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驹《江山秋色图》:青绿山水没那么简单
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江山秋色图》
【作者】赵伯驹
【年代】宋
【材质】绢本设色
大家好,我是徐骥!今天我要讲的,是与水墨山水抗衡的另一派——青绿山水,还有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赵伯驹以及代表作《江山秋色图》。
赵伯驹,字千里。单从姓氏上来看,就能感觉到他是有点背景的。其实呢,赵伯驹是宋太祖的七世孙,正经的是“皇亲国戚”。宋朝南渡以后,他就一直生活在钱塘江旁边,小日子过得也算悠然自得。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扇面被他的远方亲戚,也就是宋高宗赵构看到。赵构非常喜欢,还把他召进皇宫,予以重任。
赵伯驹不单单是运气好,他还是十分有料的,他本人算是绘画上的全才,无论山水、花果、禽兽,都样样精通。尤其是他和弟弟赵伯骕一起,都以青绿山水闻名画坛,在艺术史上,两人并称“二赵”。但由于时代久远,历史上关于赵伯驹的记载遗失了特别多,他的传世作品也很有限。像《仙山楼阁图》、《十宫图》,包括今天我们要讲的《江山秋色图》等等,都传说是由他所作。
细心的朋友可能听出来了,我没有确定说这幅画就是赵伯驹的作品,而是用了“传说”这两个字。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啊,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当时条件的限制。画家们不可能像现在的艺术家一样,在画上盖了很多章还有签名,甚至还配一本收藏证书。古代的许多画作,我们没办法直接判断它的原作者是谁。
就拿《江山秋色图》举例,画面上并没有作者赵伯驹的款印,但是有一行明代鉴赏家的题字,写着“赵千里江山图”。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条件下,我们只能估且认可这个名字了。至于是什么时候,是谁给这幅画取的名字,早就无从考证了。之后,又因为这幅图画的是秋天的景色,清代人将它的名字改成“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这个名字就一直延用至今。
《江山秋色图》采用的是传统的横卷形式,横卷也叫手卷,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想到日本寿司里的手卷,其实是有点像的。横卷收起来时是一个圆柱形的卷轴,可以拿在手里,展开时就变成了长条形的画卷,这幅画看起来有点像我们现在相机里的全画幅效果。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效果,要归功于传统中国画里的“散点透视”法了。
“散点透视”有一种让观众看着就是“在画中游玩”的感觉。因此一张画中,既有平视的角度,又有俯视的角度,既让眼前的景物清晰可见,又能表现出山水整体的气魄。与此同时,通过“散点透视”的方法,画家希望将画与现实的距离拉开,使得画中的山水比眼前的实景意境更高远。这种透视方法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发展出来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模仿的是透镜成像的科学原理,它讲究近大远小,要求画与眼睛看到的是一样。
《江山秋色图》虽然作于南宋,但画的却是北方波澜壮阔的山水,这与当时的很多南宋画家喜欢画的江南的残山剩水明显不一样。我想,张伯驹应该也是借着这幅图,来表达自己对北宋故国的怀念吧。
展开画卷仔细观察,这幅恢弘巨制的细节是很丰富的。我们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峦,瀑布从上飞驰而下。又有蜿蜒清澈的小溪,上面还有几叶小舟荡漾,而船公正在张网摇船。路上,行人三三两两走过,走累了便在树下歇脚。整幅画作就像一个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
《江山秋色图》(局部)
除了对风景的描绘,《江山秋色图》中画了许多村屋、楼台、孤亭、宝塔、道馆等建筑,在这里,画家使用了界画的手法。界画,是古人画建筑场景时一种规范的方法,即在作画时,画家用界尺作引线,以求得绘画的工整和准确。最著名的界画的代表就是《清明上河图》了,这种绘画手法我在之后会详细讲到,这里就先不剧透啦。
《清明上河图》(局部)
再说回《江山秋色图》吧,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笔墨设色,这也是今天最重要的知识点。《江山秋色图》延续了自唐宋以来青绿山水一路的画法,所谓青绿山水,就是指用天然的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让画面看起来灿烂明艳、富丽堂皇。但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就是当我们一提起“山水画”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黑白的水墨世界。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对青绿山水的轻视,主要源自于明代的书画家董其昌。他的名字肯定都不陌生。董其昌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画分南北宗”的理论,他将水墨渲染的文人山水画视为南宗,认为这种画柔美淡雅,是绘画的正宗。相反,北宗就是设色浓艳的青绿山水画,董其昌认为这种画是行活画,过于刻板。在董其昌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下,对青绿山水的轻视,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那青绿山水真的那么一文不值吗?当然不是!接下来我得好好为它宣传一下。
