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之三-云南民族文化村(上)

云南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奇异的风俗、独特的民居、优美的风光和迷人的传说,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走遍云南民族的村村寨寨。以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情和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为特色的云南民族村,将这一切浓缩荟萃与昆明滇池之畔的湖光山色之中。它融峻山秀水、园林景观、古今珍藏为一园,集26个民族的风俗、风情、文化、音乐、歌舞、宗教、建筑为一体,将云南这个充满神奇而又焕发现代气息的民族乐园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国家民委和省民委授予云南民族村“民族文化基地”的称号。
云南民族村于1992年2月18日开工村,占地面积1340亩,计划建成云南的26个民族村寨。到目前为止,已经建好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基诺族、拉祜族、布朗族等12个村寨。民族村开村之时就作为第三届中国民族艺术节的主要展区,接待了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参加艺术节的嘉宾。此后,这里接待了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这里曾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民运会大联欢活动,'95世界旅游日主会场活动,’96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大联欢活动等。

我们2008年和2018年两次游览民族村,后者硬件条件大大改善,但是,各村村民却少了许多纯真!
民族村的广场很大,但看起来并不见得空旷,鲜花和行人点缀其中,使整个广场看起来就像一幅写意画,而且是国手之作,十分和谐。

民族村的入口非常大气,几棵大树盘踞向上,形成几个树洞,树上爬满了常青滕,满树满眼,随风飘拂,就像是来到了神仙洞府。
   


每天9点举行开村仪式。各寨所有的村民都出来表演迎接游客,是民族村的一大亮点。

这几棵大榕树是人造的景观树,树干主体部分是人造的,藤蔓枝叶都是人工栽种的。

进大门后,一大排穿着民族盛装的导游等候游客。

富有民族特色的敬酒台。


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形态逼真。活泼可爱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火红的通道。

2018年再访民族村。大广场之后完全改变了。一个大牌坊。后面是叫“昆明故城”建筑群。

昆明故城

昆明故城拥有18栋装修古典、自成一体的商业楼,占地约50亩,经营面积2万多平方米。

昆明故城。

原貌展现了明清风格的老昆明建筑,充分体现了老昆明闲适的市井文化。

不仅为各类商家提供了经营场所。

同时也是附近居民及广大昆明市民开展商业活动、休闲娱乐、购物及体验民族风情的重要集散地,也将成为众多游客驻足之地。

塔。

售票处。

总体感觉:商业气氛太浓。实际上游客驻足很少,基本直奔东门。倒是一些特色雕塑引人注目。

茶马古道记。

负重的老马。

东门。进东门第一个是阿昌族。里面各村最大变化是寨门。以下按位置顺序,而按民族分述。

傣族

傣族的先民百越族群在远古时就与象结下了不解之缘。亚热带丛林中的象与生活在亚热带河谷平坝的傣族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傣族的土地是象的乐园;丛林中有象群,村寨和寺庙中有塑象,水井旁有塑象,壁画和布画中有象的图画,家里摆设中有各种象工艺品,贝叶经中有象的传说故事,宗教节日中有赕白象……总之,象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象崇拜是贝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傣族群众心目中,白神象是最值得崇拜的,因为白神象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宁的象征,据说,白神象和谷魂住在一起,有密切的姻缘关系,所以白神象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消灾除难、风调雨顺,谷物丰收。
傣族村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远眺傣族村。

傣族现有人口102.5万。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县。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傣族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

傣族女在寨门,敲击象脚鼓迎游客。

一进寨门就看见圣水亭。亭前有圣水池,池中有一小铜佛像。相传当年佛祖用手一指,古代傣王宫便留下了一眼圣泉,可以为当地群众延年益寿、驱除病痛,于是每年的节庆活动之前,当地群众都要来到圣泉顶礼膜拜,并求得圣水回去驱邪祈福。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每逢一年一度的泼水节,附近村寨的群众都要来到圣泉迎取圣水,回去洒上香水后开始相互泼水祝福。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傣家是全家同住一间卧室的,长者住左边,年青人住右边,顺次而居;已婚者用深色帐,未婚者用浅色或白色帐。卧室有左右两道门,左边的供长者出入,右边的供年青人出入。

傣家的卧室外人不得窥探,因为傣族祟拜神灵,他们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卧室是傣家竹楼中最神秘的房间。

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火塘为煮食、取暖之用。

出了客厅便是凉台,有位傣族姑娘吹葫芦丝。

象脚鼓

这是傣家的水井。傣族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专门在水井上建塔厦进行保护,以避免杂物落入水井中。在傣族村寨中常见到傣族姑娘在井边取水,婀娜的身影和这精美的小塔厦及周围茂密的竹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

