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统治时长六百年,一半时间在迁都的王朝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王朝,享国长达六百年,却有一半时间在频繁的更换自己的王城,这个王朝就是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部落联军与夏桀决战于鸣条,桀兵败而死,夏朝灭亡,商朝兴起。建立了华夏文明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开启了享国六百年的历史政治,当然也开始了他频繁的迁都史。

商朝相较于夏朝来说,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要说夏朝是部落向家天下贵族制转变的话,商朝那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奴隶制社会。对于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来说,有一点特别好的就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可以明确的了解商朝的政史历程。回到我们本篇的主题,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一直在迁都路上奔波的王朝。

公元前1600年,商汤经鸣条之战推翻暴桀的统治,于乱世中建立了商朝的基业,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商朝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做商王13年,在位期间吸取了暴桀走向灭亡的教训,团结各方诸侯,重视人才,重用伊尹、仲虺变法革新,国力日渐强盛,使诸侯万邦臣服。这一时期国泰民安,政事繁荣,是商朝不可多得繁华期。汤在位13年去世后,商朝就走上了奔波迁都的旅程;有史为证:《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都于邢、耿、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仲丁迁都

商汤死后商朝统治氏族的即位问题多变,时而子承父位,时而弟承兄位,至仲丁时期,前前后后经历八王统治,仲丁时期,由于当时的都城亳位于黄河边上,黄河决堤,水淹都城,不得已开始迁都。就将都城迁到了嚣(今河南郑州),也有说是商朝仲丁前面商王由于继承制度混乱,内部耗损严重,都城亳的物资已经为无法满足贵族大量的物质需求,他们为了找寻更加富足的地方,就将都城迁到了嚣。具体如何有待考证。

河甲迁都

河甲是商朝历史上比较贤明的君王,即位时面临着父兄留给他的烂摊子诸侯叛乱,对此河甲也是无比的烧脑,杀了吧落得个暴君的骂名,万一同夏桀一样葬送了祖辈积攒下来的家业,不杀吧天子之威严何在,于是找来大臣商议解决之法,才发现症结的所在,都城的位置对于商朝现在的版图来说把控诸侯不便,遂下定决心迁都,将都城迁到了黄河以北的相邑,不仅解决诸侯叛乱症结,也解决了民心不稳的问题。

祖乙迁都

祖乙迁都就是典型的逐水草而居了,河甲去世后,祖乙即位,开始他的三迁都,第一次自相迁到耿。贵族内部的大规模损耗,导致祖乙即位时相这个旧时的都城已经处于积弱的局面,于是就盯上水草肥美的耿,将都城迁到耿之后借助这里的繁华物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大雨之下,耿也变成了一片汪洋,祖乙不得不再一次踏上迁都的旅程,第二次祖乙又盯上繁华的邢,可惜了邢也没有摆脱被水淹的命运,可能是古代人的地理知识储备量不够,祖乙的这两次迁都选的都是水洼之地,这也注定的天天享受被水淹的情况。祖乙的迁都之旅还在继续,这一次祖乙看上了庇这个繁华之地,都城迁到这里后,可能是上天感念祖乙迁都的恒心吧,自此安定了下来,可是我们的商王祖乙就没这么幸运了,定都庇之后,商朝开始大力发展,这时候祖乙心里可能不在为迁都事儿担心了,但却一病之下再没有起来,不久就去世了,可惜了这位一直奔波的商王,在位就没有几天安稳的日子,就去找老祖宗汇报工作去了。

南庚迁都

南庚,商顷王,在位时商朝再次进入了混乱时期,国运再次衰弱,不得不将都城从庇迁到奄(今山东曲阜),历史上对于商王五次迁都的记载,只有商顷王南庚迁都奄的记载最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商朝统治者觉得这次迁都是他们统治的污点,尽可能消除了一些关于这次迁都的文字记录吧。

盘庚迁都

要说商王迁都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盘庚迁都了,盘庚有野心有抱负,不想偏安一隅,想要重回权力巅峰,但这时的商朝臣民已被商朝建国以来的多次迁都搞得身心俱疲,迁都就仿佛他们心目中的一个刺,一提起就是血粼粼的教训,没有人再愿意迁都,可是盘庚却态度很坚决,他告诉臣民大商要经历五次迁都,才能长治久安,万世不朽,这是老祖宗升天之后,天帝告诉老祖宗的,老祖宗托梦又告诉了他,臣民一听这么神异的事情,都信以为真,然后就开始轰轰烈烈的迁都大计,这一次盘庚迁都于北蒙,历史记载为殷。迁都到殷,意味着商朝的政权中心又一次回到了版图中心,方便了对周边各个诸侯国的把控,加强统治地位,使得商朝出现了复兴局面,至此商朝轰轰烈烈迁都大奔波也结束了。

五次迁都前四次可以说是都为追逐水草肥美之地而生存,只有盘庚看到了自身强,哪儿都是王都,他为了光复先祖之荣光,将都城迁到了商汤建都的附近,使得商朝出现复兴局面。可见政权的强硬不在于一直奔波于繁华之地,而是心系万民,悉心国事,强大己身,才能使王朝长治久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