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四:《“无相”与三无漏学》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在浩瀚如烟的佛教经典著作中,中国僧人把其简约地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佛教中国化的成就,犹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

  佛教禅宗讲明心见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戒也是这个,定也是这个,慧也是这个。世间是这个,出世间也是这个,把一切法的界限都打破了。人类对自己精神家园的追求,无论是西方的基督、真主、耶和华、上帝,或者东方的佛、道、真如、太极、圣人等等,这些都是有相似符号而已,表达的也就是无相真理至尊形象的这一点。这一点,就是不二法门的精义,这不是禅宗故意指出来的。有人说佛学的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各有各的一整套学习和修持方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由戒而生定,又由定而生慧,实际上这又陷入了机械认识论的思维定势,“戒、定、慧”三无漏学在人生的修持实践进程中,很难分出先后、轻重或次序。一个人若经觉悟,有了智慧,那个贪婪的心就不动了,心不动,就产生了定力,因而就能守住了党纪、国法和道德等等的戒律。这又如明知狗屎吃不得,就是慧,不论别人怎样吹嘘狗屎好吃,我不动心,不上当,就是定,今后永远不会吃狗屎,那就是戒的成果。

  禅宗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指出:“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各为自傅”,“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这就是说人要从佛学“戒、定、慧”三无慧学中得到果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渠道。也不像古诗说的“条条大道通长安,不走水路走岸路”这样简单选择。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不要忘记这个东西,也不要执着于这个东西,这就是说要重视已有的经验,但也不要被过时的经验所束缚,因为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应以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为了打破认识经验论的束缚,提高创新意识的觉悟程度,佛学禅宗干脆提出“一切法空”的口号,六祖慧能用“本来无一物”偈句,来表达这个境界!任何人,都是在“有念”之中生活,都在“二”之中生活,于是就有了烦恼和生死。无相,以至无念,就进入了不二境界。不二,就没有那些念头,如主观、客观、善恶、是非、过去、未来等那些相对的东西。如果要问什么是主观,禅宗的回答是:客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解释,主观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这里面有正确与不正确的认识或反映。如果要问什么是因,禅宗的回答是:果。禅宗认为,主观就是客观,因就是果。因为离开了客观哪里去找主观呢?离开了因哪里去找果呢?这个哲理反映在政治与经济的哲理关系上也是一样,政治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政治。因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并为经济服务的。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一个学生问他,你老人家说万物都在心中,但前面山里的花开花落,若没有看到,那些又怎么会在心里呢?王阳明这样回答,我没有见花时,那花与心同归于寂,当我看花时,花与心同时都明明白白了,可知花并不在心外。又有个学生问王阳明,你老人家说天地万物都离不开自己,但是某人死了之后,天地万物仍然存在呀!王阳明反问,某人死了,他的那个天地万物还在不在呢?这就是心学的以人为本的认识观。人死的时候,别人的天地万物还在,自己的天地万物随自己的寂灭将不复存在。人,明知自己的人生将驶向一片没有归途的汪洋大海,尽管也知道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沉没于某一片海域,但是,只要心中有情,有亲人,有别人,人直到临沉那一刻,仍要给予这天地万物留下瞬间的风采!这就是有相终无相,无相即有相!

  佛学《金刚经》中有许多著名的语句,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六祖慧能对无念、无相、无往作了种种解说,其中有“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念之体,念即真如之用。”一方面,无相这个“无”,要除去一切相对的,属于“二”的种种思想分别,要向上全提,达到“一”的整体观念和局外思维,这犹如夫妻闹矛盾,一旦都想到了家,想到了爱情的结果,即孩子的将来,离婚的念头就一杆打消了。另一方面,无相这个“无”,就是“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法体,凡遇到矛盾冲突,若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则有反躬自省之效;也若能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问题,则有可能预知未来结果。“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症结在于秀才不了解兵,兵也不尊重秀才,两者都未能站在对方或者跳出这个“二”矛盾之外的以第三方角度来审时度势。所以,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指出:“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所以《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己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那么,如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觉悟修养水平呢?《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只有有所“无为”,才能实现“无所不为”。“无为法”,不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戒”字,还要在世事繁杂,人影散乱时,有一个“定”字;在错综多变、决策定夺时,有一个“慧”字。

