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冰​:四知村

四知村

邹 冰

  四知村,潼关县秦东镇渭河岸边一个小山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村里鸡鸣狗吠,青砖粉黛,一汤渭水村前缓缓流过,不远处万顷湿地相连,千亩荷塘立污泥而不染竞相开放,静听雨落,谁在远处吹笛?吹得悠扬如意,轻轻荡漾着一池荷花。蓝天白云之下,侯鸟掠过,绿树芳草,村道上猪哼狗吠牛吃草,锅碗瓢勺炊烟袅袅,静卧关中平原一偶,一幅古朴无华的乡村立体画徐徐展现。

  人在画里走,画在人的四周晕染,村口迎面矗立高大的白色牌坊挡住去路。高耸蓝天之下的牌坊高悬“四知坊”在蓝天白云下极具古风汉韵,一幅楹联“千古潼关清风明月廉声远,万寻华岳剑影莲峰正气高”,镌刻在牌坊两边方形石柱上,显得与一般村落的不同。在青砖铺陈的广场在汉风古村里行走,两层三开间的正门,青砖砌墙,白灰勾缝,树木本色常见门窗清素雅致。“一座雄关踞河岳汤池铁壁,四知太守昭清廉竹节梅风”的楹联格外惹眼。步入四知堂正厅,前排六根方柱,后排四根圆柱,门前一尊身着汉袍的先生雕像,汉服宽敞,白发苍髯,双目炯炯,手持书卷,器宇轩昂。一派汉朝古朴之风,这些是和东汉时期扬名天下的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关西夫子”,古圣先贤——东汉太尉杨震。

  杨震(约59-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潼关县)人。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圣贤书,是名震当地的大才子。杨震关切教育,二十岁以后,自费开设学堂,传道授业,秉持有教无类、不论贫富,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因而被人们尊称“关西夫子”。

  《后汉书》记载,大将军邓骘闻杨震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震遂以“四知”先生行天下。

  历史上著名的“杨震四知”,也说“暮夜却金”,而杨震由此被后人尊称为“四知太守”。各地有关杨震的风物,也多以“四知”命名。荆州昌邑县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杨震拒金的廉行,后来特地在他辞金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四知庙”,又称“四知台”或“辞金台”。在潼关县秦东镇渭河岸边杨震故里的村庄由此改名为四知村。

  杨震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刘邦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刘弗陵时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因对欧阳生的《今文尚书》有独到见解而成为当时名儒。杨震“常客居于湖(即弘农郡湖县,隋改阌乡县,今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在此教书授徒数十年,从学者如市。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其中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虞放(汉桓帝时司空)、陈翼就出自杨震门下。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就是他“四知拒金”的故事现在读来依然震耳发聩。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杨震门下)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斥责王密。

  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怎么会没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天地可知,你我可知,何为不知,成为各朝为官者的座右铭,既然天地都知,何不清廉为民,一心为政,濯清涟而不妖呢。

  后来,杨震官至司徒太尉。汉安帝刘祜时,他树大招风因得罪宦官而被诬陷罢官,汉安帝下诏遣送杨震回归故里。现在看来仍有教诲意义,东汉社会盛行人情黑金,礼尚往来之风,一生清廉的杨震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官场陋习,勉为其难,何况在官宦勾结的封建社会。

  一生出污泥而不染的杨震接诏后,悲愤返乡,在途经洛阳城西几阳亭时,慷慨悲愤地对儿子和门人说:“死是人不可避免的寻常之事。我蒙圣上恩典,官居太尉,今生已经满足了。所痛恨的是官场恶习没能诛杀,奸邪之人祸乱朝纲而未能匡正,我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人世。我死之后,以杂木做棺板,以粗布做寿衣,既不要送我回归祖茔,也不要立祠祭祀。”说完,服饮毒酒而亡。一心为国,为江山社稷,只能以死明鉴,以身殉国昭示后人,清廉大儒形象刀刻斧凿立于传说之中。

  杨震一生清廉为民,冤案终得昭雪。永建元年(125年),汉顺帝刘保即位,樊丰、周广等被诛,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汉顺帝,为杨震洗怨。此时,上至朝廷官吏,下到平民百姓,一致称赞杨震正直忠烈,于是,汉顺帝下诏任命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百万,并以隆重的礼仪礼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天,相传有一大鸟,高一丈多,在杨震的墓地俯仰悲鸣,泪流湿地。弘农郡守将这一情况连同其他灾异现象上报朝廷。汉顺帝感悟到杨震的冤屈,于是下诏为杨震平反说:杨震正直刚烈,尽心尽力辅佐朝廷,但因小人构陷蒙冤而死,以致上天降威,灾害频发。我不能察其中冤情,真是昏庸之至。山岳崩塌,栋梁折断,令人不胜唏嘘惋惜。

