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身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新词,很拗口,简称“非遗”,虽不太确切,但简洁明快,便于大众接受。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书面表述很严谨,关键词:世代相传,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世代相传好理解,就不赘述了。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难道世代相传的还有自己不认为是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呵呵!确实有。例如妇女缠脚,这也是世代相传了很长时间的,但中国人不把它列入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就是历史上延传的文化表现,而不是引进的,时兴的文化。例如年轻人喜爱的各种西方节日,还有现在时髦的网络语言等等。

一言以蔽之:所谓“非遗”,就是中华各民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及其表现方式。

具体到以下6个类目: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民间传说、故事,民谣,民谚,方言等;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雄厚,约有87万项之多。经过挖掘、整理、甄别,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1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非遗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共计39项,名列世界第一。

已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99人。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087项。

共有4级保护体系,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