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四君子方,武汉张胜兵教你针灸与中药处方完美思维转换绝技!
今天我们开始讲针灸处方学的正而八经的这个处方了,我们将会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将针灸的配穴如同中药的配方一样,非常详细的,全面的讲解整个针灸处方。
而我们今天开始讲的的是气血津液病证处方。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大的章节将会围绕着气血津液病证。而对应设的这个处方,而在气血津液病证呢,我们将会联系到相关脏腑辨证进行一起的讲解,这样更加的这个透彻,更加的全面。在气血津液病证处方里面,我们将会讲到气血病证处方和津液病证处方。气血病证处方,我们将会从气和血两个方面讲解。
在气血病证方面,我们将会通过补气方、行气方、和中降逆方、平冲降逆方、升阳举陷方。而补血方我们将会从补血方、活血化瘀方、清热凉血方、温经通脉方、补气养血方、行气活血方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讲解,以及对应的配穴,以及相应配穴所组成的处方的名称,以及约等于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经典的中药方药里面的名方。
而在本章的第二节,我们将会讲津液病证处方。津液病证处方呢,我们将会通过,也会通过几个板块儿来讲解,我们将分为祛痰化浊、利水消肿、和中蠲饮、攻逐水饮、滋养津液、豁痰开窍等等多个方位来讲解相对应的针灸处方,以及对应的方药,当然我们也会配合相应的脏腑辨证来进行统一的讲解。
那么,我们在气血津液病证处方讲完之后,我们仍然会花专门的章节去讲脏腑辨证处方,因为脏腑辨证是我们整个中医辨证最核心的这么一章节。无论是中药的方剂学、还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内、外、妇儿,我们脏腑辨证占有的这个板块,份量是特别大的。
由于我讲这个针灸处方学,并不是完全按照大学教材来讲,而是包含了我的一些临床经验和我的一些想法,总结而成。所以大家在听课的过程当中,你注意记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而我讲的这些针灸的处方也是首次公布,我也给这些处方已命名。比方说我们方药里面有四君子汤,那么在这个中医针灸里面,我们也会有一个类似于四君子方的这么一个,四君子汤的这么一个针灸处方,相对应的,就是和它的功效类同,名字类似。
只不过那一个方是方药组成,一个方由穴位组成,如此而已,我们在使用中药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炮制。而在使用针灸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它的这个穴位的补泻手法。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补气的基本方,我们以四君子汤为例的。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个气血津液病证,在这个第一节气血病证处方,那么我们先粗略的了解一下这个气血,当然这个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早就讲过了,我们这里只做复习,人体气血流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各有其相应的生理功能。《难经·二十二难》有这么一段原文:“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那么这八个字呢,就简要的概括了气血的功能及其差别。同时,气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比方说血的这个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气则依附于血,依赖于血的营养。那么气血失常,包括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失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常等病理变化。气血失常必然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即所谓的“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
那么,气血病的证候,一方面为气血的亏虚。主要有气虚、血虚,属于虚证范畴。另一方面为气血运行失常,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一般属于实证范畴。那么临床尚有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脱等等,那么为气、血虚的特殊表现。而气逆、气闭则属于气滞的范畴,血热、血寒,实际为血分的热证、寒证。此外,由于气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这个密切关系,气、血病证可相互影响,比方说气虚日久可以影响到血液的化生,或者无力推动血的运行,而发展为气虚血虚或气虚血瘀;气滞则血行不畅,这个导致气滞血瘀,反之,血虚者气也易衰,血脱者气也易脱,血瘀则阻滞气的运行。那么临床上针对针灸辨证施治时的,应掌握气、血的生理病理、气血的相互关系及其病证特征,准确制定针灸治疗处方。好,既如此,我们就废话少说,直接进入到主题,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补气方,也是补气的基本方,那么在补气方里面呢,我们将扩大他的范畴,将所有脏腑有可能出现的气虚证全部讲出来。
