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潮谈滨水休闲产业(28)浅谈内陆湖泊滨水休闲产业开发策略
来源:滨水休闲联盟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湖泊种类和数量第三丰富的国家。随着人们对湖泊认识的不断深化,湖泊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地,湖泊旅游接待的人数也不断增长。一些较著名的湖泊,其旅游增长甚至快于全国旅游接待的平均增长速度。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延长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休闲度假旅游在国内逐渐走向大众化。但相对滨海、温泉、乡村、山地等休闲度假旅游,国内对于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开发运营却显得不足,多以海滨度假理论和实践指导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实践。
一、内陆湖泊滨水休闲产业开发模式
内陆湖泊滨水休闲产业开发模式主要有五种,分别为:综合旅游开发模式、观光旅游开发模式、度假休闲疗养开发模式、体育训练及水上运动开发模式、科普探险旅游开发模式。国际上湖泊休闲旅游的主要开发模式是以度假旅游为主,而度假旅游本身也常依托于优越的湖泊资源,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基本上都在海滨和湖泊区域。
1、综合旅游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对湖泊条件要求较高,湖泊水域面积较大,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周围地形多样,生态环境良好,且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具备近邻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交通进入性良好,附近有较理想的城镇作游客接待的依托。该类开发模式是要充分挖掘湖泊的各类旅游资源,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运动、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湖泊旅游区。
2、观光旅游开发模式——由于水体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敏感性等原因,有些湖泊不适宜开发直接侵入水体和环境的参与性旅游项目,但这些湖泊具有较高的风光观赏价值,或有奇特的自然景观相支撑,或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相映称,适合开展观光旅游,一般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但有向其他模式发展的潜力。该类开发模式的代表有:杭州西湖、云南洱海、黑龙江镜泊湖、长白山天池等。
3、度假休闲疗养开发模式——有些湖泊气候适宜、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或附近拥有温泉资源,常常被用于度假休闲和各类疗养项目。
4、体育训练及水上运动开发模式——用于体育训练及水上运动开发的湖泊,具有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不易污染,且水面开阔、深度适中,能够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和岸上运动。这类湖泊的主要旅游功能就是吸引水上运动爱好者。例如苏州昆山的淀山湖就建有国家水上运动训练中心。
5、科普探险旅游开发模式——某些湖泊由于奇特的成因,或有特殊的湖底构造,或有特殊的水生物,或有异常的现象发生,具有特殊的探险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于探险者和科学考察者来说是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能进行探险考察旅游开发。例如青藏高原的各类湖泊。
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与湖泊本身的资源特点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湖泊资源,就有什么样的开发模式与其相适应。当然,有些湖泊的资源条件较为优越,适合两种及以上的开发模式,如:千岛湖同时适合观光旅游开发模式与休闲度假旅游开发模式,该湖泊在开发起步阶段,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渐向休闲度假方向转型。
事实上,国内外湖泊旅游都经历着从观光湖到休闲度假湖的过程。千岛湖、太湖和天目湖都较早跳出了观光旅游的束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低到高、从观光到休闲度假转型等几个阶段后,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变为以度假为主体,集观光、休闲、会议、体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二、内陆湖泊滨水休闲产业开发特色分析
1、滨水资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滨湖城镇大都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发展形成,许多旅游特色产品来源于当地历史建筑、农副特产、手工艺品和民俗节庆等。滨水休闲旅游的开发要结合湖滨城镇开发,以博物馆、历史建筑和遗迹为主的修学文化游,以散步、野营、徒步旅行和山地自行车等为主的体育运动游,以城镇特色节日为主的节日庆典游等。
2、打造综合性、立体化滨水休闲产品架构
目前水上休闲产品的开发在湖泊休闲度假产业中并非主要地位,各大湖泊旅游度假区中水上产品的种类相对较少,陆地和空中的旅游产品总量远远超过了水上产品的数量。游客也将游览的重点放在湖泊周边的地区上,以陆地产品为主,对于湖泊只是选择远眺和在湖畔散步等方式。在适合开展水上休闲活动的湖泊要积极打造综合性、立体化的滨水休闲产品架构,其中包括:水上运动、休闲垂钓、帆船游艇、滨水露营、房艇船屋、 水岸商业、音乐喷泉、激光水幕等。同时重视开发湖泊旅游淡季产品。湖泊旅游集中在夏季,受季节限制严重,针对这一特点开发开发适合四季参与的产品,如温泉、疗养、缆车、飞艇等,使游客在游览湖泊之余,还有大量活动项目可供选择。
