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甲减,我没有用过优甲乐,当治疗工具有了...
治甲减,我没有用过优甲乐,当治疗工具有了依赖性,是该谴责医生还是心疼患者?
临床近三十年,看着中医渐渐没了当初的地位,西医后来者居上,渐渐地有了取缔中医的言语,也有了中医不如西医的话。
我虽是一名中医,但其实我对西医并不排斥,相反,我觉得这二者是不一样的角度,对患者有好处的就应该被推崇。毕竟医生要做的就是为患者考虑。
但渐渐的我不这样想了,医学乱象,现代医学平地高楼起,一个个科室走马观花,对一些常见病还是束手无策,甚至很多需要患者长期吃药来控制。
但大家要知道,是药三分毒,很多药刚吃下去,效果显著,但慢慢的就会有耐药性,甚至有些药刺激性大,对胃的伤害尤其大。
西医为什么会流传到中国,大家应该没有了解过吧,最开始的时候是几个西方传教士想要传教,但是传教这种事情就像是一个讲座,没有亮点就没有人会去看,就打着治病的旗号去拉拢人。
当然不能说西医不好,但在我看来,相比之下,西医在中医面前就还是一个小学生,以解剖学为基础,以中医为理论。
很多病中医很早就有记载,甚至有很好的疗效,但西医却还只能靠药物控制。
比如说甲状腺类病,这也算是一种常见病,但是现代医学就是对很多都没有办法,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甲减、甲亢等等要么长期吃药抑制,要么手术直接把甲状腺一锅端。
这根本就不是治病,我之前强调过,人体就像一个紧密的仪器,零件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就像有些仪器,少一颗螺丝都不行。
说到甲状腺,它在人体中只能算很小的一个地方,但它产生的甲状腺素却是最忙的,要跑全身。
那么多甲状腺类疾病,在我看来,最难搞得还得是甲减,全也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为什么会减退,就是因为甲状腺素供应不足。
对于这种,西医是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既然甲状腺功能的问题是甲状腺功能减退,那就补充甲状腺素。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对,但这又不治根,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我治了这么多年病,从来不让患者吃什么西药,特别是这种依赖性强的,要长期服用的。
记得之前门诊来过一位甲减患者,经常就觉得自己很累,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慢慢的有了别的症状乏力、畏寒,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去医院检查了一番,确诊为甲减,但患者还是比较相信中医,因为之前胃不好,到中医调理过,之前的中医告诉他,西药太伤胃。
所以确诊后,她没吃西药,直接就来了中医,是我接诊的。我仔细了解情况,除了身困乏力,以及以上的症状外,还全身浮肿,脖子那里发紧发胀。
看舌脉:舌质淡红,苔黄,边有瘀点,脉滑数。根据这些我开了副方子:附子、黄芪、浙贝母、牡蛎、党参、丹参、海藻、柴胡、白芥子、蜂房、陈皮、泽泻、茯苓。
二诊时,患者水肿减轻,神疲'乏力的状态有所好转,我在原方加减,调整剂量,让患者继续服用。
一段时间过来三诊,症状全消。还去了医院检查,说是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
其实对于甲减这个问题,先看看症状,畏寒是什么原因?畏寒与体内阴阳二气相关,阳气不足,阴阳失衡就会畏寒四肢冷。
阳气不足的时候,肾阳虚不能暖脾,脾虚运化功能失常,这个时候,脾肾阳虚夹杂血瘀,所以患者才会神疲乏力。
阳虚不能鼓动气机运化,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痰湿,运化不及时,凝结在颈部,所以时间久了形成癥块。
看回我们的方子:首先用党参、黄芪补气升阳,白术健脾益气;附片,白芥子温运脾阳,祛痰消肿;泽泻、茯苓健脾利湿;海藻、昆布消瘿散结。同时加入丹参、蜂房意在活血化瘀。
全方结合,健脾益气、温煦脾肾、理气化痰、活血散瘀,从内而外的废话三,让甲状腺素重新运转起来,这甲减自然也就好了。
治病是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是让各种药充斥生活,药在中医里,是武器。所以当你的“武器控制了你”,这就是说医生的学艺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