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问题|如何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疗效”?
我们有这么一个歌谣:
“人们都说上胸椎很硬很难调,柔性正骨却说胸1胸2 就像墙头草,难有自己的性格常受外力支配而左右摆摇。倔强难移的表象貌似坚定不饶,遇到鼎力贯穿即刻悄然归队常让人摸头不知脑。”
歌谣表达出几层意思:
1)歌谣首先要告诉我们的,是胸椎错位通常不是单纯的单一结构移位,而是与其上、下、左、右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2)以胸1、胸2为代表的上段胸椎易受纵向及横向传递的力的影响而移位。
3)骨盆及下位脊椎序列紊乱或曲度异常所产生的异常向上的顶推力(常见),将直接影响上段胸椎的力学状态。
4)第1、2肋骨,锁骨及胸骨的位置状态异常也会产生横向顶推力,影响胸1、胸2而导致其错位。
5)反其道而行之,则可以通过撤除纵向和/或横向的异常力而达成胸1、胸2复位的目的。所以,纵向及横向异常力消除后,上段胸椎的问题就不治自解了。故谓之“墙头草”。
胸背的问题很单纯,结构相对稳定,出的问题也不会太复杂。又因为胸椎所涉结构众多,因而问题又可能显得很不简单。简单抑或复杂,全在条理分明。
胸椎因为存在着与双侧肋骨密切联系的紧密关系,所以胸椎整复的难点在于如何解除肋骨移位对胸椎产生的不良影响。
但是反过来,胸椎整复的相对容易之处,也恰恰就是在于可以利用肋骨的调整来进行胸椎整复。
如果单纯对胸椎椎体直接采取复位行动,而不考虑纵向与横向的骨盆、腰椎、肋骨等相关结构的作用与影响,那么胸椎复位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复位也难以彻底、稳定。
如果通过整复胸椎上、下、左、右、前、后的筋骨结构而达成胸椎与肋笼整复的目的,则会常常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疗效。
临床常见的胸椎小关节紊乱、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胁肋岔气、背痛、驼背等疾患,常与相关骨结构病理性移位有关,临证采用“东方柔性正骨”系列手法调理,每获良效。
张女士,46 岁,右侧背痛反复5年、加重1周。坐久腰背痛,尤以背痛为甚,睡觉时常因背痛而痛醒。有时前胸痛。经多方治疗效果不理想。
▎检查
1) 疼痛区域在右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T3-T6棘突右侧旁压痛( );
2) 背部肌肉僵硬,中段胸椎序列紊乱,胸腰椎轻度侧弯;
3) 骨盆顺时针旋移伴向右侧倾斜。
▎印象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手法治疗
端盆法纠正骨盆旋移,指推法及掌压法纠正脊柱侧弯及胸椎序列紊乱,动静态指推法纠正肋骨及肋笼移位,导引展筋及捏皮囊巩固正骨效果。
▎结果
手法完毕,背部软组织松软下来,背痛立即显著减轻。几次治疗后,再也没有受背痛困扰。
▎分析
胸椎小关节紊乱所涉骨结构除了胸椎外,还有肋骨(肋笼)。肋骨(肋笼)移位的观察及纠正在胸椎小关节紊乱的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胸椎及肋骨力学结构的异常,除了可能对胸神经发生异常刺激而引发背痛或肋间神经痛外,还将直接导致附着其上的软组织张力增大。
在张力异常增大基础上的反复牵拉所造成的背部肌筋膜撕裂损伤,常常是急(慢)性背痛的主要原因。
因此,胸椎及肋骨异常位置及序列状态的手法改善,成为治疗背痛的主要治疗程序。骨正筋柔,骨架结构回复正常,神经、肌肉筋膜等软组织便有可能解除其异常状态。背部局部力学结构恢复正常,离不开骨盆及全脊柱筋骨结构整体的鼎力支持,也包括肩胛骨和锁骨。
本文来源|毛泰之老师书籍《东方柔性正骨传真》摘录
图片来源|东方柔性正骨爱好者打卡群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是一门以道家思想为指导,“辨构论治”为诊疗特色,注重人体生物力学规律,将道家丹修理法成就与骨伤医学有机结合,强调以“轻推慢移”之轻柔之力系统性整复人体筋骨结构的传统医道徒手正骨技术。
这套疗法治疗筋骨结构力学紊乱相关问题,疗效立竿见影。不但能解决常见骨科痛症,对于由筋骨结构紊乱引起的内外妇儿各科病变,也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手法亲和安全,老幼妇孺皆适用~
@东方柔性正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