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边将,镇守辽东三十年战功赫赫,为什么却被称为“千秋之罪首”?

明朝中后期有两位著名将领,其中一位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另一位就是李成梁,但在明朝万历年间,其名声却盖过了和他同一时期的戚继光,他就是被《明史》上誉为“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的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

李成梁画像

隆庆到万历前期,明朝在北部和辽东的边事在张居正的影响与主导下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北部的安定主要得益于俺答封贡和戚继光镇蓟,北部边陲在数十年里基本上没有战事发生,辽东则几乎年年有战事,岁岁动刀兵。虽然战事频仍,但明朝在辽东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但让人感到不明白的是,打了这么多胜仗,为什么总不能消除北境的忧患。

关键是戚继光和李成梁作战方法不同。当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胜利后,就被调到北方戍边,扼制来自蒙古的威胁。戚继光采取打歼灭战,进攻时力求一劳永逸,对敌军进行毁灭性围歼。防守的时候,则大修长城,研究开发各种兵器与军事战术,以求长期巩固防线,北方竟十多年不见烽烟。

对于国家来讲,这是好事。但对个人来说,却绝不是好事。因为长久没有战争,戚继光无战功可立,同时因为长久没有烽烟,戚继光的重要性也不复存在,慢慢被人忽视、遗忘。

而李成梁则完全不同,他对付关外女真和蒙古部落的办法就是“枪打出头鸟”和合纵连横,对待发展强大的且有意造反的一律严打,对待有意投靠和依附的,采取互惠互利,各取所需的联合原则:一方面以夷制夷,拉一个打一个;一方面给敌人留下后路,以便自己随时有仗可打,有功可立。结果,关外烽火不断,他的战功一再累积,成了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没有人不敬他三分。

《明史·李成梁传》:盘山驿之战、卓山之战、平虏堡之战、红土城之战、养善木之战、鸭儿匮之战、雕背山之战、辽河之战、阿州之战、抚顺之战、沈阳之战、开原之战、袄郎兔之战、曹子谷之战、古勒寨之战,射王杲,诛速把亥,擒逞、仰二奴,斩阿大、阿海,“皆万世之功”,可见他战斗之多,战绩之大。

那么,为何后人评价他“不世之功臣,千秋之罪首”?

万历元年(1573年),作为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在击退蒙古后扩筑宽甸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六堡成后,李成梁又以此开市,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这样做,首先是缓和了当时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另一方面,开市带来的可观收入也给辽东士兵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就在此时,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在马市上诱杀了明朝备御裴承祖,明朝断绝贡市,李成梁谋划征讨王杲。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以部众坐困为由纠集鞑靼土默特、泰宁诸部,大举犯扰明朝辽东重镇辽阳、沈阳,李成梁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斩首一千余级。此役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被俘,为李成梁收留,充当仆役。

努尔哈赤

早在努尔哈赤给自己当奴仆时,李成梁就让他与长子李如松一起读书、学习,还给他们请来有“东南第一军师”之称的徐渭(徐文长)担任老师。黄道周在《博物典汇·建夷考》中说:李成梁“抚努尔哈赤与速尔哈赤如子。奴酋稍长,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十六岁始出之建地”。可以说,李成梁差不多是拿努尔哈赤哥俩他们当儿子看待了。

万历十年(1582年),王杲的儿子阿台继续和明朝作对。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再度发兵攻打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王杲的孙女婿,塔克世与其父觉昌安前去古勒寨为明军劝降,因战事紧急被围在寨内。建州女真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在李成梁的指挥下诱阿台开城,攻破古勒山城之后进行屠城,觉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幸免。

塔克世虽属王杲一系,但已归附李成梁,却因此战死,实为李成梁与尼堪外兰故意为之。努尔哈赤对此极为不满:“我祖、父因为什么被害?你们都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你们对此有什么说法?”李成梁自知理亏,奏请明廷将塔克世的土地、人马等送给努尔哈赤,令让他承袭都督指挥衔,以为补偿。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欲为报父祖之仇,此事成为借口叛明的“七大恨”之一。

李成梁给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让他袭封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敕书是朝廷给偏远地区蛮夷头目的任命书,有了敕书,才具备与地方政府打交道以及互市的权利。而马匹是稀缺的军用资源。后来又“每年与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可以说,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对努尔哈赤进行了全面的补偿。

