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侄儿诸葛恪差一点也建都武昌(鄂州)
太元二年(252年)孙权病死,孙亮继位,诸葛恪总揽朝政。“权诏有司诸事一 统于恪,惟杀生大事然后以闻。”●诸葛恪随即对武昌的军政部署作出调整,皆与孙权生前的意图相悖。
其一是将分封在武昌附近的孙奋、孙休迁徙到内陆,远离边境和重要军镇.例如孙体,“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四月,权薨,休弟亮承统。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地,徒休于丹阳那”“四孙权驻跸武昌时曾言自己是“处身疆畔,豺狼交接”,可见当地形势之险要,但是孙奋拒绝从命,不肯徒国于豫章。诸葛恪为此专门去信,向他详细说明了迁徙的原因是为了强干弱枝,接受汉朝的历史教训。还以鲁王孙霸骄模被杀为例,向孙奋发出威吓警告“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若弃忘先帝法教,怀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诏教不行于藩臣邪!”结果,“奋得箋惧,遂移南昌”。值得注意的是,南阳王孙和没有被迁。诸葛恪系孙和王妃张氏之母易,双方有姻亲关系并互相联络,因而在政治上较为可靠,看来这是诸葛恪将孙和留驻长沙的原因。
其二是派遣官员重修武昌宫室,准备迁都武昌,据说诸葛恪此举也有就近迎立孙和为帝之意。“权亮,诸葛恪秉政。格即和妃张之男也。妃使黄门陈迁之建业上疏中宫,并致问于恪,临去,格谓迁日:“为我达妃,期当使胜他人,'此言颇泄。又恪有徒都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欲迎和””太元二年252年)十二月:“是月,雷雨,天灾武昌端门。改作端门,又灾内殿。“裴松之注引《昊录》云:“诸葛恪有迁都意,更起武昌宫。今所灾者恪所新作。“国孙权在晚年曾下令撒除武昌宫之材瓦,用于修筑建业的宫殿子这表明他已经杜绝了还都武昌的想法,而诸葛格的徙都计划显然与其背道而驰。由于他在次年出征淮南失败,引起朝野愤怨而遭到暗杀,致使该项企图未能实现,孙和亦受牵连被害“及恪被诛,孙峻因此夺和玺级,徒新都。又遣使者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