3、湖泊休闲旅游开发与周边城镇开发联动发展
湖泊旅游与滨湖城镇联动开发有利于丰富滨湖休闲旅游的内容,削弱湖泊旅游季节性游客变化,有效地扩展自身功能。旅游旺季时游客可以居住家庭旅馆,缓解宾馆酒店的压力;旅游淡季时居民仍有圣诞节、新年等传统的节庆活动,能保持整个湖区的人气,吸引游客。例如博登湖、苏黎世湖、路易斯湖、嘎达湖采取湖镇联动模式,将周边城镇囊括进湖泊度假区进行整体开发,根据城镇自身的资源特色开发丰富多样的陆地旅游产品与特色节庆活动,同时建设成熟、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该模式有效地丰富了湖泊旅游产品种类,吸引数量更多、类型更多样的游客群体,削弱湖泊旅游季节性变化,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4、注重湖泊区域的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泊旅游度假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湖泊度假地的开发,必然使该区的生态系统就受到影响。因此湖泊型度假旅游的开发应重视自然生态,保护特殊的湖泊环境特色和景观,使湖泊的生态系统维持在自行调节和正常循环的稳定水平上;另一方面应使旅游区的游客接待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以维持生态环境,保证湖泊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前提是对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内陆湖泊滨水休闲产业开发创新思路
1、积极改进现有产品结构,提升湖泊度假功能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可以对游客产生更强烈的吸引力。我国湖泊旅游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应针对度假旅游市场需求, 丰富和提升湖泊的旅游功能。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产品开发:
⑴ “度假+观光型”产品
观光旅游作为我国传统的优势旅游产品,目前在国内依然占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不能忽视观光旅游,应将湖泊度假地的旅游活动纳入到具有较高风光观赏价值、山水相映、环境优美或有奇特的自然景观的周边景区网络中,把度假和观光结合在一起。
湖区是水生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农家乐”是湖泊度假旅游的重要卖点。湖泊地可以结合农业旅游资源,与周边乡镇协同发展。首先,在核心层利用水体开展学习养殖技术、参观淡水珍珠采集、参与捕捞活动等具有观光、教育功能的旅游项目。其次,在扩散层利用环湖农业带和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旅游者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建立品尝中心和农业科技馆。这种“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反过来形成丰富多彩的农业生态景观,有基塘景观(桑基、稻基等鱼塘);有生物能多层循环再生景观,还有萍、鱼、蛙、蟹、虾等动植物共生景观等。最后在周边利用湖滨观光带,开展观赏候鸟、水族馆等活动。
⑵ “度假+体验型”产品
休闲度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有较多的“主动权”。简单的原始的“观光游览”是不能满足他们越来越高的参与性要求的。湖泊地可以设立一些农事活动、游戏活动、竞赛型的项目,以及当地特色文化活动。
湖泊有丰富的水产和渔业资源,湖区附近常常是鱼米之乡,湖泊地可以以现有的渔业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表现形式,将度假旅游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活动结合为一体,开发一种新型的、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湖泊作为一种水体,其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展应在“水”上大做文章,强调“亲水”主题。因此,可充分利用湖泊的湖面、湖上、湖下、湖边,开展度假旅游者所钟爱的水上体育运动旅游项目。举办世界性的体育赛事,如帆船赛、路亚赛、休闲垂钓赛等,可以带动湖泊地一些与体育赛事相关联的度假活动,更有利于湖泊度假地的发展。
对湖泊旅游产品进行开发,首先要把握的是其文化主题。可以湖泊地的风土民情、人文古迹为依托,以民俗旅游为主题,尤其要利用当地特色的文化和娱乐方式和民俗风情活动,为游人提供农家风味服务,让度假旅游者在休闲娱乐中了解湖泊地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领略风土民情,获得放松和健康。
2、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
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后,还必须在旅游市场上树立鲜明独特的形象。为树立鲜明独特的形象,必须在旅游文化产品上狠下功夫。可以针对不同目的、兴趣的旅游者设计出疗养型、会议型、度假型、美食型、培训型、体育型、娱乐型等旅游文化产品;针对不同客源设计出不同的文化产品;推出医疗、保健、药膳、气功等养生系列产品,推出民俗文化、观光旅游、民族体育、健身等旅游文化产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收入的旅游者设计出周末度假、新婚度假、个人度假、团体度假、大众型、豪华型,老、中、青度假产品,还可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推出系列文化产品。
3、举办精品节庆活动,提高度假地知名度