孔雀作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有三道弯舞姿造形,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我们认识孔雀舞是从刀美兰、杨丽萍开始的,以为孔雀舞是女人表演的,其实原来在生活中,傣族的孔雀舞最早就是由男人跳的,因为,在自然界,只有美丽的雄性孔雀才会开屏,并以此吸引雌性孔雀……

架子《孔雀舞》,演员身上的架子犹如京剧的大靠,上面插满了孔雀羽毛,那展翅的一招一式,那眼神的一晃一亮,使雄性孔雀变得栩栩如生。1957年,莫斯科加世界青年联欢会,男版《孔雀舞》还获得了银奖。

由于“架子孔雀”不利于解放舞者的身体,毛相第一个将架子《孔雀舞》发展成了徒手《孔雀舞》。以后,他又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教了许多女徒弟,排演过集体的女版《孔雀舞》并获金奖。而刀美兰、杨丽萍则让《孔雀舞》在海内外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

女版《孔雀舞》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女性的柔美婀娜,其宽大的裙子可当作孔雀开屏的美丽翅膀,这比男版的架子《孔雀舞》和徒手《孔雀舞》更具表现力。

象脚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物色的一种群众性男子舞蹈。因挎着形似象脚的鼓起舞,故名象脚鼓舞。象脚鼓舞在傣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每当工余、节日或赛鼓盛会,身背象脚鼓的小伙子从各村寨赶来,跳起矫健、浑厚、灵活的象脚鼓舞。哪里有象脚鼓声。哪里就有欢乐的人群。跳象脚鼓舞除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舞蹈外,象脚鼓也是傣族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人们只要听到鼓声,就不由自主地颤动着舞蹈起来,为孔雀舞伴奏时,形成了特有的鼓语,如象脚鼓“约并崩、约并崩、约并约丽丽”时,即是说"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跳孔雀舞者听到这个鼓点,即做抬翅膀的动作。

为了使鼓音圆润柔和和延长,打鼓前须在鼓面上粘用糯米揉搓过的饭团。长象脚鼓、小象脚鼓和个别地区的中象脚鼓粘核桃大的一团于鼓面中心,大多数中象脚鼓则粘直径约七厘米左右的一圆圈。此外,为了美化和加大鼓尾摆动幅度,有的中象脚鼓尾上装饰着一簇簇的孔雀羽毛。

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


舞蹈表演。

村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傣家竹楼,交错蜿蜒的红砂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

正面。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即“南传上座部佛教”,经由缅甸、泰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小乘一名本是大乘出现以后对早期佛教的一种贬称。小乘教派主张通过布施“赕”来积个人的善行,修行来世,达到自我拯救、自我解脱的目的。而大乘教派认为自己能够普渡众生,故称之对方为小乘,即小车之意。后来为了与大乘教派相区别,习惯上以小乘来称呼南传上座部,逐渐便成了该教派的专门称呼,不再含有贬意。

小乘佛教几乎成为傣族全民性宗教,傣族地区有村就有寺,到寺院赕佛,人所必为。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傣族男子过去从儿童时代起,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其对佛经教义等掌握的程度可依次晋升为帕弄、都(佛爷,亦有大小之分)、祜巴等。升为祜巴的僧侣如无特殊情况将不再还俗,故愿晋升者不多,一般当到大佛爷便还俗成家立业去了。所以云南十八怪之一是“和尚可以谈恋爱”。缅寺一般设在二楼,族人必须光脚进入,镀金佛像系缅甸人民赠送,高大威严,俯视众生。

旁边竟然是茶室,还有舞蹈表演。

傣族地区传说先有佛塔后有佛寺,由此看来佛塔比佛寺历史悠久,但佛寺却比佛塔多。佛寺是众教徒受教化的重要场所,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所以有村寨就有佛寺。而佛塔是用以供奉佛牙、佛骨、佛发,即所谓佛舍利的,一般是中心佛寺旁才建有佛塔,亦有远离佛寺选地势高的地方独立建筑佛塔的。因为是供佛舍利的,所以佛塔建筑都比较精致。座落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笼曼飞龙寨后山上的曼飞龙笋塔,相传因有佛祖释迦牟尼所留足迹而建,其结构新颖美观,具有傣族建筑特点,因其外形颇似雨后春笋,故名。

