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物之汪厚应:精妙棕编有灵性
棕叶制品,古已有之,起源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一绝"。说近点,几十年前,农村家家户户都备有一种雨具──蓑衣,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
不过,现在的棕编,更多倾向于制作棕编工艺品。一片小小的棕叶,在艺人的摆弄下,可以变成一个个灵性十足、栩栩如生的动物。
棕编的魅力不仅在于原料本身,更在于巧妙利用了棕叶的天然色泽及质感,以打扣为主,综合运用草编、竹编中的一些编织技巧,再通过撕、拉、绕、穿、刺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在民间,它既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是一种艺术欣赏品,还是一部分艺人的谋生手段,小小的棕编折射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审美情趣。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它仍旧魅力无穷,陶冶着人们的生活。在
武汉黄鹤楼风景区、鄂州西山风景区等地,常见一位瘦高的老翁手里摆弄着一片长长的棕叶,经他巧妙折叠和穿插,几分钟下来,一只生动的蚱蜢就编成了,顿时,引来不少游客啧啧称赞,也惹得小朋友们爱不释手。
他,就是我市新庙镇水月村梅塘湾的汪厚应,今年77岁,也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
幼年时,汪厚应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上私塾半年后便辍学在家,偶尔跟随族叔学习二胡、笛子等乐器,农闲时自娱自乐。
1986年,汪厚应随族叔等人去武汉做中药材生意,借租在湖北大学附近,认识了从该校退休多年的张教授。张教授年老体弱,子女又不在身边,汪厚应为人热情,常帮张教授买东西和做家务。张教授见汪厚应聪明,便传授棕叶编织绝技于他。汪厚应悟性高,在教授的指导下,他很快学会了棕叶编织技巧。
艺术来源于生活。汪厚应在劳动闲暇,抑或在田间劳作时,他不仅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而且还琢磨动物们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创编出花蛇、蝴蝶、螃蟹、龙虾等艺术品,同时还简化了螳螂的编织手法。
别看棕叶在汪师傅的手中上下翻飞,不到3分钟,就把叶片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动物来,这可不是一日之功---汪厚应在武汉打工时,怕影响别人睡觉,他就躲在被窝里练,寒冬时,练得双手红肿;炎夏时,练得汗流浃背,才练成如今这双灵巧的手。
棕编的工具很简单,大剪刀、小剪刀和缝衣针;材料是棕榈树的叶片,老棕叶呈深绿色,嫩棕叶呈鹅黄色,再借助叶片颜色的不同各取所需。
据汪师傅介绍,棕叶编织蚱蜢分以下几步:分叶、折叠、绾结、修剪、扎孔、点睛和吊叶。特别是进行到点睛这一步,在扎孔处穿入红线,绾个结,蚱蜢的眼睛一"登"场,它便一下子就"活"了。
吊叶的选择很讲究,韧性和弹性都要求特别高。有了吊叶,那些动物便赋予了灵性。看,那花斑纹的青蛙仿佛鼓着气囊,发出阵阵鸣叫;再看那花蝴蝶,它们仿佛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还有那螃蟹,横着身子在路上慢悠悠地爬行;那千纸鹤,伸着长长的颈项,扇动着丰满的翅膀……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小动物是多么神奇、多么灵动,让大人挪不动脚,更令小朋友们心动、兴奋和雀跃。
小生灵印记在汪师傅的心中,生成在他的手中,活跃在人群中。若把这些棕编的动物放在灯光下,进行投影游戏,这些动物的身影忽高忽低映在白墙上,真不亚于一场皮影戏表演。看,青蛙张着大嘴,偷偷靠近蚱蜢,刚要捕获时,蚱蜢冲天飞起,跑得无影无踪,顿时引来孩子们的笑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织用的棕叶,如果仅靠人工四处采集,费时费工,但城里的棕榈树是风景树,不能采摘,只有自己种,才能保障对棕叶的需求。
汪厚应不想因断"炊"而绝艺,他想到了自家湾后的那座山,树木稀疏处正好种棕榈树。
2005年春,汪厚应在山坡上栽了300多棵棕榈树,他天天从山下挑水浇树苗,树苗活了,长势喜人,没想到,次年夏天的一场暴雨,300余棵树苗付之东流。汪厚应没有气馁,当年又栽了一些树苗,如今,棕榈树已长到一人高了。
而今,汪厚应眼看自己年事已高,棕编手艺后继无人,担心棕叶编织技艺失传。每每提及此事,老人就忧心忡忡。
不是汪厚应没留心收徒弟,他说,虽然棕编工艺吸人眼球,围观者众多,但真正想学它的人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多数人对赚不了大钱的棕编不屑一顾。虽然汪厚应也遇到一些想学的人,但都是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最终半途而废。记得有位年轻人请求汪师傅教其手艺,汪师傅见有人想学,便答应了,手把手教他几个回合,后来他请汪师傅吃过饭、看场电影就不辞而别了。汪师傅摇着头对笔者说,他曾在小学讲过棕叶编织手工课,留心找过传承人,却没找到满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