重游率高是度假旅游的一大特点。旅游节庆活动是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庆典,是最能产生活动效应、规模效应、社会效应的综合产品。在湖泊型度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一方面能够吸引游客故地重游,有利于宣传度假地的文化内涵,提高度假地的知名度。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能够达到提高旅游收入的目的。 湖泊型度假地可根据自己的布局状况、区位特点、资源特征及当地文化等因素,办好文化民俗节庆活动,利用地方深厚的文化色彩和底蕴,将湖泊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与各种文化紧密结合,开展文化旅游节,延长游客的停留天数;充分发挥当地发达的湖泊渔业经济,吸引垂钓爱好者参与。突出广大中西部地区众多的温泉优势和健身疗养功效,举办温泉文化节,吸引度假旅游高端市场;举办商业论坛,吸引商务旅游者以及举办体育赛事节,吸引运动爱好者。
4、进行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旅游的概念来讲,旅游是一个开发度最大的产业,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一般而言,政府和企业是区域旅游合作中最重要的合作主体。
⑴ 、湖泊度假地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和规划
湖泊旅游产品分为三个层次,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要分层制定好湖泊度假旅游产品规划。一是核心产品(湖水区和湖岸区),主要以开发湖水观光、水上运动、岛屿旅游产品为主。二是延伸产品,主要是把环湖周围的乡村区域建设成为湖泊旅游的重要接待服务区,把周边乡镇作为旅游资源和合作伙伴来对待,增进社区参与,维护居民利益。三是组合产品,加强与其他旅游区域的合作,进行组合产品的开发,促进湖泊旅游区域的发展,避免竞相开发,重复建设。
⑵、湖泊度假地所属政府间的合作和规划
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要在政策、宣传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做好协调和指挥工作,包括项目运行、资源分配、湖泊区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不能将区内的乡镇看作一种负担而让农民迁出;在土地利用、立项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按照“需求细分-资源整合-区位竞合-产品设计”的思路,认真规划某一湖泊区域休闲旅游项目的数量、规模、档次、结构等,避免盲目性,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群体需要的具有湖泊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改善区域的可进入性与区域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前来开发投资,促使湖泊度假行业良性发展。
5、加强湖泊地基础旅游设施,改善湖泊水质
湖泊地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光靠各种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相应的度假旅游接待设施是不行的,还必须建立完备的基础旅游设施,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医疗保健及排水系统等设施。
⑴、完善入境和内部交通网络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于客源地与目的地的距离、入境游客交通方式类型、景点分布与数量、季节性分布等,推动通往主要休闲旅游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交通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休闲度假旅游交通网络;依据景区景点布局结构及旅游区自然特征,确定景区内部交通的总需求;完善水、煤气、通讯、排水、供电、公交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⑵ 改善湖泊水质
湖泊水体污染主要由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破坏而使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失衡而引起的。因此,湖泊地首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资源观和道德观,在湖泊开发初期,就要突出环境保护的地位;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区域人员”热爱和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加强对湖泊的呵护,对生态脆弱区进行环境检测和控制;建设排污和污染治理系统,加强对企业环保方案和环保治理设施的审查和验收;尽快修复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开展湖区治理,控制湖区水质,防止重复污染;加强有关法规的制定和宣传,加大执法力度,最终营造和谐优美的旅游生态环境。
四、我国内陆湖泊滨水休闲产业开发要点总结
1、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泊旅游度假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湖泊度假地的开发,必然使该区的生态系统就受到影响。因此湖泊地度假旅游的开发应重视自然生态,保护特殊的湖泊环境特色和景观,使湖泊的生态系统维持在自行调节和正常循环的稳定水平上;另一方面应使旅游区的游客接待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以维持生态环境,保证湖泊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总的来说,我国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要把握好休闲度假旅游者对优良生态环境、参与性、舒适型与享受型、个性化与精品化以及多元化的追求。