好,学过方药的人,大多都知道补气方的基本方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是补气的这个基本方。补血呢是四物汤,当地传说这个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当归、熟地、川芎、芍药,而四君加四物,就为八珍汤,是气血两补。这个是学中医方药的最基本中的基本,大家应该都了解了,那么针灸里面有没有呢?也有。在针灸处方里面也有补气基本方,补血基本方,气血两补基本方。那么今天呢,我们就讲补气的基本方。
那么,在方剂学里面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是最开始是补脾气的基本方,后来把它扩充到补气基本方。为什么呢?因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那么补气,如果补了脾气,那么肺气也好,胃气也好,肾气也好,都可以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气虚,导致中气下陷,中气不足,而脾气又为中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四君子汤,作为一个健脾气的基本方,而变成了一个补气的基本方。
而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讲的补气方,我们将会更加详细的将针灸补气的所有脏腑,全部娓娓道来。以防遗漏,我们将每一个脏腑的补气基本方都已命名,为了使大家便于记忆。方便传颂和流传,我们仍然将补气的基本方命名为四君子方。因为我所总结的每一个脏腑的补气方全部都是四个穴位所组成,所以我们称之为四君子方。
好,我们接下来就将临床当中常见的气虚证罗列一下,临床当中常见的有肺气虚、脾气虚、肺脾气虚、肾气虚、心胆气虚等等,而肺气虚,是久咳久喘的病人常有的证型,脾气虚中气不足,纳少、纳呆,萎黄这些病人常有的而为脾胃气虚。
脾胃气虚,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气虚,脾虚日久,可以导致脾胃气虚,那么脾胃气虚,是久病病人,或者说脾胃虚弱的病人常有的一种证型,而肾气虚呢,是大部分老年人,或者说40岁以后的男性几乎都会或多或少含有的证型。因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说白了,就是说,40岁往上走的男人,都肾虚,当然也不止男人,女人也会肾虚。而心胆气虚呢,将会出现失眠,健忘,心悸,胆怯。
好,我们接下来将每一种证型的这个四君子方一一道来。
好,第一个是治疗肺气虚的这个处方,我们称之为肺俞四君子方,这个名字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命名它为肺俞四君子方,只有四个穴位,所以我们称之为四君子,四君子呢,是方药里面补气的基本方。我们这里仍然采用四君子,是为了让他让大家记住它是一个补气的基本方,而在前面加个肺俞,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四个穴位里面包含有肺俞这个穴位,而且呢,它是治疗肺气虚的这一个基本针灸处方。
好,方药这个处方名肺俞四君子方,所组成的四个穴位,分别是肺俞、膻中、气海、足三里,请注意我以前总喜欢把它念成膻(tan)中,因为它多音字嘛,还是念(danzhong)。肺俞、膻中、气海、足三里这四个穴位,称之为肺俞四君子方,专门针对肺气虚,这种证型而设的一个针灸处方,那么,这就是我们针灸处方学的所讲的第一个处方叫肺俞四君子方。
好,第二个处方是针对脾气虚所设的。我们命名为脾俞四君子方,仍然是四个穴位,这四个穴位分别是脾俞、膻中、气海、足三里。你看这个肺俞四君子方和脾俞四君子方,唯一的一个不同是把肺俞换成了脾俞。也就是说膻中、气海、足三里是他们共同的。两个四君子方里面就有三个穴位是相同的。好,我们看一下第三个叫中脘四君子方。
中脘四君子方是针对脾胃气虚而设的基本方,基本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是中脘、足三里、脾俞、气海,这个就有差异了,这个是治疗脾胃气虚,我们去掉了膻中,我们是将这个脾俞、足三里、气海,我们将治疗脾气虚的这一个基本方的膻中换成了中脘来治疗脾胃气虚。
好,我们看一下接下来的关于肾气虚的基本方叫关元四君子方。
关元四君子方的基本组成是关元、气海、命门,肾俞也是四个穴位。所以也叫四君子方,我们称之为关元四君子方,专门针对肾气虚而设的。
好,那么肺气虚,脾气虚,脾胃气虚,肾气虚,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气虚的证型,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或者是说在脏腑兼证。我们这里呢,仍然这个有几个备选的处方,比方说在心俞四君子方,是专门针对心气虚所设。它的组成穴位是心俞、巨阙,膻中、气海四个穴位,所以我们称之为心俞四君子方。