此塔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4年),主塔高16.29米,围绕主塔有8座小塔,各高5.02米,塔形均呈葫芦状,塔身通体雪白,塔尖饰有铜铃风标,有风吹来叮咚悦耳。傣家人认为这是来自天上的梵音,会给人带来吉祥。每个小塔座下都有一方形佛龛,内置石雕像,正南塔佛龛下岩石上有一人之足印,足印前方有一眼水井,据传均为佛祖所留之“圣迹”。此塔闻名遐迩,系傣族古建筑之瑰宝,版纳塔中之佼佼者。

双狮。

精巧玲珑的风雨桥。

圣水亭和水井。

钟亭。

敲钟祈福。

寨门。

背面。

拨水节盛况。

2018年游览时新增茶文化体验馆。

以及龙舟和铜水缸。

水井。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

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傣语“小卜哨”的意思是“小女孩”,“小卜冒”的意思是“小男孩”。


白族村

白族村位于云南民族村以西,占地62.5亩。

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省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陆关系曰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一条以经营精美工艺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

民族扎染、草编工艺、珠宝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最欣赏的是扎染和蜡染。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

白族的民居很有特色。“三坊一照壁”是由一个三合院与一个造型精巧的照壁组成;

“四合五天井”是四方有房,四角还建有漏阁,形成有大小五个天井的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东北角;

四合院

“六合同春”(取鹿鹤同春音)为四合院与三方一照壁组合而成,接合处省去一方,称过厅或穿堂,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可通行无阻,称“走马转角楼”。这些院落从外型上看屋顶曲线柔和优美,屋脊有升起,两端鼻子缓缓翘起,屋面呈凹曲状,外墙少窗,山尖及檐下多有黑白彩绘。屋内木作工艺精细,线条流畅,雕刻鱼、虫、花、鸟是白族能工巧匠所擅长。白族民居讲究盖门楼,其基本形式有“一滴水”、“三滴水”两种。“一滴水”即普通的坡屋面式,简朴大方,为一般人家所采用。“三滴水”则宏伟壮观,建筑精美,有泥雕、木刻、大理石屏及花砖构成的图案,斗拱重叠,飞檐翘角,结构严谨,给人以优美和谐的感觉。照壁是装饰性建筑物,是家庭吉祥、福禄的象征。顶端是用青瓦修砌的飞檐滴水,两边用青砖或大理石镶嵌,墙基用麻花石砌。飞檐下面的四周有泥塑、浮雕或彩画、书法等。

照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照壁的正面大书一个“福”或“寿”字。过去根据主人的姓氏来题写,如:“清白传家”姓杨,“青莲遗风”姓李,“琴鹤家声”姓赵,“三槐及第”姓王等。也有描写大理山水的“苍洱毓秀”、“风花雪月”等;书写家规的“清白传家”、“吉祥之家”等;也有的人家根据照壁方位题写吉祥的字句,如院落之东的照壁题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等。

小景。

“本主”,意为“本境福主”,是每个白族村社所供奉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的多神崇拜、英雄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但因其崇拜对象具有亦神亦人的特点而深深扎根于白族人心目之中,久盛不衰。在白族人心目中,本主既有着神的超人智慧和力量,也有着人的亲和与喜怒哀乐。

白族人对本主的崇拜和祭祀也并非祈求来生来世的福祉,而在于今生今世的幸福和吉祥。相信本主能够保佑人们逢凶化吉,实现美好的愿望。白族民俗中,白族人从一生下来就是本主的信士,生儿育女、小孩冠名、疾苦病痛、男婚女嫁等都要先到本主庙中祭祀,以祈求本主的保佑。保佑“春天多吉庆,夏日保康宁,秋来三灾免,冬至迎百福”,保佑“为士者程高万里,为农者粟积千锺,为工者巧著百般,为商者交通四海”。将军庙是白族本主庙,本主神为公元754年唐天宝战争中阵亡的唐将李宓。

洱海神祠又名龙王庙、洱水祠,在大理古城之东的龙凤村,地处洱海之畔,是龙凤村的本主庙,内祀除蟒英雄段赤诚。

祠内有《唐圣赤诚段公传》石碑,据碑文记载,元代敕封段氏为洱水龙王,世俗遂以龙王称,明清均加封号,列人祀典,春秋享祭不废。祠内东墙内还立有《雨洗神碑》,粗看碑上确无碑文可读,细看又曾有被水洗净的依稀文字。旁有一联:“仗义斩妖蛇,有勇有谋;施仁佑庶民,无疾无灾”。

大理"崇圣寺三塔"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这是按1:4缩小的,几乎可以乱真。可以说是民族村中最美的地方!