  廉洁乃为政之本,勤政乃公仆之木。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都曾拜谒过杨震墓,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巡游潼关时曾来祭拜,亲自撰文以祭。仆射房玄龄也进曰:“可谓虽死犹生,没而不朽。”诗仙李白在《送杨燕之东鲁》诗中写道:“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赞说:“行矣慎所游,恶草能败兰。”清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经过,感其忠廉,也曾下辇致祭。千百年来,历代政府、官民合作,不遗余力地修复杨震公祠,表达了后人对杨震精神的尊重和推崇,把弘扬杨震精神作为启迪官员、教化民众的活教材。如今,四知村、四知街、四知公园、四知学校、四知廉政文化节……在杨震故里开展,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寄托对杨震这位古代清廉官员的缅怀与敬重,杨震公祠已成为陕西省廉政教育基地。

  1959年陕西省博物馆组织发掘,出土的西汉陶磨坊、羊圈,东汉陶望楼、孔雀灯等文物,均藏于陕西省博物馆中。“关西夫子杨公墓”碑石,存置于潼关县文化馆,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杨震墓仅残存土冢一座。本世纪初,潼关县政府重修杨震墓祠,墓祠占地175亩,由祠前区,祠院区、墓园区、潼园区四部分组成,内有四知堂、潼亭、杨震雕塑、无知轩、积善桥、不讳亭等。园区内主要以实物史料介绍杨震的生平和史绩,并以大量文字、图片、多媒体介绍历史勤廉人物,其主题是廉政教育,为游人提供凭吊缅怀杨震的场所,教育后人学习杨震为官清廉的品德,弘扬勤廉精神,鞭挞腐败污吏。

  翻阅杨震后裔的人生轨迹,他的子孙们恪守“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海内外各地。如浙江、福建、广东、河南、重庆,甚至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都有杨氏后人为纪念杨震所建的祠堂,杨震精神早已超越了国界。因此,杨震被公认为是杨氏家族的发脉始祖,有“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满天下”之说。

  先生的祠堂坐落在四知村东面,先生的灵魂沉安放在出生的地方,先生静卧福地,俯瞰华夏土地。山水险峻天成,雄关古城虎踞,秦晋豫三省相交,鸡鸣听三县,犬吠惊四乡,一弯大河滋润着先生仁义清廉。四知村沿袭至今,是对古代先贤清廉传家尊崇礼赞,也给后来为官之人一种提醒。

  傲骨何输千古玉,清心不惧九秋霜。

  昨日夜,观看由陕西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指导策划,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新编秦腔历史廉政剧《关西夫子》,用大秦之腔传颂杨震廉政故事,看起来那么妥帖。一本大戏聚焦廉洁从政,儒子救国让人发醒。

  夫子走出学堂救灾民于水火之中,廉洁从政“四知拒金”可见秦人对大儒的尊崇与怀念。

  夫子之儒,在于固守清廉信条。

  古有三秦大儒清廉为政传佳话,今有廉政《关西夫子》之秦腔传唱,实在难得。好在杨震在故里教书育人,桃李天下,“金投暮夜”“四知金”震耳发聩故事流传至今已经足够。

  作者简介:邹冰,笔名四眼周,关中刀客,上世纪60年代生人,乾县人氏,甘肃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我的生活从日落星稀开始》,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青年作家》发表小说若干。现任陕西某杂志主编、澳门日报专栏作家。

↓阅读往期↓

铁   凝:放慢我们生命的脚步

梁实秋:骂人的艺术

莫   测:林中听蝉(外二篇)

汪曾祺:贴秋膘

秋子红:拐枣不是枣

范墩子:对小说有一种纯粹的爱

张俊英:南山访秋

名家小说 || 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十四)

名家小说 || 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十三)

名家小说 || 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十二)

名家小说 || 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十一)

网络图片权属不详,如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堂号郡望-杨氏弘农郡四知堂

    我国的杨姓家族,无不以「弘农」为傲,以「四知」为荣.台湾所有的杨家子弟,也一向秉承了这项相沿柑袭了两千多个年头的传统. 「弘农」,是杨姓家族的大郡望,具有双层深远的意义:在地缘方面,代表了当初培育他们 ...

