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淮安 | 乘警队老哥儿们的故事

时间过得特快,眨眼之间就到了2018年。翻回过去的日历,穿越时空的隧道,四十年前,在咱京杭大运河404公里的苏北航运线上,曾经活跃着一支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让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公安队伍——运河乘警队。当年的运河乘警队,可谓年轻有为,风华正茂,他们中有一线水运的优秀职工;有上山下乡的优秀青年;有部队退伍的优秀战士;有铁路战线的优秀乘警。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了运河的安宁,甘洒热血写春秋;为了运河的昌盛,献出青春铸警魂!

下面要说的只是二十多位乘警哥儿们中的四人,数百个乘警故事中的一二——

老哥儿们王连忠

乘警队里有个老哥们叫王连忠。说到老王,其实不老,当年的他也才三十大几四十不到,之所以称其为老王,是因为在当年乘警队的队员中,他岁数最大,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大哥,而他又是从部队退伍后,在铁路上从事乘警工作的老兵,不仅爱岗敬业,而且经验丰富。作为从上海铁路公安“引进”的特殊人才,其聪慧和睿智,成了乘警兄弟们的标杆和榜样。

记得是1984年的元月20日,正值春运高峰,拥挤的旅客像沙丁鱼一样,站、坐、蹬在“新镇”号客轮上下两层客舱的每一个角落。老王确像往常一样,每隔半小时来回巡逻一趟,一是维护混乱的乘船秩序;二是从众多旅客随身携带的物品和包裹中捕捉到危险品的“蛛丝马迹”。

80年代运河客轮的船舱

就在他第二趟巡逻至底舱的一个角落时,发现一位举止文雅、穿着朴素的中年旅客,脚旁放着一箱洋河大曲。老王上前询问,中年旅客连忙作答,说是到镇江走亲戚,顺便捎上一箱紧俏的家乡特产。“为何不托运放到客轮的顶上?”“我是怕上下货物时,将箱中的酒瓶碰碎了。”——一问一答之时,老王用鼻子猛地一吸,竟品出了其中的端倪。

到底是“酒王”,他根据平日里喝酒的经验,总觉得飘在船舱里的酒味有点不对,尤其是优质洋河怎么还微微夹杂着一点酒精的味道。于是,他让那位旅客提着酒箱来到了客轮的会议室。“民警同志,想喝酒是吗,我送你两瓶,就当我们交个朋友。”旅客说话的底气似乎有点不足。老王心中暗想:“还真把我当成吃拿卡要的酒鬼了。”他让其将酒箱打开。酒箱里,二十瓶洋河大曲虽然包装整齐,可仔细查看,老王还是发现了其中10瓶酒的瓶口竟没有防伪纸圈,他拿起其中一瓶准备打开“品尝”,中年旅客终于沉不住气了:“对不起民警同志,那不能喝,它可是酒精啊。”

这就是老哥儿们 “品”酒的故事。其实,在他从警的生涯中,和其他运河乘警队哥儿们一样,还多次“品”出过雷管,“品”出过汽油,“品”出过炸药,“品”出过香蕉水。一个“品”字,展现了乘警队哥儿们为民服务的战绩,明察秋毫的真功。

小哥儿们徐正淮

乘警队里有个最小的兄弟叫徐正淮,入队时只有18岁,大家都称他为小徐。现如今小徐已变成老徐了,在维护京杭运河社会治安的岗位上已经三十多年。别看他当年嘴上没毛,他的故事却让许多老民警都啧啧赞叹,佩服有加。

1983年的深秋,天气乍寒,小徐全副武装地在淮阴开往镇江的“新淮”号客轮上值班巡逻。下午四点多钟,当客轮行驶到扬州高邮境内的大运河时,狂风肆起,客轮在风浪中摇摆前行。而这时的小徐则伫立船头,和船老大(驾驶)一起全神贯注注视着客轮航行的安全。突然间,从船头的上空竟飞出一只只“飞禽”,但没飞出多远,便很快落入河中。小徐和船老大很纳闷,何来的飞禽?为一探究竟,小徐让船老大减速慢行,并拿起望远镜。不望则已,一望吃惊,原来是客轮顶上,旅客托运的家鸡鸡笼由于狂风大作,加上客轮的剧烈颠簸摇晃,致使鸡笼倒地,笼门打开,向往自由的群鸡们纷纷逃出了“牢笼”。

