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战争(4)夏商鸣条之战
商族为东方夷族部落中最强大的部落。因其先世曾受封于商,故称商族。商族进入中原进而影响中原,起始于商汤时代。汤名履,有政治眼光,其广布仁政,罗致贤能,及早就为推翻夏朝政权做准备。商汤以亳为基地,逐步兼并中原东部和夏族有关的诸侯国。
自韦(今河南滑县)、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濮阳)被商汤所灭后,夏桀在形势上完全孤立。当时夏族对商汤的发展没有任何防备措施,还妄杀朝臣,荒淫残暴,以致国政紊乱,众叛亲离,而夏臣太史令终古及费伯昌之投商,关龙逢之被杀等等,在政治上更予汤以吊民伐罪之号召。
汤灭昆吾后之次年,即兴兵伐夏(前1766年)。当时夏都安邑(今山西省安邑县)。汤之进兵,系由亳都沿黄河南岸西进,利用大河之掩护使桀不能觉察,待至潼关附近,再渡河而北,攻击安邑之侧背。汤之此种方略,可能出于伊尹之谋,盖伊尹居夏数年,对夏朝状况及中原地形,当甚明悉,故采取此种迂回运动以出敌之不意。汤师既在潼关附近渡河,由黄河河曲部经“陋”而东,于是夏桀乃仓卒应战,西出拒汤,战于鸣条之野(在安邑县西)。据《尚书》载,汤于战前作《汤誓》,举述夏桀之罪,说明代天伐罪之意,以激励士气。
鸣条之战,夏师败绩,于是夏桀遂放弃安邑东入于山,出太行东南涉河避走三朡(今山东省定陶县),汤又移师伐三朡,桀乃奔于南巢(今安徽省巢县),战事遂告结束,夏朝灭亡。
鸣条之战,为夏夷两宗族间之重大战争。汤为夏代之方伯,当为夷族中之有力氏族,但居亳时仅有地七十里,以如此有限之实力,卒能推翻统治中原四百余年之夏代,建立商代王朝。考其原因,实由于夏代自孔甲以后,国势衰退,降及夏桀,更暴虐无道,致人怀怨愤众叛亲离。反之,商汤则任贤用能,振德修兵,获得人民及多数诸侯之支持拥护,故迁亳后十余年间,即伐夏而有天下。
汤在准备过程中,对宣传及情报工作极为精细。在宣传方面,一面暴露夏朝之丑恶,一面广布仁德以争取人民之拥戴。此时中原人民崇拜天帝的宗教思想,已普遍流行。故汤之宣传,无论在《汤征》,《汤誓》,《汤诰》中,均强调着替天行道及代天伐罪之宗教意味,所谓“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是也。在《汤誓》中,形容人民对桀之仇视,有“时日盍丧,予及汝偕亡”之记载。在《仲虺之诰》中,形容人民对汤之爱戴,则有“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以及“徯予后,后来其苏”之描述。
对于情报工作方面,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上智为间”之先河。伊尹在夏朝之一切活动,史籍上虽无记载,但伊尹“既丑有夏,复归于毫”,其在夏时自必宣传汤之仁德;去夏后必将桀之一切弱点归报于汤;而对中原地形之调查,更为尔后用兵之依据。
汤之灭夏,系先取蚕食政策,逐次并吞附近拥护夏朝之诸侯,以自壮大,并以孤立夏朝。迨势力既盛,乃向夏朝发动攻击,为一长期作战之先例。
鸣条之战,汤取大迂回之行动,由黄河南岸西进,至潼关附近始渡河而北,然后由河曲部迂回夏都之西方,绝其后退之路,出其不意,迫桀仓促应战,实为大迂回作战切断后方退路之创例。
综观汤之灭夏,出于长期之谋划,其深谋积虑,持之久远,举凡近代所谓心理战、宣传战、间谍战、宗教思想战、孤立战,以及大规模之战略迂回行动与断敌后方退路等,均一一加以运用,为战史中卓越不凡之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