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敖永桥 || 我1996年毕业于四川省丰都师范
我是中师生
作者 敖永桥
中师生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是对中等师范学生的简称。从1978年至1999年,国家为了发展教育,解决全国中小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招收各地初中应届优秀毕业生到中等师范学校学习,经过三年专业培训后再分配到中小学当老师。
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在这21年间,全国共招收了400多万名中师生。很幸运,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出生在原四川省丰都县一个濒临长江的乡村。家里有六口人,上有爸爸、妈妈、奶奶,下有姐姐、哥哥和我。那时候,家里十分贫穷。
一年到头,我们都只能靠吃些玉米、红薯等粗粮维持生计。只有到了春节,我家才能吃上几口香喷喷、白花花的大米饭。至于吃肉,更是一种奢望。
我们穿的衣服都十分单薄。不知是因为全球气温变暖,还是是心理作用,我始终感觉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要寒冷得多。尤其是到了晚上,没有电灯,四处漆黑一片,我们更是度日如年。
那时候,我十分羡慕同村的何老师,不干农活,衣服穿得体体面面,吃穿又有保障,多舒服!当时我就在心底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努力读书,有朝一日也要像他一样跳出农门。
我家的负担很重。全家的生活日常开支和三个孩子的书学费,全靠父母挖地种庄稼和喂养牲畜变卖换来。记得我读初三时,我们三姐弟的生活费一个月就需要600多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农村来说,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真心感谢父母,在家庭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含辛茹苦、咬紧牙关、节衣缩食,供养我们三姐弟上学读书。走遍我家方圆几十里,这样的父母确实是绝无仅有!
1993年7月,我参加了丰都县的中师考试。据了解,当时全县8000多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考,共录取了其中的105名。1个月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有幸成为了一名中师生,初步圆了儿时的梦想。
进入丰都县中等师范学校,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课堂上,我不仅学习了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文化基础课程,还重点学习了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课程和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普通话、劳动技术等专业知识。
课后,我也有了丰富的业余生活。除了参加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跑步、体操等体育活动,锻炼强健体魄外,我还加入画画、练书法、下象棋、弹钢琴、跳舞蹈等兴趣小组,陶冶自己的情操。有时,我也钻进阅览室,到书海里遨游,从里面汲取知识的营养。
三年的快乐时光匆匆即逝。我告别同学,离开学校,来到丰都县最偏远的小学,开始自己教书育人的日子。
初为人师,我非常兴奋。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开始忙碌起来。提水烧火做饭,吃饭刷锅洗碗。当一切收拾完毕,我就沿着长满青苔的石板小路,早早地来到用土墙砌成的教室,站在讲台上,耐心等待学生陆陆续续到来。
课堂上,我精神饱满、感情丰富,耐心地为孩子们“传道受业解惑”。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心平气和地辅导每一个学生。放学了,有时我与孩子们一起踢球,一起做游戏,和他们打成一片,真心交朋友;有时我就下乡家访,了解他们在家情况,和家长交换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每当夜深人静,我还在煤油灯下查阅资料,精心准备第二天的课程。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头发白了,脸上的皱纹多了,声音也嘶哑了。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也已学业所成,踏上了工作岗位。此时,在我心里,只有作为人民教师的骄傲。
中师生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已载入中国的史册。作为一名中师生,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也为过去和现在正在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400多万名中师生感到骄傲!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推荐几篇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