  明代北京白云观有一个道士写一个名联曰:“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一个修持的人,要学习中国化佛学智慧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可并不象吃饭那么容易,也不是嘴上说好就好啦。这同当年对待刘少奇同志所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样,说好的多,做到的难。当下许多人认为,毕竟吃饭的问题是生理需要,当务之急,修养则是精神理疗,可有可无。如果多数,甚至更多的人都这么想,那么我们现在距离黑暗的“未法时代”已经不远了,那时,人类可以创造无数的物质财富,满足许多个人欲望,但人类自身将陷入不能自拨的烦恼与痛苦之中。梵文“比丘”或“比丘尼”,有的中文翻译成“和尚”和“尼姑”,这也无可厚非,但其本意是指“乞士”的意思,这不是比喻出去化缘讨一口饭吃的乞丐,而矢志不渝追求一个不生不灭精神食粮的大士。这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便是“真理”。佛学《金刚经》为此给我们指出了一条修行实践路径,那就是认真参悟“苦、集、灭、道”的佛学真谛,身体力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功夫,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无相无畏勇气,去“降伏”不时产生的“贪、嗔、痴、慢、疑、我见”等其心“云何应住”的烦恼,最终享受到极其丰富美妙的精神“观自在”正果。

(0)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禅宗是隋唐时期在中国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分南宗和北宗两大派.这里说的禅宗主要指南宗.创立南宗的是与法藏同时的慧能(638-713 年).慧能一派禅宗不仅与旧的禅学相 ...

  • 游世界中的“无字真经”,在现实佛教中存在吗?它也是好的吗?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一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1)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西天的唐僧,本应该享受"功到自然成"所带来的成就感 ...

  • 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必读的七部国学经典

    一九七八年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有七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即:<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

  • 《中国哲学简史》佛教与中国的佛学有什么不同?

    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中国历史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在公元1世纪到4世纪,佛教被认为是有神秘 ...

  •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整理,敬请收藏!

    禅宗,为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因自谓"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宗旨,故亦称佛心宗. 禅宗的传承系统,被上溯至过去七佛,到释迦牟尼佛灵山拈花.迦叶微笑,为传佛心印初祖,迦叶 ...

  • 首愚长老:中密三纲含摄了心之体相用(一)

    原创 十方观音 十方圆明心地涌 今天 首愚长老2020年7月成都讲座03.mp3来自十方圆明心地涌00:0006:03 朗读:善闻学 去年我把准提法本进行第三次重编.南上师提到的准提法跟唐密的准提法已 ...

  • 【燕赵文化大事要略】(十五) 禅宗六祖慧能铸造了佛教中国化的里程碑(上)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 中国僧人众多的佛学著作中,唯一被尊称为"经"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坛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新高度. 东汉末年,佛 ...

  •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朗读者:赵朋) 求学至今,每每心怀敬畏.静心细读<六祖坛经>,即使是蔡志忠的漫画版,也总是备受打击:认了吧,你与"顿悟"无缘. 六祖者,慧能也,就是那个"菩 ...

  • 乱谭佛(六)

    因为释迦摩尼的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自身觉悟,出世间之烦恼. 觉他:觉悟众生,入世间度厄众生. 觉行圆满:觉佛彻底,行佛圆满.知行合一. 这个就是佛的标准. 释迦摩尼开的是师范学院,他的目 ...

  • 神秀与惠能的偈语哪个更好?

    这是一个长期流传的禅宗公案.说五祖弘忍为考究弟子们的学业,命弟子每人写诗一首,大弟子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师兄弟们见之,无不拍手称好,弘忍也 ...

  • 听讲:王德峰讲心学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最近在网上看到他的讲座视频<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很有意思,听的时候,随手做了记录,不一定准确,大意如此,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王德峰认为,王阳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