接下来,一场“救”鸡战斗在小徐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他首先让船老大停船倒行至群鸡落水的河面,又建议船长让值班水手到船顶检查鸡笼的损失情况,同时招呼所有船员,拿出竹篙、木棒、提篮、缆绳等工具进行打捞。然而,由于鸡是活物,即使将竹篙、木棒全部使上,那落水鸡也不听船员“指挥”。情急之下,只见小徐脱掉了警服,奋不顾身的跃入河中,最后在全船船员的通力协作下,才将十几只落水鸡“救”上了客轮。

80年代运河上的客船

这虽是一个“救鸡”而非救人的故事,但小哥儿们小徐,却用他救人一样的壮举,诠释了人民警察爱人民的铮铮誓言。而他的一言一行,则是当年众多乘警,为运河客运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实写照,

好哥儿们朱王配

乘警队中有一对好哥儿们,叫益林和久学。他俩是乘警队的配对,一个叫大朱,一个称小王;一个性格粗犷,一个脾气内敛;一个是退伍战士,一个是优秀知青;一个来自苏北的灌南,一个调于省会南京。他俩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在乘警队不仅是同住一屋的亲密兄弟,而且还共同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

这座建筑,就是当年的邵伯轮船码头

那是1985年农历的岁末,乘警队为加强春运安保工作,所有客轮都实行了双岗双责,而大朱和小王则分在了同一条客轮。一天傍晚,夕阳西下,当开往镇江的客轮离开江都邵伯轮船站时,一位刚上船的旅客引起了大朱的注意。此人虽身穿一件名牌呢大衣,戴着大蛤蟆眼镜,但右手拎着的人造革包与其着装极不相符,再看那白衬衣的领口污迹斑斑,脚上的皮鞋灰尘蒙蒙。大朱在疑问中一边琢磨,一边和往常一样,待其坐定后让打开提包例行检查。该旅客拉开拉链后,包中除了洗漱用具、香烟面包等物品外,竟还有螺丝刀、老虎钳、电工刀等,还有一根三十多公分长的扁头撬棒。看来,这位不同寻常的旅客身上定有故事,大朱不动声色地拉上了提包拉链,并以客舱拥挤为由,将其“请”进客轮会议室。该旅客预感到了什么,无论大朱如何询问,他只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大朱与小王决定到终点站后交由码头派出所审查处理。

经过几个小时的航行,客轮终于停在了镇江港的八号码头。

此时问题旅客还真听话,没有任何反应地跟随着大朱朝站内派出所走去,可就在大朱思考着如何移交时,意想不到的险情,只有在警匪片中的故事画面,竟瞬间在眼前发生。只见问题旅客突然从腰间拔出了一把手枪,并大声喊道:“快放我走,不然就开枪了。”猝不及防的险境,让前面带路的大朱和后面紧跟的小王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虽然两人也佩戴有枪支,可在此“实战”中想快速拔枪为时已晚。

此时的大朱已顾不了那么多了,稍微镇定了一下,想当面制止进行劝解,可就在其一转身,小王急拔枪之时,问题旅客当即扣动了扳机。真是老天有眼,命不该绝,虽然听到“咯嗒”一声,竟没听到枪响。说时迟那时快,大朱迅速上前飞起一脚,将枪踢飞,后面的小王则奋不顾身地扑向了枪支,捡起一看,一粒子弹竟卡在了枪膛里,打开弹夹还有三发已经顶上。“好悬哪!看来咱和大朱是福大命大造化大,不然我们光荣后,乘警队的兄弟们都得为我俩流眼泪,送花圈了。”这是小王事后的调侃。经历此次“劫难”,乘警队的哥儿们才深深懂得公安的使命任重道远,人民的安危系于一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便衣警察》的主题歌唱出了当年运河乘警队,这帮好哥儿们美好的青春和无悔的岁月,他们的故事就像那千里运河上的美丽浪花,永远留在了运河人难忘的记忆之中!