事实上,青绿山水并不比水墨简单,相反,从工艺上来说,它复杂的多。首先,青绿山水所用的石青、石绿这两种主要颜色是来自蓝铜矿和孔雀石,画家们还常常大把大把地使用朱砂、金箔、银箔、珍珠粉等当做配色,这些十分昂贵,就算放到现在,很多画家也都消费不起。
在前不久有个热播的节目叫《国家宝藏》,上面专门有一期专家介绍了古时画作颜料的采集,最好的矿石是做颜料的,差一些的石头是用于宫廷的宝石装饰。还有,古人不像我们,网上一下单,现成的加工好的颜料就能送上门了。他们的颜料都要自己的研磨和烧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要完成一幅青绿山水,特别是像《江山秋色图》那么精美恢弘的图卷,可以说真的是要费钱费时还要费力,也就只有宫廷专职的土豪画家能画得起了。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青绿山水的工艺有了一点点了解,但这还远远不够。我既然说了要为青绿山水鸣不平,那我还想带着你,从隋代开始,沿着青绿山水的发展轨迹走一遍,一起寻找和挖掘这个被看低了几百年的绘画风格的独特魅力。
最早的青绿山水画来自隋代画家展子虔,作品名叫《游春图》,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存的最古老的青绿画卷,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在这幅图中,展子虔在勾线造型的基础上,用青绿给山水着色,还用泥金描绘山脚,使画面看起来富丽堂皇,满足了宫廷装饰性的审美要求。
展子虔《游春图》
之后,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吸收了展子虔的绘画方法并加以发展,例如现在藏于台湾、传为李思训作的《江帆楼阁图》,布景构图和金碧辉煌的效果就和《游春图》如出一辙,但与后者相比,《江帆楼阁图》又进了一步,它更加贴近自然,画中的山、树、人的比例关系更适当,用笔遒劲,相较前人有很大进步。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到了北宋,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了。《千里江山图》描绘的是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王希孟把石青当做主要的颜色大量使用,画卷规格比《江山秋色图》更大,一片蓝绿色显得十分明快活泼。这两幅画也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前面有一期专门讲到《千里江山图》,你不妨可以对比看看。
据记载,赵伯驹、赵伯骕兄弟俩学的是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画法,兄弟二人的绘画风格也十分相近。但他们的青绿山水画法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和前代是有不同是,赵伯驹兄弟俩在画中以水墨为重,以青绿为辅。糅合了北宋画家的一些文人画法,跳出了李思训父子只有青绿单调局面。
例如,在《江山秋色图》中,赵伯驹用深色的水墨来调和颜色,使颜料的色彩饱和度降低了。如果大家会修图的话,可能就容易理解了。同一张图片,高饱和度和低饱和度之间,一个更浓艳,一个更淡雅。
这种方法改变了唐宋以来青绿山水画精致的装饰性,给画面增添了不少文人气息,创造了一种介于文人画和匠人画之间的画风。因此,董其昌在看到赵伯驹的画之后,大为赞叹,还跳出来给他站台。董先生评价《江山秋色图》时,并没有因为它是青绿山水的北宗而加以贬斥。相反他说道,赵伯驹的作品虽然精致工整,但却有一种“士气”也就是士大夫文人气,后人想模仿,只能模仿到他的工整,并仿不出他的淡雅。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脑子里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线索了。青绿山水最初只作为符合宫廷意趣的装饰画。后来随着绘画技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写实。到了赵伯驹那里,青绿山水甚至和“死对头”水墨山水结合,演变出了独特的风格。
就近代来说,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张大千,他将“墨”和“色”结合得非常好,他的泼墨泼彩山水可以说是自成一家。我们以张大千先生的《观海图》为例。初看这幅画,我们可能会被大片的墨色所吸引。但仔细一看,黑墨中又带有石青的绿色,画中山石树林似乎被水汽笼罩,但也不难辨认。这幅画作不但保有中国画的传统,而且还带有西方抽象风格,这就是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的个性吧。
张大千《观海图》
在作这种画的时候,张大千先生根据脑海中构思的形状在宣纸上泼墨,将墨色作为底色,趁墨未干的时候,再泼上石青、石绿等颜料,接着拿着毛笔随着造型涂抹,使墨汁和颜色混合。最后,依据色块的形状,在图卷上布置丘壑房屋,进行勾勒和调整。这种绘画方法尤其需要画家巧妙的构思,虽然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就是这种无法把控的效果才是最有魅力的。
今天就先讲到这儿,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赵伯驹所作的《江山秋色图》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两个齐名的宋代青绿巨作。我们借《江山秋色图》,重新走了一遍青绿山水的发展史和演变之路。从追求富贵华丽的装饰性,到表现典雅平淡的文人意趣,青绿山水虽然在画坛遭遇很长时间的冷落,但并不妨碍今天的我们去欣赏和赞叹它的美丽。说了这么多,青绿和水墨,你更喜欢哪一款呢?
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徐骥,一期一画作,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