另外,由心胆气虚所引起的心悸、失眠,我们有一个心胆俞四君子方,刚才心俞四君子方这个是治疗心气虚的。心胆气虚是心胆四君子方,这是心胆气虚,那么心胆四君子方,它的组成也是四个穴位主,辅助了其他的一些穴位,那么这四个穴位分别是心俞、胆俞、内关和丘墟。
而我们配的穴位,就是在心俞,这个心胆,在心胆四君子方的基础之上,我们配了为了加强其安神的作用,我们配了这个百会、四神聪、神庭、神门,也可以配这个加配这个申脉和照海,其实都是以安神的,安神以治其标,那么治其本的穴位仍然是心胆四君子的这个组方心俞、胆俞、内关、丘墟这四个穴位。
好,接下来我们讲一下,这个四君子方的方义,这个补气方的基本方,我们都命名为四君子方,只是针对不同的脏腑,我们运用的有细微的这个区别,但是他们共同的这个大部分气虚,共同的腧穴都运用到了膻中、气海、足三里这三个穴位。好,那么我们就从气海、足三里、膻中,先讲解完之后,再根据不同的脏腑,具体的这一个不同的这个脏腑采用不同腧穴的差异,具体的另外再分析,我们先讲它共有的三个穴位。
好,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是气,这个气呢,我们从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认识他,气的组成有三个方面。一是元气。也就是先天之气,也即是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所在,所以元气是气的最原始组成之一,第二个是水谷之气,水谷精微所化之气,这个来源于脾胃,那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水谷之气为后天之气。
一个是先天之气,一个是后天之气,那么第三个呢,第三个是肺吸入的自然界中的清气。这就是气的组成。也是一个先天之气,一个后天之气,一个是肺吸入的这个自然界中的清气,所以说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大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一个是肾,一个是脾,为另外一个是肺。所以说我们就讲了肺气虚、脾气虚、脾胃气虚、肾气虚,这是最主要的这个基本气虚。这个我们讲的处方,我们讲的这个心气虚好、心胆气虚也好,那都是附带的,或者说不是临床常见或者主要矛盾的。
那么,先天之气也好,后天之气也好,肺吸入的自然界中的清气也好,这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受制于先天,而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产生水谷之气,肺主呼吸的功能产生清气,久病重病或者劳累过度,或者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者年老体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虚,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可以见到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气虚荣养不能上达于头面、舌等部位,故产生头晕目眩,面色晄白,舌质淡;气虚失于固表,可谓自汗。
而气海配膻中这个配对,气海穴属任脉,位于下焦,为生气之海,名曰气海,可补益元气。那这个《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本书里面说,这个气海穴可以治疗“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比如说他对一切气虚都有帮助,而膻中呢,为八会穴之气之会穴,位于上焦。又有上气海之称,能调肺益气,又可调一身之气,与气海二穴气相配,一上一下即可补元气,又可以益肺气,使气调而免生郁滞。
故气海、膻中这两个穴位,一上一下,相得益彰,为补气之基本穴对也。我们有药对也有穴对,这个气海配膻中是治疗一切气血的基本穴对,所以在我们的补气方里面几乎都有气海和膻中。
而足三里呢,足三里,补穴之要穴。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以后天来养先天。正如《脾胃论》所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什么什么··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这个足三里,它能补脾胃之气,还能有助于元气之充足,足三里呢,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它的功能呢擅长于健脾胃、益气血,使后天之气得以充,先天之气得以养。故《太平圣惠方》有这么一段原文:“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大小人热,皆调三里”。这个这里的三里就是足三里。所以说,足三里也成了我们补气四君子方里面的必选穴位之一。
好,我们看一下,补气方里面的肺气虚。是由膻中、气海、足三里加肺俞所组成,我们刚才已经解释了,膻中、气海和足三里,现在我们看看肺俞。为什么在肺俞四君子方里面。用肺俞加我们刚才所讲的三个腧穴呢。