  • 【姓氏文化】 兰溪杨氏

    兰溪杨氏 杨氏,杨氏之先,原本姬姓.唐叔虞之裔.春秋时期有伯乔,乔生文,文生突,突仕晋,为羊舌大夫.羊舌为复姓,名肸.字叔向,是著名贤臣,封邑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子孙以封地为姓.郡为弘农 ...

  • 爱茶的人那么多,为何只有他成圣?

    人间事很奇妙,很多人先天条件很好,可是,因为任性妄为,常常把一手好牌打烂.而有的人先天条件奇差,却凭借一己之力,愣是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这样的能人异士,古往今来不少.但能被人封神成圣,膜拜千年的,倒 ...

  • 古代杨氏名人家训三则

    杨培建 近年来,为了弘扬杨氏文化,传承杨氏家风,更好的开发利用杨氏文化资源,信阳市县区相继建立了杨氏文化研究会和联谊会,一个以重修杨氏族谱.家谱,建设杨氏宗祠为主要内容的根亲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形势喜人 ...

  • 罗志英:杨震----无欲壁立千仞(第1551期)

    文:罗志英 编辑:梁轩诚 寒夜围炉,闲话今古,友人言及 "四知村"中"四知先生",竟茫然无语. 蓦然想起,2010年9月27日,由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 ...

  • 衲读086|关西孔子杨震:我的忧伤你不懂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震算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但一般人并不太知道他这个人,如果说起他的玄孙杨修,十个中国人里面,可能九个都知道.没错,就是那个太聪明太高调最后被曹操杀掉的"杨鸡肋" ...

  • 羊肉泡馍(多味斋) 邹 冰

    . 羊肉泡馍(多味斋) 邹 冰 . "到西安不能不吃羊肉泡馍,不能不登大雁塔."西安人一到饭点,便急急匆匆往泡馍馆里走,急急火火寻靠窗的位置坐下,眯缝起眼睛,捏起坨坨馍细细地掰. ...

  • 【来稿选粹】邹冰| 桃花依旧笑春风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回首过去的人,2020年要总结一年的心情,用刘希夷的古诗做注解再合适不过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 邹 冰:爱情没了,就只剩下流水的日子

    一个家庭婚姻持续久了,爱情就没有了,只剩下亲情,亲情有时候是不靠谱的,剩下的就剩怜悯了.怜悯这个词有点怪异,说出来不好听,说适应却不能全包括,那就换一个词,过日子.日子却是时间的概念,像寡淡的茶汤,流 ...

  • 邹 冰:只有风知道

    风似乎有点硬,鞭子似的,春晓苑里的树,秋末里老气横秋,被风熏染成一幅画.一夜间急急忙忙"稀"了浓稠的叶子,平日里水润的树干,开始干皱皴裂显出沧桑来,光秃秃的树顶却留下繁星一样的柿红 ...

  • 【来稿选粹】邹 冰|​灯影海洋里的大雁塔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灯影海洋里的大雁塔 城市的夜晚是一个灯光秀场,大雁塔的魅力在夜晚. 晨出日落的太阳,在傍晚挥手和大雁塔告别,站在阳光里烤灼的大雁塔在灯光的掩映下,从斑驳沧 ...

  • 邹城市邹东抗日红色教育基地——城前镇渠庄等村徒步游(上集)

    邹城市邹东抗日红色教育基地——城前镇渠庄等村徒步游(上集)

  • 咱们村‖冰之泪/崔志锋(诵读春晓)

    编辑亚静 冰之泪 文/崔志锋 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妻子从几千公里之外捎来的泡沫箱.一箱子的亲情,一箱子妈妈的味道,瞬间弥漫在我房间的每一处.我鉴宝似的往出一件件的拿着,朝族的打糕.米肠.辣白菜.炝拌地瓜梗 ...

  • 【散文美刊】农 村 | 小欧 (诵:水.寒傲似冰)

    ● 农     村 作者|小欧 诵读|水.寒傲似冰   编辑|紫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一梨花开",每当我站在辽阔的农村,轻轻吟诵英国诗人雪莱的那句"冬天来了,春天 ...

  • 曾叶冰:苏村,不会倒下

    苏村,不会倒下 曾叶冰 如果不是鲇鱼精发疯 我真的不知道 中国有个地方叫苏村 - 狂风肆虐 暴雨倾盆 山体滑坡 巨大泥石流咆哮着倾泻 瞬间吞噬二十余幢房屋 天未塌地已裂洪水汹涌 二十六人生死未卜 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