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经方研究;痛经 经方案例

当归四逆汤主血虚寒凝证

刘××,女,18岁,学生,1995年12月8日诊。主诉:自13岁初潮至今,每次月经来潮之时均有小腹疼痛,大约2天至4天,屡屡经中西医治疗,可均未收到远期治疗效果。刻诊:经期小腹疼痛,经量少而色深红,经期延后,喜温怕冷,手足不温,时有头晕目眩、面色不荣,舌淡,苔白,脉沉。辨证:寒凝血虚,胞脉不通。治当温经散寒,养血活血。处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12g,桂枝9g,白芍9g,细辛6g,通草6g,大枣25枚,乌药10g,小茴香10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服。药用1剂,少腹怕冷缓解,继服2剂,手足转温,5剂服完,经至一切正常。又,女子血虚寒凝痛经,其治疗应在经来之前7天左右服药,连服5剂为1个疗程,大约用药3至5个疗程,即可达到远期治疗目的。追访一年,未再痛经。

按:痛经多见于未婚女子,若因其素体阴血未盛,复加喜食生冷或衣着单薄,寒邪乘机客于女子胞中,血虚寒客,血行不畅,阻滞不通,则易变生寒凝血虚痛经证。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白芍补血养血,缓急止痛;桂枝温经散寒,通脉散瘀;细辛温经散寒,并长于止痛;通草通利血脉,通达经气;大枣益气而生化阴血,加乌药、小茴香温暖胞宫,散寒止痛,甘草调和药性以奏其效。

桃核承气汤主热结血瘀证

周××,女,30岁,营业员,1989年7月10日诊。主诉:月经每次欲来,少腹疼痛难忍,卧起不安,甚则周身汗出,屡经中西医治疗,服药则证碱,若下次经至未服药则痛经又作,缠绵不止。刻诊:少腹胀痛,按之如有结块阻塞,经来量少,色红而有血块,常有郁热,心烦,急躁,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涩略数。辨证:瘀热阻于胞中,脉络不和。治当活血化瘀清热。处方以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8g,桂枝12g,大黄5g,芒硝3g,炙甘草6g,通草6g,鸡血藤30g。每日1剂,水煎二次合并分早中下三服。在月经来前7天服药,连服3个月,共计十五剂。3年后随访,经行正常,未有不适。

按:痛经其证机大多是血虚寒凝,若辨证准确,以法用方药治疗,常常可缓解病证或消除病痛。笔者对此辨证时,根据病者证候表现,诊其为邪热与瘀相搏所致,病变的主要矛盾方面是热瘀,故以桃核承气汤加味,方中大黄清热泻瘀;桂枝温阳通经,兼制大黄寒凉太过;芒硝软坚散结,兼助大黄泻热;桃仁活血化瘀,兼助大黄泻瘀;加通草通利血脉,鸡血藤活血补血。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方中诸药相互为用,以达治疗目的。

温经汤主瘀虚寒证

孙××,女,23岁,1996年10月8日诊。主诉:自从初次月经至今,每次来月经来潮都有小腹疼痛并难以忍受,只有服用止痛类药,才能缓解疼痛,否则经行疼痛而不能忍受,也多次治疗,大多是服药则疼痛得止,若经至未服药则疼痛又作,近日经人介绍前来诊治。刻诊:经期前少腹小腹疼痛,痛则周身冷汗出,小腹恶寒明显,时有经行间亦疼痛,经行血块若得下,则疼痛减轻或缓解,面色不荣,两目干涩,心烦,唇干,口燥但不欲饮水,舌边略有紫点,脉迟。辨证:瘀血阻胞,寒气内凝,血虚失养。治疗当活血化瘀,温养经脉,散寒通经。处方以温经汤:吴茱萸9g,桂枝9g,川芎9g,生姜12g,半夏12g,丹皮9g,麦冬12g,人参6g,炙甘草6g,阿胶10g,当归15g,白芍9g。6剂,每日1剂,水煎二次合并分三服。并嘱患者在每次月经来之前7日左右服药,连续三个月,每次6剂。2年随访,数年痛经终于消除。

按:本患者曾服用温经散寒及活血化瘀方药,服用此类方药则有效,未服用此类药则疼痛又作。此治远期效果为何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治虽用散寒、活血,但未能抓住证机是虚、瘀、寒三者并存,未能将补血、散寒、活血药有机地配合在一起,故其治疗未能收到远期效果。因女子在经血未盛之际,尤其是在经行期间相对血虚而用冷水或进冷食,以致寒气侵袭胞中,形成瘀虚寒病理,此时治疗仅仅注意一方面,则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对此若能仔细辨证,认清证机是瘀虚寒,以法用温经汤温经散寒,化瘀补血,使寒气得散,瘀血得去,血虚得补,则可收到预期治疗目的。

