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南,又是一年脐橙采摘时
一入秋,满目秋意的江西便披上了丰富多彩的外衣。
从色彩缤纷的赣北庐山,到鄱阳湖畔粉色的蓼子花、赣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到赣东北火红的婺源晒秋、赣西古银杏的满地金黄......似乎总有一抹颜色属于江西的秋色。
一向低调的赣南,也不例外。此刻,赣南的秋天,更像是属于赣南脐橙的秋。
近八个月的蛰伏,野蛮生长下的赣南脐橙,又在秋日丰收的季节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季。
个大饱满、橙黄悦目,在丰沛的阳光下如阳光般温暖迷人;皮薄肉厚,果肉水润清香下,每一瓣都厚实纯澈,每一瓣都藏着赣南人民淳朴的辛勤往事。
赣南脐橙的“甲天下”之路
丰收的果实,千奇百态,集结了农作人的耕耘心血。一方水土结一方果实养一方人,倘若要能在芸芸之中脱颖而出,自然要在不寻常路上,历尽千辛。
人亦如此,赣南脐橙也是如此。
从“橙”第一次出现在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到北宋时期“橙”成为可直接食用的甜橙,一晃间隔千年。
春秋晏子巧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佐证“水土异也”,这放在今天的赣南脐橙身上也不失恰当。
然而,从“橙”到“脐橙”的演变,中国橙还经历了一段“留洋”基因突变之路。
早在一千多年前,南北朝刘敬业在《异苑》中就有记载:“南康有奚石山,有柑橘、橙、柚。”南康,就是今天的赣州一带。
然而,从“橙”到“脐橙”的演变,中国橙还经历了一段“留洋”基因突变之路。
1520年,中国甜橙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三百年后的1820年秋,在巴西巴伊亚的一个修道院里,一棵甜橙树结的果子发生了芽变,果子顶部出现了一个发育不全的次生“小果子”,从而在外观上形成了一个“脐”。
此后,这种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奇的物种”的脐橙开始大放异彩!
1919年,中国广泛引进这种脐橙品种,就这样,在离开故土400年后,中国甜橙穿越四大洲,以全新的身份回到故乡。
袁守根
从几十年广泛种植到上世纪70年代“赣南脐橙第一人”袁守根带来的第一株脐橙苗开始在赣州生根发芽,再到1980年,“赣南是得天独厚的柑橘生产地,应成为我国柑橘商品生产重要基地。”
这种脐橙才开始冠以“赣南”之名,并在这片红土地上掀起了“脐橙热潮”。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中国柑橘产业第一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名果”、初级农产品价值榜榜首.......
赣南脐橙“甲天下”之路,并不容易。
有人说,这是“上帝的馈赠”,赣南得天独厚的地质、气候等地理环境为脐橙提供了绝佳的“安家条件”;
也有人说,这是一代代人的努力,若是没有脐橙回家之路,若是没有“赣南脐橙第一人”袁守根捎回的156株“华盛顿脐橙”苗以及其日以夜继的研究与坚守,若是没有赣南人民辛勤的栽培与种植,哪里会有如今名扬天下的赣南脐橙。
是啊,正是占据了“天时、地利及人和”也赶上了好的营商环境、好的政策,赣南脐橙才会在不寻常路上大放光芒。
赣南脐橙,红土地上的馈赠
不寻常的赣南脐橙,生长在这片不寻常的土地上。
从江南宋城到红色故都、客家摇篮,这脐橙似乎跟懂人性似的,汲取了赣南自古而来的底蕴与赣南人天生的吃苦耐劳、热情淳朴。
无需人工催熟,在阳光的斑驳下,它似乎早就读懂了时间密码、节气规律,在一场秋雨一场寒中,在秋风萧瑟声中,一个个自觉地染上了大自然的金黄色。
所有的酸苦,农人能懂,脐橙能懂。
但近一年的付出,这份甜蜜或许会迟到,但肯定不会缺席。
当这个季节,一颗颗金黄硕果被采摘,被剥开,被咬开时,那满框的金黄,那荡漾开来的香气,那溢满口腔的汁水......都饱含着丰收的喜悦与幸福。
说是心里塞满了脐橙的甜,也大抵如此。
过去,所有风吹日晒,所有昼夜温差,所有的糖分转化过程......在这一刻,都化成了丰收的甜蜜色。
含着“甜蜜”金钥匙的赣南脐橙,似乎人人皆知。哪怕有人不知赣南在哪,也会称赞这里的脐橙“好吃”!
脐橙的好与坏,想必不用楚秋多说,大家自然知道。
这种口碑,似乎与生俱来,没有过度营销,也没有肆意鼓吹,对于正宗的赣南脐橙来说,这些好评才是它们应有的评述。
但切莫让打着“赣南脐橙”招牌的次品种伤了食客们的心,也切莫让“人工催熟”破坏了赣南脐橙最真实的生长规律。
赣南脐橙,就如同千千万万赣南人一样,还在寻梦路上奋勇前行,低调的路上,也要注重果品生产、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
如果说江西的秋天是从飘落的银杏叶、枫叶、晒秋开始的,那么赣南的秋与冬,可以说是从赣南脐橙“黄了”“熟了”开始的。
图源网络
当太阳升起,脐橙树闪烁着阳光,橙红的脐橙和鲜绿的叶子都披上一层金色霓裳......哪怕大山深处,客都(好客之都)的脐橙也会散着秋色,所到之处,皆为地道、热情与淳朴。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