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 ⬆️
宋史中两大奸臣(当然不止两个),一个叫秦桧,一个叫汪伯彦。被当地知县王本请去教书,王本特意把亲侄儿秦桧从南京接回老家祁门,做汪伯彦的学生...所谓召对,简单点说,就是君主把某臣下叫来,就政事、经义等问题,向他请教。第二次是靖康元年(1126年),召见他的,是宋钦宗赵桓,宋徽宗儿子。那年,金兵大举南下侵宋,临危受禅的宋钦宗召见汪伯彦,就打仗的事,征求他的意见,叫他献计献策。对当前的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提出的策略,每一条都甚合宋钦宗之意。大感意外的宋钦宗,不由得对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刮目相看,心想:难怪我爹那么赏识他,再让他当什么虞部郎中,就是浪费人才,咱们的汪老师,至少也应该当个知府啊。就这样,汪伯彦从一个管杂事的(掌山泽、苑囿、畋猎,取伐木石、薪炭、药物,及金、银、铜、铁、铅、锡坑治废置收采等事),一跃而为相州(今河南安阳)知府。当年十月,北方门户河北真定被金兵攻陷,宋钦宗诏令真定帅府迁往相州,由汪伯彦统领。如果当初受宋徽宗召对,他还没有意识到和大老板关系好意味着什么,那么这次,他实实在在尝到了被大老板青睐的好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决定汪伯彦今后的行动方向。这也是他后来从有一颗爱国之心的忠臣,沦为一个奸臣的主要原因。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围东京开封,宋钦宗派康王赵构到金营议和,被金人扣作人质。可是在金军元帅斡离不看来,赵构根本不是什么皇子,因为他不怕死。斡离不点点头:这才像大宋皇子嘛,没有谁比我更了解你们汉人了!肃王赵枢来到金军大营,虽然答应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土地给金国,还是和太宰张邦昌一起,被扣着不放。走到河北磁州,赵构却被一个人劝留下来,那人叫宗泽,当时是磁州知府,兼河北义兵都总管。宗泽把赵构接到府中,说,肃王到现在都还没回来,说明金人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因为金人现在知道赵构也是皇子,还是比较能干的皇子,很可能是大宋将来的接班人。金军知道赵构来了磁州,还曾派出数百名骑兵,企图把他抓了。正当赵构“不知所措”的时候,他接到了汪伯彦的帛书——然后,汪伯彦背上弓箭等武器,带着部下赶到黄河边上,亲自去迎接赵构。赵构见到他的第一句话是,今后见了皇上,一定推荐你当京兆尹!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兵再次包围了东京开封,宋钦宗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关键时刻,赵构却掉链子,不敢与金军决战,萌生了退兵江南之意。赵构一听,偷着笑:老汪啊老汪,你简直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汪伯彦知道,康王想要的那条路,其实是一条南逃的路。于是,赵构带着这支军队,渡过子城后一路南下,从河北大名经山东郓城、济州,到达河南商丘(南京)才停下。赵构是个很重感情的人,是个知恩必报的人,老汪帮了这么大的忙,如果不给予回报,他会惭愧的。逃回南京(商丘)后,赵构立马奏请朝廷,让汪伯彦担任集英殿修撰。建炎三年(1129年)那时的汪伯彦已经是宋高宗赵构的宰相。一当上宰相,汪伯彦和另外一个宰相黄潜善,做了很多卖国求荣的坏事,包括排挤、打击主战派将领李纲和宗泽,甚至导致宗老将军含恨而终。当金军再一次打来,作为宰相的汪伯彦,不但不领导军民抗敌,反而促请宋高宗南逃扬州,从而激起了公愤…这次,赵构也不好保他了,只好眼睁睁看着汪伯彦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洪州知州。从此以后,经历过多次官复原职、被贬、再官复原职、再被贬...直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上帝终于不再折腾汪伯彦,让他下了地狱,终年73岁。宋高宗如丧考妣,追赠他为少师,赐田地十顷,银千两、帛千匹,丧事由朝廷来办,又赐官其亲属二人于饶州任职...值得一提的是,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的谥号,也是“忠定”。
PS:
《宋史》卷四百七十一至四百七十四卷为奸臣传,共四卷,所列出的奸臣依次为:
蔡确 邢恕 吕惠卿 章惇 曾布 安惇 蔡京 赵良嗣 黄潜善 汪伯彦 秦桧 万俟禼 韩侂胄 丁大全 贾似道。
另第四百七十卷为佞幸传,所列佞臣为:
弭德超 侯莫陈利用 赵赞 王黼 朱勔 王继先 曾觌 张说 王抃 姜特立。
你想点谁?老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