肺俞,肺就是指五脏里面的肺脏,俞是输注的意思,肺俞是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为背部肺俞穴,那么它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那么这个背俞穴刚好是相通于肺脏的,就是肺脏通于膀胱经的这么一个点叫肺俞。而背俞穴就是背部的一些什么俞,什么俞,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所以说,这个肺腧穴是治疗肺脏疾病之要穴,它不仅仅可以治疗周围的一些颈肩腰腿痛,局部病症,还善于治疗与肺脏相关的,相关疾病比方说感冒,咳嗽,气喘等等等等··。
我们看一下相关古代文献,关于这个肺俞的记载《针灸资生经》 这么一段原文叫:“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皆为谬刺肺俞.令灸而愈。”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哮喘病的人,按肺俞这个地方都会出现酸痛,用谬刺的方法呢来刺激肺俞,用灸的方法的以期达到痊愈。也就是说肺腧可以治疗久病咳喘哮喘。
说明什么问题,肺俞能大补肺气,那么你看原文是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皆为谬刺肺俞.令灸而愈。也就是说灸肺俞可以治疗慢性的久治不愈的哮喘。而且《针灸资生经》这段原文。只说了用单穴肺俞就可以治疗久治不愈的哮喘。久病必虚啊,特别哮喘,肺气大虚,灸肺俞。
可见灸肺俞可大补肺气。所以我们在补肺气方里面用的是肺俞、膻中、气海、足三里,称之为肺俞四君子方。
好,那么既然肺俞四君子方是治疗肺气虚的基本方,那么我们复习一下中医诊断学,什么是肺气虚呢。肺气虚又称肺气不足,肺气不足也就是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等原因所致。症见咳喘无力、气短,动则尤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面色黄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治则以补益肺气,补益肺气就用我刚才的肺俞四君子方,就是针灸处方。
那么这种肺气虚呢,所引起的这些症状,我们可以用保元汤加减化裁:保,保护的保,元,一元钱两元钱的元,保元汤来加减,一般是加五味子来敛肺止咳喘,因为保元汤就是人参、黄芪、肉桂、甘草所组成的,用保元汤加五味子加减化裁治疗肺气不足所引起的虚喘。当然有的也合并加我玉屏风散合在一起,炙黄芪、生白术、防风,2:2:1,这个我讲多少次了。
好,我们看一下这个,一个脾俞四君子方是治疗脾气虚的基本,这个基本补气方,用的是脾俞、膻中、气海和足三里。那么脾俞呢,是补脾气的,就给我们刚才所说肺俞是那来补肺气的,那么所以肺俞四君子方和脾俞四君子方唯一的不同,就是脾俞和肺俞的不同,其他都一样,而这个脾俞对脾的作用和肺俞对肺的作用,几乎是类似的。所以呢,我们在这里,也不多讲了,那么我们就看一下关于脾气虚。
脾气虚,又称脾气不足。那么。当然脾气虚成为脾气不足,有的也把他和脾胃虚弱在一起说,其实脾气虚或脾胃气虚,他们有时候只是一个程度的不一样。脾气虚,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忧思,久病损伤脾气所致,证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困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的啊,脉虚弱无力,或者脉缓弱无力。
那么这个呢,基本方式四君子汤,这个方子他们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还有一个方药参苓白术散,他也可以这个健脾气治疗脾气虚,那参苓白术散更偏向于由于脾虚所引起的泄泻,或者是由于脾虚,土不生金所引起的咳嗽,也可以用参苓白术散。
好,那么关于脾胃气虚呢,我们用的是中脘四君子方,那么中脘四君子方呢,其实就是在脾俞四君子方的基础之上,将这个膻中变成了中脘而已,也就是说将胃的这个腑募穴中脘这个加上去了,我曾经讲过,讲很多针灸课的时候都讲过,只要是涉及到胃的问题,中脘必取之穴位,因为它既是胃的这个募穴,又是腑会穴。
我们看一下中脘有多么重要,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为任脉,手太阳经,手少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就是这么多经的交会,所以说你看他是多么的重要。而中脘它不仅可以治疗各种胃痛,腹胀,腹中积聚。说白了,哪怕就是胃癌,胰腺癌,等等其他的一些类似于积聚的这些东西,都能够用中脘来进行调节,是它既能治便秘,又能治泄泻。还能治呕吐,还能治疗食欲不振,黄疸等等。
我在讲针灸科的时候长期讲到,关于一个穴位你想彻底的了解他,你最起码要搞清楚他这个穴位是来源于哪里?而中脘作为一个这么重要的穴位,我们更加要搞清楚,他首先是出自于哪里,中脘首载于《针灸甲乙经》。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是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会,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你看他地位有多么特殊,但是他并不是来源于《难经》或《黄帝内经》而是《针灸甲乙经》。
