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神童”的诗书传奇与趣事

究竟是“神童”?还是“神话”?天底下到底有没有如此的人呢!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曾经写下著名的短文《伤仲永》,讲述江西金溪一个神童名叫 “方仲永”,他家世代以耕田种地为业;但是,这个孩子五岁时,虽不识书纸、墨、笔、砚等,却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从邻家把东西借来,那孩子立即写了四句诗,拿去给全乡的秀才们观赏,大家无不称扬。从此,乡人们都争相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父亲也乐此不疲,高兴地拉孩子四处拜望,不事其余。但没过几年,这个所谓“神童”就无异于常人了。

方仲永

然而,我国明代于世有载的神童就不止一个,其中最有名、成就最大的“第一神童”应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台阁重臣、著名诗文派别茶陵派的领袖李东阳。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1447年7月21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他虽祖籍在湖广长沙府茶陵,但因家族世代为行伍,自其祖父起即居住在北京,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那里,且死后又葬于京西城西直门外畏吾村,实际是个地道的京师人。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1462)十六岁时,中顺天府乡试举人,第二年(1463)顺利通过会试。天顺八年(1464年)三月,殿试中二甲第一,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历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皇帝老师),弘治八年(1495)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一生“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官至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李东阳

李东阳曾主持文坛数十年,为诗文典雅工丽,是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著有《南行稿》一卷、《北上录》一卷、《讲读录》二卷、《东祀录》三卷、《聊句录》五卷等大量诗文,后人辑有《怀麓堂诗话》一卷、《怀麓堂续稿》二十一卷等。主持编纂过朝廷重要典籍《大明会典》《历代通鉴纂要》《明孝宗实录》等。《明史·卷一百八一·列传第六十九·李东阳》记:“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东阳而已。立朝五十年,清节不渝。既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他的门人孙承恩《瀼溪草堂稿》卷四十六评:“德业皋夔,文章韩孟。著忠勤于四世,蹈夷险以一心。功业施于天下而人不知,风节表于一世而士咸服。曩者内朝变故,以及西寇抢攘,左右维持,驯致底定。……尽宰相致仕,始于韦贤,而事业未见;功成请老,见于裴度,而文章则无传。其或兼是二长,则又多亏晚节,未有全美之善,卓如我公之贤。”明代诗人谢楱在《诗家直说》:"李西涯阁老善诗,门下多词客。刘梅轩阁老忌之,闻人学诗,则叱之曰'就作到李、杜,只是酒徒。'”清人辑《怀麓堂集》评道:“高才绝识,独步一时也,而充之以学问,故其诗文深厚浑雄,不少屈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隽永,尽脱凡近而古意独存。每晚豪伸纸,无趣溢发,操纵开阔,随意所如而不逾典则。”靳贵在《戒庵文集》中也评"盖操文柄四十馀年,出其门者,号有家法,虽在疏远,亦窃效其词,规字体以竞风韵之末而鸣一时。”

李东阳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于篆隶造诣尤高。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书法已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对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有书法大家赞:“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

李东阳书法

对于李东阳的早慧,《明史·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李东阳》记:“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杨一清撰《李公东阳墓志铭》载李东阳"天资英迈,读书一目数十行下,辄成诵不忘。少入翰林,即负文学重名。”

各类笔记杂传又记,李东阳四岁时被举荐为神童,父亲带他觐见景帝,李东阳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景帝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景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又一次,

东阳和另一少年神童程敏政同被景帝召见入宫殿。当时景帝正在吃螃蟹,便以此出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应声对道:“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从容答道:“蜘蛛满腹经纶。”皇帝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当宰相。”殿试后第三天,李东阳中了第三名神童。被举荐为神童后,不少文人墨客找他题诗作对,以试试他的才华是否名副其实。有位老翰林将他的名字嵌入联语,要他用"两兼格"续对,起句为"李东阳气暖。"东阳迅速对道:“柳下惠风和”。顿令老翰林惊叹不已。

李东阳与人画像

李东阳多长而平易,极善韬光养晦。另载,正德年间,内阁刘健、谢迁二公遭贬离京,只留下李东阳一人。当时刘瑾把持朝政,李东阳独木难支,无力回天。有人画了一幅丑老妪骑牛吹笛的讽刺画,在画中老妪额上题“此李西涯(李的号)相业”,以此嘲讽李东阳。有人向他报告此事,可他不动声色,自题绝句一首:“杨妃身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争似阿婆骑牛背,春风一曲太平歌。”果然,在后来推翻权阉刘瑾的斗争中,李东阳起了关键性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