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新加坡组屋(下)

再谈新加坡组屋(下)

跟随周国平校长访学新加坡(68)

新加坡的房子,的确是值得说道的。被称为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的刘太格先生,在接受港媒专访表示,城市的规划关键在于规划师要有艺术家的眼、科学家的脑、人文学者的心。新加坡的住宅设计,不仅仅是住宅,更是提供社区服务,更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

(田委员提供:没有围墙的组屋小区)

在第二十九篇中,我已经介绍了组屋小区的一些配套设施,如跑步专用道、烧烤区等。其实,这只是很小很小的设计。本文将继续分析描述这种所谓的生活方式的设计。新加坡的地小人多,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排名非常靠前。但是不管是周末还是上班期间,在新加坡的街上很少看到行人走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新加坡的组屋区是没有围墙的,行人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出入,不像我们的小区,只能从固定的某个大门进出。这样的设计,就起到了分散人群的作用。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小区楼下是没有店铺的,自然就不会有人群集中。那么如何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呢?在住宅区整体设计时,他们保证各个小区的居民出行400米,就有一个大型综合体,里面有超市、食阁、诊所和其他一些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经营单位。

(图为裕廊东地铁站综合体

而且新加坡的公交系统非常发达,每一个小区门口都有公交站,出行的人,很快就可以乘坐公交。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综合体,它的功能就更为强大,包括地铁、公交总站和社区的各种服务。每一个综合体,可能就包括好几座大楼,大楼之间建有空中廊道,穿行其间既安全,又不需要遮阳打伞,极为便利。曾经一位校长感慨:在新加坡只要找到地铁站,就可以解决人们的各种需要。

这样的城市设计,自然就把人全部集中到了公交车、地铁、综合体和单位里,因此在车来车往的大路上,是很少看见行人的。

图为裕廊东地铁站综合体

在这六十八天里,不管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还是路上的行人,一谈到新加坡,就会跟我们说新加坡就是一个小红点,没有任何资源。从他们每一个人的口中,都能感受到他们从上至下的危机意识。尽管自从新加坡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没有发生过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但是新加坡的每一套组屋,不管大小,都会有一个“储藏间”。装修房子时,其他地方都可以动,就是这里不允许动,就连铁门都允许更换。

因为这个“储藏间”,由四根顶梁柱包围着,是发生地震和火灾时,一个临时逃生避难所。里面配备电话、网络,可以保持与外界沟通。由于从来没有发生地震,所以就被老百姓暂时用作储藏间了。

(图为裕廊东地铁站综合体

为了鼓励年轻人与父母同住,政府还出台了奖励政策。2008年4月,政府明文规定:若年满35岁仍和父母同住者,在购买组屋时可享受2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的住房公积金津贴。

另外,在组屋上也动了些脑筋,进行了尝试“两把钥匙”的设计。即一个跃层的房子,年轻人与父母上下两层楼分开住,房内有楼梯上下,而两层楼都开放一个门。如此设计,年轻人夜间回来迟了,可以不用经过父母的住的楼层,以免打扰老人休息。既照顾到了三代同堂居住,又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给我们上课的夏老师说,目前这种房型在市场很受欢迎。

当然,要购买这样的房子,首要条件就是三代同堂共同居住。听完介绍,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激动,都为这种人文设计,感到由衷的羡慕。

(市中心大街)

还有,新加坡的大楼是限高的,最高的大楼Tanjong Pagar中心,有290米高。为什么不像其他国家一样,盖更高的楼成为地标呢?一是空中管制,建筑物太高影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根据夏老师的介绍,这也是一种务实的做法。新加坡始终从成本来考虑问题,太高的建筑在建筑成本上会更高,他们不会选择这样的建筑。

刘太格先生曾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小城市不必模仿大城市那样,盖超高的大楼。

(建屋发展局地下一楼)

他说:“我认为,城市跟人是一样的,是有'身份’的,大城市就好像一个董事长,要穿大礼服,他太太要穿高跟鞋……中小城市可能是个青少年,乡镇还可能是个乡村姑娘。你是把乡村姑娘打扮成贵妇,这是个笑话,可是这种笑话是经常发生。”

(管老百姓一日三餐的食阁)

与第二十九篇文内容连起来看,我不得不引用刘太格先生的话作为组屋主题文章的结束语:“我们设计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