好,我们看一下《针灸甲乙经》里面关于中脘的原文:“中脘,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刺入一寸二分,灸七壮。”这就是关于中脘的第一次记载来源于《针灸甲乙经》。(注:刺入一寸二分是真正原文)
好,那么自从中脘这个穴位的出现,后世医家对中脘的发挥就特别特别的多,好,我们这个举几个例子,比方说《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有这么一段歌诀:“上脘奔豚与伏梁,中脘主治脾胃伤,兼治脾痛疟痰晕,痞满翻胃尽安康。”
关于中脘,我是颇有一些临床体会,我曾经给一个胰腺癌晚期的病人,通过中药针灸,一切手段都无用,病人便秘,好多天不上厕所,腹中疼痛难忍,什么支沟、天枢,常规取穴,该取的都取了,最后我只采用了中脘一个穴位。当刺激中脘有胀感,沿着两边,它不是沿着任脉,它是沿着两边,一直往下放电的传导。十多分钟之后,病人就上了厕所。
中脘,他虽然不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他是任脉上的穴位。但是我们通过刺激中脘有针感之后,他并没有沿着任脉传导,而是沿着足阳明胃经开始传导。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以后我再多次运用中脘的时候,都出现过针感中脘处传至腹部的足阳明胃经。
《针灸甲乙经》为晋朝的皇甫谧所著,他首载了这个中脘这个穴位,而且明确的指出,中脘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也就是说,他明确的发现了中脘这个穴位,可以通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正因为他可以通足阳明,所以我们在刺激中脘的时候,发现了向足阳明胃经传导,而可以治疗便秘、泄泻、一切腹痛。
不仅如此,我去年在重庆的时候,可以这么认为,救了这一个病人一命,他是好长时间都不能吃东西,食入即吐,这个西医,还是一家三甲医院,还是要转上级医院,那吃不了东西,吃了就吐,呕吐,吃了就吐,我仍然是用中脘这个穴位,但是一定要得气,不得气是达不到这个作用,当时庸胜堂有好多弟子在场。就用了中脘进行强刺激得气,透过了腹部,当时是。
针完中脘之后,取针的时候,别人就说他好饿,想吃,可以说是当场解决问题,所有人为之哗然!好像是有一个多月不能吃东西,说是什么胰腺炎的,什么东西,搞得这个人一个月不能吃东西,再继续下去都快挂了,就用中脘解决的,那为什么别人用中脘没有效果,那是手法问题得气了没有。
好,题外话不能讲太多,不然的话一节课时间太长,好,我们看一下关元四君子方,关元、气海、肾俞、命门是补肾气虚,针对肾气虚,关于肾气虚的这个关元、气海、肾俞、命门,我就不想讲了,因为这个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好讲的。那我们看一下这个,关于这个心气虚的心俞四君子方,是心俞、巨阙、膻中、气海。这个也很简单,这里的心俞的作用和我们刚才所讲的脾俞和肺俞是一样的,这里呢,为什么加了一个巨阙,将足三里换上的巨阙。那是由于我们这里用巨阙和心俞来腑募相配。因为心的这个募穴是巨阙,心的俞穴心俞。
心的这个募穴巨阙和这个心的这个腧穴心俞再配膻中和气海来治疗这个心气虚,作为心气虚的这个基本方。
补充说明一下,刚才讲着讲着把方药给讲的漏了,脾胃气虚的这个基本方仍然是四君子汤,当然你也可以用香砂六君丸和五仙散,或者四君子汤和五仙散。我们用的这个中脘四君子方,类似于哪些方药没讲。这个肾气虚,我们用的这个关元四君子方就类似于这个桂附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那这样的。
而这个心气虚,这个基本方有好几个,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心气虚,有点偏阳虚的,我们用养心汤。这个,心气虚呢,有一稍微带一点这个脉象出现结代的,我们用炙甘草汤;而心气虚,稍微带那么一点点热象症状呢,我们可以用宅中汤。宅,宅字,房子的意思,李宅,张宅。
这个心胆四四君子方。
这个心胆气虚呢,它的临床表现是,不寐,多梦,抑郁,惊醒,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心胆,心悸,气短怠倦,或者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面色黄白,易疲劳,或者不寐,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口干咽燥,舌质淡,苔薄白,或舌红脉弦细或弦弱,这个我们用的是安神定志、益气镇惊,就是益心胆之气镇惊,安神,定志,采用的方药我们用的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我们用的方药是心胆四君子方来加减,心胆四君子是心俞、胆俞、内关和丘墟。那既然是加减的就配百会、四神聪、神庭、神门,申脉、照海等等。