本着锄强扶弱的原则以及补偿过失的心情,李成梁在此后一直刻意扶持努尔哈赤的实力。努尔哈赤则刻意讨好李成梁,发誓永做明朝的顺民,装出恭顺的模样,积极朝贡,并送还被女真掳走的人口,出兵替明朝攻灭不服王化的女真部落,甚至在抗倭援朝过程中,也主动提出过出兵入朝,可以说是十足十的忠良姿态。

时间一长,李成梁便觉得努尔哈赤忠心可嘉,对他的态度也大为改观。努尔哈赤要出兵攻打其他部落,李成梁必然默许,而当其他部落要攻打努尔哈赤时,李成梁则威胁该部落不得妄为。李成梁又上疏为努尔哈赤请封“龙虎将军”,万历竟也批准了。龙虎将军是正二品的军衔,努尔哈赤得到这个封号,就成了各女真部族中地位最高的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对于他扩张军事实力,加快统一女真的步伐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努尔哈赤深谙李成梁的脾气,因此每征服一个地区,掳掠到大量财物、牛羊、马匹后,必然首先要送一大批去孝敬李成梁。李成梁看努尔哈赤很懂事,因此对他就更加纵容。正是在这种有恃无恐的情况下,努尔哈赤实力迅速壮大,经过三十多年南征北战,终于统一了女真部落。

满族兴起示意图

彼时的李成梁已经老迈,不复年轻时的雄心,心里更多想的是维持局面。只要努尔哈赤表示忠心,即“保奏给官”,甚至“弃地以饵之”。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又给努尔哈赤送了一个大礼包——宽甸六堡。这是明朝在辽东边境上设立的六个军事重镇,李成梁仅仅以“孤悬难守”为由就放弃了,并强迫那里的六万四千余户居民迁移到内陆,那些居民依恋家室不想离开,李成梁就以大军驱赶他们,造成很多流血事件,死者很多。为此,李成梁大受朝野谴责。就此,努尔哈赤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数百里的土地和大批物资。

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致仕,回家养老。此后的辽东局势渐渐失控,努尔哈赤的野心开始慢慢暴露出来,朝廷里不少人也看出这是李成梁养虎为患的结果,弹劾李成梁的声音越来越多。

浙江道御史杨鹤劾李成梁,“宠之龙虎将军,养虎遗患,致有今日,李成梁父子也”。

户科给事中李奇珍劾李成梁,“开门揖盗,养虎自贻,此祸本乱源也。……试问辽东败坏谁为作俑?成梁割地媚虏,应否追论?”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岁。三年后,努尔哈赤在盛京(今沈阳)告天誓师,发布“七大恨”讨明檄文,明清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抛开私交问题不谈,李成梁之所以默认甚至刻意扶持努尔哈赤势力的壮大,也是基于政治上的考量,是明朝在之前就实行的民族政策“以夷制夷”的延伸。努尔哈赤是李成梁认为最合适的“明朝代言人”,想要以他的能力来压制女真的其他部落。“因其势,用其强,加以赏赉, 假以名号,以夷制夷,则我不劳而封疆可无虞也。”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但努尔哈赤的野心和欲望不是李成梁能满足的,他不仅要在关外称雄,还想入主中原,坐拥天下。当他的实力已经壮大到无人可以抑制的时候,就可以撕掉温良的面具,与明朝展开争夺天下的攻势了。

兵部尚书李化龙曾预言:“奴酋狡悍,已非一日。……中国无事,必不轻动。一旦有事,为祸首者,必此人也”。可惜,一语中的。

辽东局势之后的恶化失控,努尔哈赤势力的崛起,李成梁难辞其咎。孟森先生的《明清史论著集刊》里也称李成梁对明朝,有守边之功。对清朝,有“阴助之功”。

诸多历史学家都给李成梁以肯定,毕竟他在辽东三十多年的确稳定了辽东的局势。他的武功,大明帝国不会忘记。但当大明帝国把努尔哈赤一身戎装呼啸而来的原因阐释出来,并且确认是他李成梁造成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更不会忘记,这个对大明帝国有功的人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的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