花园茶社
白族传统"三道茶"可谓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其精美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礼仪氛围,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觉。“三道茶”,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茶,暗喻人的一生都是先苦后甜再回味。

精美的门饰。

民俗馆

精美的画廊。

白族民间舞蹈最具代表性和流传最广的是“霸王鞭舞”,它不仅在“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村中有多处歌舞表演。

戏台。

"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或祈雨会,"观"就是"闲逛"或"游览"。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相传起源于唐代时期西南地区的南诏国。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浓装淡抹,各村为一队,从大理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终止,历时三天,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途径这三个寺庙,所以称为"绕三灵"。后面跟着众男女,充满狂欢情绪。大理白族绕三灵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绕三灵组舞”是在绕三灵节日中具有群众性的组合舞蹈,至今仍广泛流传在大理洱海周围的白族农村中。绕三灵组舞以道具区分舞种,其中“霸王鞭”白语称“大王鞭”或“得嘀抖靴”:“八角鼓”称“紧急鼓”:“双飞燕”称“双飞一”。舞蹈名称“霸王鞭舞”,在喜州镇称“打大王鞭”,或“得嘀抖靴”,挖色乡一带称“得双飞一”,而更多的则称为“绕三灵舞”。

一起跳舞。

"迎新媳",按照白族的习俗,新娘来到男家时,那些参加婚礼的小孩是最难对付的。他们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撤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新娘含笑应对,毫不躲避。据说,贺喜的亲友以掐新娘向新婚夫妇表示祝福。亲友越多说明新郎新娘的人缘好,掐得越重说明心越诚,今后的日子也更加富贵。因此,在白族村寨,掐新娘是新婚夫妇和亲友最开心的时刻这是为了吉利。

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难下咽。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

大理白族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丝绒领褂,下著蓝色宽裤,腰系绣花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戴彩花包头。可不要小看这彩花包头,它惟妙惟肖地体现了大理的四大著名风景。请看:微风吹来,耳边的缨穗随风飘洒,显现了下关的风;包头上的绚丽多彩的花朵,代表了上关的花;顶端这白绒绒的丝头,远远看去就像苍山的雪;整个包头的形状就如洱海上的弯月一样明亮动人。

佤族

眼前四面是水,水面被成荫的绿树环绕着,这一片碧水绿荫叫“翠满洲”。

顺着这林中小道前行,可到佤族、布朗族、拉枯族、基诺族村寨。

我是在《阿佤人民唱新歌》中知道佤族的。佤族共有人口35.1万人,其中云南有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自称“阿佤”,佤族的先民在先秦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称“古刺”、“哈刺”;清初称“卡佤”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麂子、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佤族从事农业为主,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寨的门。

佤族寨的门头上方悬挂着三个硕大的牛头。

因为牛在佤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牛在阿佤人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但无论是谁家的牛,最终是要拿出来作为祭祀的牺牲。当牛所肩负的祭祀任务结束,那整整一头牛便为全寨人分享了。作为拿出牛来剽的人家,最终得到的仅仅是牛的头,用来挂在家中以作为奉献过牛与神和全寨人共享的证明。而佤族地区盛行的“剽牛”活动至今仍是佤族最为盛大的宗教活动。

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正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

场中两个石人分别为佤族最崇拜的“木依吉”和“阿依娥”。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广场有“司岗里”字样的石雕,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司岗里”门名两旁的人形图案,是仿照著名的云南沧源崖画雕刻而成的。在云南沧源县高山上曾发现原始先民的崖画,反映了他们从巢居经猎狩到农耕漫长的历史进程。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西盟地区的男子用黑布或红布缠头,上身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裤筒一般宽一尺二寸,喜欢赤足。青年男子身佩长刀,颈带竹藤圈,头戴银(或蔑)箍,身挎背带,显得威风凛凛。他们喜爱装饰品,耳朵穿孔戴大圆耳环或附银耳筒,颈带竹藤圈,手腕戴银镯银链。男青年串姑娘时,黑上衣内要多穿一件白衬衫,有的头上还加鲜花。男子喜欢纹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上刺山林图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长刀或火枪,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