现阶段我国湖泊旅游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地区差异和开发模式差异,大多数湖泊正在经历着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期,度假内涵挖掘不够,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而已开发的度假旅游产品(尤指湖泊型度假区)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建设资金缺乏、定位不准,主题与形象不够鲜明等问题。只有少数湖泊进入了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成长期,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历史风貌保护、景观房产建设城市化和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不协调等问题。湖泊休闲旅游需要及时调整自身问题,加速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过程,积极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大环境中,促进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关注市场需求,实现湖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创新
利用湖泊富有变化的水文形态、生动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积淀和相关的游乐设备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务产品;或者是以体验湖泊特殊景观环境和各种活动为目的的旅游经历。作为湖泊旅游是旅游者以“玩水”为主要目的,借助湖泊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水文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体验水体魅力的休闲活动,这种魅力体验是游山活动所完全体验不到的一种独特感受。湖泊度假旅游项目拓展,从单一的平面型向水、陆、空等立体方式转变。
3、举办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以平衡淡旺季游客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创新原则,有针对性的根据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变化进行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提升。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兴产品,应赋予湖泊开发新的休闲时代特色。具体到湖泊休闲度假产品,要结合休闲度假旅游者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功能、性质、定位上创新。具体做法是对其功能进行层次定位,可划分为主导功能(即度假、休闲)、支撑功能(即康体、健身、娱乐)和辅助功能(观赏、观光)。总的来说,休闲度假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享受功能和休闲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种恬静宜人的精神和物质享受。
4、把握资源特征,实现湖泊休闲旅游科学规划绿色开发
考虑旅游资源、资金、人力、物力、供给因素及游客偏好、需求,休闲度假的发展对各个不同地域来讲是不平衡的。因此,应重点提升一批拥有良好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湖泊,开发出以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态和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部地区的湖泊,拥有休闲度假旅游的资源优势和一定数量的有消费能力的固定客源;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以及一些虽然地理位置良好但是本身资源并不适合发展休闲度假产品的地域, 其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是有门槛的,因此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特点,因地适宜,不能盲目跟风,不管适合不适合都大讲要发展休闲度假。
5、加入体验因素,实现湖泊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不同,它更强调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活、历史的体验,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主体(包括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的参与性,它提供的是独特的经历性、知识性产品。对湖泊旅游区而言,简单的看看湖泊已经不能使旅游者得到满足,他们更希望能去体验湖泊,通过与湖泊的互动,为自己创造一份难忘的旅游经历。相应地,湖泊旅游产品必须升级换代,逐步加入一些体验因素,实现湖泊旅游区的转型,同时要与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度假地产、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水上运动、互联网营销、婚庆产业、房车露营等融合发展。
6、注入文化内涵,突出滨水文旅休闲特色
我国不仅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赋予了我们深厚的文化色彩和底蕴,这决定了我国休闲度假产业不同于其他国家。应借助自然和文化的融合,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作为基础,在发展自然景观资源度假的同时能够在现有休闲度假产品中体现出文化的积淀,将休闲度假地本身的文化内涵融入到休闲度假产品当中,使做出来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个性化特征,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湖泊休闲旅游精品。
作者简介:中国滨水休闲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市场学会滨水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游艇盛典执行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