乌梅丸主上热下寒证

许××,女,43岁,工人,1995年6月9日诊。主诉:经妇科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尤其经期时少腹疼痛至为明显,也多次服用中西药,但效果不够理想,近日带下量多,经期少腹痛胀明显而来就诊。刻诊:小腹少腹恶寒明显,遇冷则胀痛更甚,带下量多色白,时有色黄,阴部潮湿,心烦,急躁,口舌经常溃烂,咽干欲饮水且不多,胸中烦热,舌略红,苔薄,脉沉。辨证:下焦有寒,上焦有热。治疗当清上温下,处方以乌梅丸加味:乌梅12g,黄连10g,黄柏9g,当归12g,人参9g,附子6g,桂枝6g,细辛4g,蜀椒4g,干姜3g,桃仁9g,车前子12g,丹皮12g。6剂,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合并分三服。二诊:诸证均有明显减轻,又以前方5剂。之后,以该方加减续服15剂,诸证悉除。

按:女子患慢性盆腔炎,其治疗时大多认为是炎症,以此而经常使病者服用消炎类药以及中药清热利湿药等,导致寒邪留居于下,阳气被寒邪格拒而郁于上,以此形成上热下寒。对此若能果断采取既用清热药,又用温阳药,其治疗效果非凡。笔者根据病者表现而辨证为上热下寒,故治以乌梅丸变汤清上温下,使热从上而清,寒从下而散,加桃仁以活血化瘀,因病久易致瘀,丹皮凉血散瘀,车前子渗湿于下。诸药相用,以疗上热下寒证。

(0)

相关推荐

  • 治痛经用此方,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对于痛经的女性来说,每个月的"那几天"真是一场灾难.痛经的原因一般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其中因寒导致的"不通则痛" ...

  • 治痛经的经方,奥妙何在

    小编导读 对于痛经的女性来说,每个月的那几天真是一场灾难.痛经的原因一般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其中因寒导致的"不通则痛"之痛经更为常 ...

  • 经方体质研究  : 冬季厥阴感寒治验体会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 冬季大气沉降收藏,大寒前后,阳气沉潜,当阴极之时,故称厥阴.人与天地相应,内有血虚阳弱人,感大气寒湿之气,内外合邪,而多致手足厥寒,脉沉细弱诸证甚多.笔者临证30余年 ...

  • 当归四逆汤的方证表达

     当归四逆汤加减法: (1)头痛 恶心 呕吐 水舌:合吴茱萸汤 (2)女性皮肤枯黄.唇干而瘪.形体枯瘦.脱发.贫血 性欲低下 闭经.不孕:合温经汤. 当归四逆汤,他的基本的药性就是会让你的能量都聚集在 ...

  • 十四、【原文】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郑 论]按脉微而厥,乃阳衰阴盛之征,迨至烦躁,上下有不交之势,灸厥阴,原正所以扶阳御阴也.阳回即是生机,不还即是死机,不易之理也. [阐 释 ...

  • 王付经方研究;经方用量秘旨

    王付经方研究 内容提要 本书以经方用量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实际需要为目的,分析经方用药与用量之间的调配变化,汤剂.散剂.丸剂中的药物用量差别,从而归纳.总结出同一种药物治疗不同疾病的有效剂量及一种药在不 ...

  • 王付经方研究:麻木、酸痛 经方案例

    王付经方研究 詹某,女,48岁,郑州人,有多年末梢神经炎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两足不温,色泽较暗,肿胀麻木,时时酸痛,遇凉及活动加重,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涩.辨为气血两虚,瘀阻脉络证,其 ...

  • 王付经方研究;痛经从中医分型辨治

    王付经方研究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女子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疼痛为主临床综合征.根据痛经特点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痛经好发于15-25岁.本节主要介绍原发性痛经 ...

  • 王付经方研究:牙痛 经方案例

    王付经方研究 朱某,女,51岁,郑州人,牙痛反复发作已近2年,近因亲戚介绍前来诊治.刻诊:牙痛,牙龈红肿,轻度溃烂,口臭,口渴喜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辨为肠胃积热,阴津不足证,治当清胃泻火, ...

  • 王付经方研究;血管神经性头痛 经方案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 经方案例 作者:王付  发布时间:2013-02-08  新闻来源:王付  浏览次数:2340 杨某,男,67岁,郑州人.有多年血管神经性头痛病史,近因头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痛,因 ...

  • 王付经方研究:神经性头痛 经方案例

    王付经方研究 谭某,男,34岁,郑州人,有10余年神经性头痛病史,近因头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痛甚于中午,头部怕冷,因凉加剧,劳累诱发,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脉无变化.辨为风寒夹热气虚证,治当 ...

  • 王付经方研究;经前悲伤欲哭 经方案例

    王付经方研究 崔某,女,43岁,郑州人,有多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经前心胸烦满,悲伤欲哭,淡漠人生,胆小易惊,心悸多梦,倦怠乏力,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弱.辨为 ...

  • 王付经方研究;脑垂体瘤 经方案例

    苗某,女,29岁,郑州人,2008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在2006年3月经检查诊断为垂体瘤,手术治疗半年后病证又复发,现欲从中医诊治.刻诊:闭经2年,月经因用西药而至,停药则闭,乳汁自溢,时有头痛如针 ...

  • 王付经方研究;焦虑症 经方案例

    谢某,女,49岁,郑州人.有多年焦虑症病史.服用中西药有一定治疗效果,可停药则诸症状又复发,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忧心忡忡,心烦意乱,整日紧张不安,夜间恶梦不断,遇到问题总是向最坏处着想,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