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的一道烧脑推理题,来试一下?
《陈书》卷32《孝行传》,介绍的第一个人物是殷不害,以及他的弟弟殷不佞。由于他们兄弟比较多,当然主要是由于史书记载的脱讹、混乱和前后矛盾,至今很多专家都搞不清楚他们兄弟几个的姓名和排行。不信?下面我们就仔细捋一捋。
已知的比较确定的条件是:
殷不害字长卿,是家里的老大,有弟五人。
殷不佞字季卿,是家里的老小(即老六)。他上面有五个哥哥。
殷不佞的第四兄叫殷不齐。
接下来问题来了。殷不佞传记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第三兄不疑,次不占,次不齐,并早亡。不佞最小,事第二寡嫂张氏甚谨。”
我特意对引文加了引号,是表示极其慎重,并且把文字反复核对过了,确保没有错。
根据这段话的文意,似乎殷不佞的第三兄是不疑,第四兄是不占,第五兄是不齐。由于不齐在传记的前面出现过了,有单独的记事,明明是第四兄,而这里按照次序推就变成了第五兄,这样两处就冲突了。
最新的《陈书》修订本在这里有一个校勘记,说:
“第三兄不疑”,《册府》卷八〇三《总录部》宋本作“兄不疑”。
《陈书》修订本
即按照《册府元龟》引用的宋本,“兄不疑”的前面没有“第三”二字。由于殷不佞的大哥是殷不害,则这里可以理解成概指他的三个哥哥。如果从老二数起,则依次是第二兄不疑、第三兄不占、第四兄不齐。这样还和前面的第四兄不齐对应上了。
但是,这样总觉得哪里不对。比如,为什么不讲他的第五兄叫什么呢?还有,这里提到的他三个哥哥,明确讲“并早亡”,可是传记的前半部分曾讲到他的第四兄不齐的具体事迹,不应该算做“早亡”。为了分析方便,我把可以明确推算的几个年份都列出来:
老大殷不害,祯明三年(589)去世,时年八十五(虚岁),则其当生于505年。
老六殷不佞,太建五年(573)去世,时年五十六(虚岁),则其当生于518年。
从老大到老六,出生的年份在505-518年之间,一共弟兄6人,最大相差13岁,兄弟间年龄的间隔是2-3岁。
老四殷不齐,曾经到江陵,把多年前埋葬在那里的母亲遗柩迎回故乡的祖坟安葬,时间是陈高祖(武帝陈霸先)受禅登基的那一年,即公元557元。这一年老六殷不佞被授以戎昭将军,任娄县令,时年虚岁40岁(557-518+1)。殷不齐是老四,应该比殷不佞大四五岁,年龄当在45岁左右。这些史实和推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殷不齐至少活到45岁并且办了迎归母亲遗柩并安葬这件事,他就不应该被称为“早亡”,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在传末的殷不佞的三个兄长名单里。
对于“第三兄不疑,次不占,次不齐,并早亡”这样一句话,还可能有别的解释吗?如果把“次不齐”从其中排除掉,变成“次不□”,他的排行一定不是第四,那么最大的可能是第五!
如果我们再换一个更宏大的视角,俯视《陈书》卷32《孝行传》开篇部分的传记,会豁然醒悟。《孝行传》在序言之后,先是老大殷不害的传记,然后是老六殷不佞的传记,在殷不佞的传记中带出了老四殷不齐的事迹(因他的其他事迹或功业不显,不能单独成传,故作此处理),那么还有三个兄弟呢?从史家的撰述角度出发,总要提一笔才好。我推测,这三个兄弟,应该就是在殷不佞传记末尾补叙的老二不疑、老三不占、老五不□。《陈书》的原文最初应当是“第二兄不疑”,在古书传写刊刻过程中,“二”和“三”非常容易混,后来“第二”就讹成了“第三”。“次不占”之后的“次不□”,可能因为残泐无法识读,有好事者见前文出现过“不齐”,遂把此字改成了“齐”。
还有一种可能,即“次不□”的这个□原本并不残缺,并且原来“第二兄不疑”的“第二”仍然没有讹变,有妄人读书至此,不知道此处指的是殷不佞的第二、第三、第五兄,还以为是指第二、三、四兄,因看到前面说第四兄叫“不齐”,随手就把这个□(原本是个好好的字)改成了“齐”字。而他这一改,就让第五兄的名字永远消失了。至于“第二”讹作“第三”,还在其后。
推测《陈书》文本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大概是如此。
第二兄殷不疑虽然早亡,但是是曾经结了婚的,可能二十岁左右,没有留下后代就去世了,对于六弟殷不佞来说,只留下一个“第二寡嫂张氏”(也就是他的二嫂),所以他侍奉得非常小心。至于他的三兄不占,五兄不□,由于去世得更早,可能都没有活到娶亲成家。
简单总结一下,殷不害兄弟六人是:
老大殷不害,
老二殷不疑,
老三殷不占,
老四殷不齐,
老五殷不□,
老六殷不佞。
不得不说,殷爸爸给孩子取名太厉害了,每个名字拿出来,都是有讲究的,要么取自先秦两汉的名人(如申不害、隽不疑,孔子弟子宓不齐),要么取自《论语》等经典(不占、不佞出自《论语》)。我又查了一下,殷不害的父亲叫殷高明。佩服啊佩服,太高了!
(本文作者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