿子就对梅氏抱怨起来,责怪父亲对自己不公,什么都没给自己留下。儿子这一说,梅氏又想起那张行乐图来。于是,就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了儿子听。
儿子听完,心里一惊,难不成父亲留给自己的是一张藏宝图?想到这里,善述赶忙让母亲取来那张行乐图,两人仔细查看。只见图上有一个老人,怀中抱着一个婴儿,一只手指着地下。母子二人迷惑不解,于是把这张图又收了起来。
过了几天,善述外出,听说新上任的县老爷是一个清廉为民的好官,他重审了好几个冤案,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儿子听闻心想,这不正是父亲生前所说的好官吗?于是,告诉了母亲,就这样母子二人带上行乐图去了县衙。他们说明了来意,就把行乐图呈给了县老爷。
县老爷看了又看也始终没看明白,于是,就让他们母子留下行乐图,说要慢慢揣摩。母子二人留下行乐图就回家了。一连好几天,县老爷都没想明白这图的用意。有一天,他正在对着行乐图发呆,正赶上丫环来送茶。丫环不小心把茶弄洒了,那行乐图也给弄湿了。县老爷赶紧拿起行乐图,突然,他看见行乐图上出现了一行字:“东偏房地下埋银一万两,金一千两。”县老爷一看,心里一惊,于是差人去传唤善继。
太守的大儿子继善一听县老爷传唤,急急忙忙的就去了县衙。到了县衙,县老爷说梅氏母子状告他侵吞家产,所以决定明日叫上梅氏母子,一同到他家核对财产账目。继善听完总担心财产不保,于是回到家中拿上一些银子,就送给左邻右舍,明天想让这些人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第二天一大早,继善就和乡邻们在家等县老爷上门。不一会,就听到外面的吆喝声。继善和众人一同出门迎接。县老爷来到屋子里,继善拿出了所有账簿和父亲的遗嘱,上面确实是老太守生前的亲笔签名。接着,县老爷又让继善带自己去东偏房看了看。然后对着继善和继述说道:“昨天晚上太守托梦给我,看来他说的确实没错,刚刚看到了太守生前的遗嘱,账簿上的这些财物确实属于继善所有。继述不得和大哥争执。”大哥继善一听,满心欢喜。接着,县老爷又说道:“这东偏房的旧屋和屋中之物,按照老太守的意思是要判给善述,所以善继也不得和弟弟相争。”善继一想,就是几间破房子,里面也就是几件旧家具,所以就当着众人的面满口答应了。
过了一会,县老爷又缓缓的说道:“老太守托梦告诉我,此屋下埋银五坛,共计5000两,全部属于小儿子继述所有。”继善不信,说道:“如果真有,即使是万金也是弟弟的,我定然不会与他争执。”
于是,县老爷命人挖地三尺,果然挖出五坛银子。县老爷见到如此多的财宝,不觉也垂涎三尺。接着,县老爷又对梅氏母子说道:“这西墙根下还有五坛银子,一坛金子。老太守托梦对我说,这一坛金子送给我做酬谢之用,我再三推辞不过,只好领了。”不一会,果然又挖出了五坛银子,一坛金子。梅氏母子高兴极了,千恩万谢。
分完了财产,县老爷就命人将那坛金子放在轿上,抬回了衙门,自己享用。这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二天,梅氏母子专程到县衙感谢县老爷。于是,县老爷就把行乐图还给了梅氏,不过对于行乐图上的太守遗笔,早已被县令去除掉了。
梅氏母子有了这些银子,也就成了巨富,于是购置田地,也给继述娶了妻子,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因为教导有方,所以三个儿子也都成了名。至于善述的两个儿子,挥霍无度,游手好闲。继善死了以后,家里唯一值钱的两所的宅子也都卖给了继述。
此故事出自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却告诫世人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故事中的大哥继善过于贪财,所以才有了县令来帮忙给两兄弟分家之事。即使是清廉的好官,也禁不住金银财宝的诱惑,最终还是被县令贪走了一坛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