关于这个心胆四君子方,我们就提一下这个丘墟。这个丘墟呢,是胆经的原穴,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所以说这个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在相应的原穴反应过来,反映出来。通过这个原穴可以推测脏腑的盛衰,针刺原穴可以达到这个三焦元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启动维护正气运行的作用,特别是这个胆气虚,我们刺激胆经的原穴,可以激发起胆经这个元气。
而丘墟配胆俞,其实是原俞相配法,是胆经的原穴和胆经的俞穴相配的一种方法。
那么原俞相配呢,那么这种配法是原穴与俞穴在组织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其疗效的一种方法,一种配穴方法啊。所以我们用丘墟配胆俞,其实是补益胆气。
而心的四君子方里面为什么会有内关呢,这里就有讲究了,《针灸甲乙经》有这么一段话:“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有这么一段原文:“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都强调内关与惊恐以及神志的关系。
而内关又为手心包经上的穴位。而且为络穴、八脉交会穴。
其配合心俞,不仅可以益心气,还可以壮胆气。
好了,关于这个补气方。好,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呢,我们将会讲行气方,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武汉张胜兵简介
张胜兵,男,汉族,号中医鬼谷子,湖北省汉川人,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临床医学硕士,武汉市东西湖区张胜兵中医科诊所主治医师,北京胜永祥中医诊所特聘中医专家,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弟子,国际中医传承机构“庸胜堂”创始人,俄罗斯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俄罗斯友谊大学东方医学院客座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校友,第十五届国际中医药大会(意大利,罗马)讲课专家,第三届“民间中医节”被授予“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中医”称号,2019“一带一路”中美俄国际中医高端论坛(俄罗斯莫斯科)获得“国际优秀中医讲师”“国际最具影响力中医”称号,2019年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张胜兵中医奖”创办人。
2016年拜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为师,李老为《医门推敲》题写书名,《医门推敲》第一部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创办国际中医传承机构“庸胜堂”,并在武汉举办张胜兵首届收徒仪式。
2017年著成《医门推敲》第二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武汉举办张胜兵第二届收徒仪式。
2018年著成《医门推敲》第三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武汉举办张胜兵第三届收徒仪式;参加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三届“民间中医节”并获得“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中医奖”;受邀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中医大会并讲课,在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传播中医药知识。
2019年著成《医门推敲》第四部、第五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北京举办张胜兵第四届收徒仪式;携庸胜堂弟子二十人参加2019“一带一路”中美俄国际中医高端论坛并讲课,获得“国际优秀讲师”,“国际最具影响力中医奖”;完成《攻癌救命录》讲座及书稿整理,并在网上连载完毕。
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疫封城,张胜兵留守武汉,为传播中医治疗温病经验而著成《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7月,张胜兵总结十几年治疗肿瘤癌症经验之佳作《攻癌救命录》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张胜兵秉承传统中医精神,运用纯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全心全意为接诊的每一位患者诊治!医道之漫漫,苦心而求索,常待东方白,不为世俗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欲静而风不止,武汉张胜兵不得不针对网上各种不实传言及恶语诽谤进行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