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怕驱逐舰,为何在影视剧中潜艇遭遇对方驱逐舰总会被击沉?
以前的潜艇确实挺怕驱逐舰,存在过不少的反潜驱逐舰/护卫舰专门猎杀潜艇。但是随着核潜艇的出现,驱逐舰的部分性能反而还不如核潜艇,所以实际上驱逐舰在现代反潜作战中的作用并没有以前那么的绝对,猎杀更强悍的核潜艇更多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反潜体系,依靠大家的力量干掉潜艇。
潜艇和驱逐舰其实一直是一对“死对头”,而对潜艇的探测又是重中之重。虽然二战时期机载雷达、声呐、磁探测器、深水炸弹和鱼雷等技术的成熟对德国的“狼群”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然而盟军为了对付这些德国潜艇投入了近3000艘舰艇和2700架各型飞机,数倍于德国潜艇。而且盟军专门组建了护航编队用于商船护卫才逐步遏制住商船的损失。
战后核动力技术和材料的突破使得潜艇克服了潜深和水下航速的障碍,但是反潜的手段也在进步,反潜导弹、反潜直升机的出现使得潜艇受到的威胁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苏联发展过许多专职反潜舰,比如下图为的1155型“无畏”级反潜驱逐舰,配备射程55公里的SS-N-14反潜导弹、2座五联装反潜鱼雷发射装置、2座12管RBU6000反潜深弹、2架卡27反潜直升机,在攻击上具有极强的威胁。
所以各国的核潜艇一直考虑如何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对方根本探测不到(中间苏联走过高航速和大深度的路子,但是最后走不下去了),反潜的难点还是出现在探测潜艇这个过程。下图为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核潜艇,他的水下噪音可能已经达到95分贝以下,很接近海洋环境噪声,潜深也达到600米,这对驱逐舰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很可能都无法用常规段感知附近有艘潜艇或者即便知道也无法进行追踪。而且“海浪”级的水下极限航速达到35节,比驱逐舰30-32节左右的航速还要高(驱逐舰如果释放拖曳声呐时最大航速只能保持在25节左右),这就意味着即便被发现核潜艇也有逃脱的余地。中国的核潜艇以前都被说性能比较差,就是因为噪音控制不住,在反潜的交锋过程中在第一步“探测”这个步骤就已经输了。
而且现代核潜艇的攻击装备也是在不断增强,鱼雷导弹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对付水面舰艇。比如重型的MK48型533毫米重型鱼雷具备自导能力的,在低航速模式下最大可以攻击50公里外的水面目标。俄罗斯3M-54E“俱乐部”系列潜射反舰导弹,射程也已经超过100公里。所以说现代的核潜艇和驱逐舰并不是谁怕谁,而是谁先发现对方谁就占优势,甚至说核潜艇的优势可能还比驱逐舰要高。以前那种潜艇一旦被发现只能等死的情况已经很难出现在现代核潜艇和驱逐舰的对抗中。
现代的反潜作战已经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驱逐舰身上了,更多的是反潜体系的共同作用,比如固定翼反潜机、反潜直升机、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等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反潜网络。而驱逐舰自身也要划分出多个反潜层次,比如200海里左右的反潜直升机(这一步很重要,远距离探测潜艇并使用反潜鱼雷实施攻击)、50-100公里左右的反潜导弹、50公里内的反潜鱼雷,而驱逐舰本身也携带舰壳声呐和拖曳声呐,这样才能有效打击潜艇。下图为美国MH-60R直升机,同时配有AQS-22低频吊挂声纳与声纳浮标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