投稿邮箱:50165018@qq.com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公众号转载须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责任编辑:刘海宁

相关链接

我的运河故事 | 梦在京杭大运河

(0)

相关推荐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老轮船码头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目前,年龄在六十岁左右,或以上的老人记忆中,新市"老轮船码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老轮船码头"座 ...

  • 山东一列车上现奇葩“霸座女” 雷语频出:曝光就曝光,只要不脱光

    "曝光就曝光,只要不脱光" 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最怕的恐怕就是 明明座位是你花钱买的 却碰上有些人霸座 还这么理直气壮 4月29日晚10时许, k205次列车运行至泰山到兖州区间, ...

  • 记忆淮安 | 电影院里外的爱情故事

    当时的青年男女们,也有主动示爱的,这种方法也是通过约看电影来完成的.两个熟识的男女,一方有意捅破这层纸,表明自己的态度,往往就由主动的一方送一张电影票给对方,约看电影,如果对方愉快地接受了,那就有门了 ...

  • 记忆淮安 | 清江老车站

    图中左上角为作者的父亲胥振芳 老车站,指的是位于现淮海东路乐天玛特超市对面的清江老汽车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行的人不会忘记.现位于淮海北路汇通市场处的汽车站,是1978年从淮海东路迁过去的. 老汽车站 ...

  • 【记忆】美琪大戏院、徐家汇观象台……这6座老建筑的故事一一细说

    在上海这座从不缺少温度的城市里漫步,我们会发现"可阅读"的建筑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故事,更是上海的生命与记忆.一起来看看巴金故居.美琪大戏院.徐家汇观象台 ...

  • 记忆淮安 | 老淮阴的过年菜——什锦菜和肉皮冻

    排队,是那个年月永恒不变的主题.要想吃一顿稍好一点儿的年夜饭,对大人小孩都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 与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不同,在我们淮阴孙子辈的称呼祖父叫爹爹. 我爹爹是地道的淮阴人,对做菜 ...

  • 记忆淮安 | 老清江的饭店

    说起昔日的老饭店,立马想到那时饭店飘出的香味. 六十年代,我最熟悉的应该是国营车站饭店.这个饭店在交通路紧挨淮海东路,是坐门朝西的高大平房,属于市饮食服务公司.我家就在紧挨车站饭店的后面的汽车公司家属 ...

  • 记忆淮安 | 老清江的冷饮部(下)

    记忆淮安 | 老清江的冷饮部(上) 当时的冷饮部后来也有下面条馄饨的.但是我们不吃,我们去冷饮部吃热面条热馄饨?还不把人大牙笑掉的了?我们是来吃冷饮的! 什么话说的叫人没有前后眼呢. 前两天我在人民路 ...

  • 记忆淮安 | 老清江的冷饮部(上)

    小时候的夏天 是我们回不去的从前 老清江的冷饮部就在人民南路上的清江电影院的北边,老公园饭店对过,糖烟酒商店后面.两个门垛上的拱架,上面就三个字"冷饮部"!进门右拐就看到了大厅,大 ...

  • 记忆淮安 | 老清江工厂细分晓,往事知多少?(上)

    一 解放前,清江市的十里长街,在现大运河广场这个地方,有过江北铸币局,制造钱币的工厂.按现时说法,那可是清廷的"央企"呐.媒体上就能看到1906年的清江浦"江北铸币局&q ...

  • 记忆淮安 | 亦庐照相馆,定格老淮阴人的生活瞬间

    --记忆淮安,淮安人的民间档案 1959年夏日,亦庐照相馆. 中间为我姥姥,母亲抱着大妹妹,前右为我哥哥,我穿着跟哥哥一样的衣服,当时4岁. 文化大革命前,清江市数得过来几家照相馆.一是水门桥北.淮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