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稷:霸州骄子——港台著名科学家与散文家陈之藩
说起陈之藩,我们很多人都不熟悉。可是在香港、澳门、台湾,这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写的多篇散文,选入了港澳台中小学课本,因此在五十岁以下的人中,从小就知道陈之藩,就像知道李白、杜甫一样熟。陈之藩的散文闻名遐迩,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专业文学作家。其实他的本行是人工智能专业教授,英国机电学会院士。他的最终学历是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在这多个方面,他都有骄人的成绩和专业的著作。因此可以说陈之藩是文科理科都成就卓著的文理通才。
出生在书香之家
陈之藩,字范生,霸州岔河集乡曹庄村人。1925年生,属牛,小名“大牛”。他的爷爷陈瀛是清朝最末一科贡生,曾在山东临朐、馆陶任知县。民国后又念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当律师。父亲陈应严,山东法政学堂毕业,曾任霸县教育局局长兼霸县东关小学校长。伯父陈应道,北京法政学堂毕业,曾任归绥(呼和浩特)市长,参加了著名的冯玉祥“五原誓师”。因此可以说,陈之藩是出生在一个颇具新思想的书香之家。
艰难的少年时代
1933年陈之藩的父亲陈应严任霸县教育局长兼霸县东关小学校长,陈之藩随父亲读书。陈应严是一个有爱国心的开明人士,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一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应严还和刘一斋合作,在抗日战地动员会里支持共产党的抗日工作。
1939年,抗战环境恶劣,党组织动员民主人士疏散到京津投亲靠友,陈之藩一家才搬去北京。那时,陈之藩父亲也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拮据,吃了上顿没下顿,欠了一屁股债。一到过年,每天要账的踢破了门坎,父亲无法,只得出门躲债。小小年纪的陈之藩为了贴补家用,就带着妹妹到街头摆摊写对联,用挣的钱还一些小账。陈之藩在回忆中写道“卖一点钱,妹妹就拿回去,可以搪一点债。那已不是四个孩子过年,而是四个孩子在生活的危岩上周旋、挣扎与战斗”。
高中毕业后,他不愿意上日本管理下的大学,就辗转到西安去投考了西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被分发到北洋大学,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机电系。1947年毕业,被分配到台湾制碱公司修理电机。所以陈之藩去台湾,并不是跟国民党败退而去,是毕业分配而去的。
兼文兼理的发展之路
陈之藩非常聪敏,极富创造性思维,智商超群,常令老师诧异。平时不论文科理科,他都名列前茅。小学时一次考作文,老师给了他最后一名,老师说,这篇作文太好了,不像一个小学生写的,肯定是在哪本杂志上抄来的。大学时,有一次考电路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老师的意思是用高等数学微积分求导数的方法解题,可陈之藩用初中几何作图形切线的方法 ,很容易就解出了。使老师哭笑不得。他大学毕业到台湾后,“国立编译馆”办了一本面向中小学的《学生》杂志。邀请陈之藩写些科学普及文章。陈之藩看不上文学栏目上的新诗。主编就让他文理文章全写。自此,他就走上了以理工科为职业谋生,业余搞文学创作的道路。
1955年,他在胡适的资助下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为了挣生活费,他去农场割过牧草,在城内刷过油漆,在饭馆洗过碗碟。可他也写了不少散文,向文学杂志投稿,这些文章收入了散文集《旅美小简》。1957年陈之藩获科学碩士学位,受聘任孟菲斯基督教兄弟大学教授。他一边教学一边写散文,写了很多回忆童年,回忆家乡的事 ,连同他紀念恩人胡适的文章编入了散文集《在春风里》。
1958年至1968年间,陈之藩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受聘为美国航空航天局高级工程师,休斯敦大学教授,英国机电学会院士。台湾的清华大学、台湾大学、中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成为了港台青年学生崇拜的偶像级人物。
1969年,已经是名教授的陈之藩又突发奇想,去英国剑桥大学去读博士研究生。更为奇葩的是,一年后,他以一篇智能自动控制的科技论文获得了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陈之藩的散文集还有《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散步》、《星空之海》、《看云听雨》等。他的散文从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从不引用生僻的典故,结构严谨,散而有序,步步深入,层次分明。文中没有无病呻吟之句,没有酸腐倨傲之气,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据实引论,以理服人。文中引用了很多中外诗词,淡雅中透着高洁 ,为文章大増其色。他的科学技术著作有《系统导论》、《人工智能语言》等多部。真可称是文理兼修的通才,现代霸州最著名的学者。
相关链接:
台著名科学家与散文家陈之藩于香港病逝 享年87岁
http://www.taiwan.cn/local/xinwentupian/201202/t20120227_2359237.htm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