佤族妇女多留长发,饰以银质发箍,有些地区用藤蔑或麻线编织发箍。披肩的长发上常用马尾制作的发网网住,发网上饰有银珠。女子着黑衣、红裙,上衣十分短小,盖胸露腹,无领,对襟,短袖。裙子过膝,常以红色为底,间有黑白绿黄条纹。耳悬银质大耳环,银环一至三个不等,项带二、三个银质项圈和若干彩色珠料,再佩上两三串鸟骨或贝壳制砀项链,五光十色,十分耀眼。裸露的腰腹部缠绕若干竹圈藤圈,染成红或黑色,有的还雕饰有许多花纹。手臂戴两三个竹圈银圈,手腕佩银镯二只,小腿缠竹藤圈数围。喜欢在颈下、胳臂和腿上绘刺各种形状的花草。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宽手镯,长年套在手腕上。相传,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林里常有野熊出没,野熊有个特性,抓住人死不放手。一天,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碰上了野熊,躲避不及,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在手上,大胆沉着地迎上去,让野熊握住。野熊自以为猎物到手,竟飘飘然起来,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化险为夷。从此,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以防不测,久之,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佤族是以黑为美的民族,因而黑色构成了佤族的标志。帅小伙称“黑马王子”。美女称“黑珍珠”。与游客互动游戏有一个猜黑马王子和黑珍珠。猜中了就由黑马王子和黑珍珠为游客梳头。

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最神圣、尊贵之物莫过于木鼓。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较小者称“公鼓”,较大者称“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置于两根横木之上,以防潮湿。较大的村寨,有数个木鼓房和数十个木鼓。大约一两年就需要更换新木鼓。

关于木鼓的发明,主要流行两种说法,其一,远古时,一个名叫安木拐的女始祖。当时在她居住的洞口倒下了一棵空心的千年古树。白天,她敲响古树,聚众上山打猎采集;夜间她敲响古树,领着大家围着火塘唱歌跳舞。敲响木鼓还可以抵御猛兽的袭击。这样空心古树就是佤族最早的木鼓。其二,传说距今六十代人(约750年),一个名叫牙懂的妇女,让她丈夫达业模仿她的生殖器制作木鼓,这样,就做成了最早的人工木鼓。说明木鼓应当是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的产物;换一句话说,木鼓是佤族女性生殖崇拜文化的派生物。木鼓的音槽活脱脱即为女性生殖器模样,其意义正在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木鼓文化与“西岗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可列入生殖崇拜文化的范畴。

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舞”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13种:木鼓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有70多种跳法,其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甩发舞》的产生年代很久,是属佤族祖传。佤族妇女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就要低头梳妆,甩发晾干、整型;后经人们整理提高而成为《甩发舞》。我觉得无论是云南民族村还是深圳民族村,所有民族中数佤族表演得最有激情!

参观文化楼。

乐器和服饰。

狭小温馨的卧室。

火炉和壁画。

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神药“娘布洛”摸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摸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于是没一会儿,身穿红黑色抹胸、露出健美肌肤的佤族“小黑妹”,下穿大短裤、赤裸着上身的佤族小伙,鬓角泛白、裹着头巾的老伯老奶,衣着光鲜,千里迢迢赶来体验佤山风情的城市来客,摇着镜头捕捉狂欢场面的DV族、摄影发烧友,背着军用书包、满眼问号的黄头发蓝眼睛老外……认识的不认识的,做官的为民的,城里的城外的,男女老少都成了调皮的孩子跳着舞,“摸作一堆”,额头、鼻子、脸蛋、脖子、手臂,凡是裸露在外的皮肤都变得黑黝黝的。
    所有人丢掉了胆怯和矜持,抛开了顾忌和防范,摈弃了语言与肤色的差异,在黑色的海洋中奔跑、欢歌、祝福,无拘无束地释放激情,乐翻了骄阳似火的五月天。
    阿佤人尚黑,他们认为黑色是勤劳、健康的象征,谁家要是娶了一个白皮肤的姑娘,是要被笑话为“懒媳妇”的。因此,他们的服饰几乎以黑色为基调。过去,还有染牙的习俗,在他们眼里,“黑亮的牙齿和健康的黑皮肤相配,才能保持阿佤人步调一致”。有一句谚语说:“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牙齿黑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于是,在“摸你黑”活动中,谁最黑谁就最美。

与游客一起欢跃。佤族村真的让我们激情奔放,久久不能平静!

民族团结广场

这个广场是供举行重大民族节日或大型群众活动用,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全景

入口处

四周有巨大的各种民族乐器。

大象表演

傣族特色的表演场大门。

妙趣横生的大象表演,这里的大象,在驯象师的调教下,会向游客敬礼,敬礼时鼻子向右一甩,象头一低,双腿跪下,引得游人开怀大笑。

大象还会用长长的鼻子卷起一位姑娘,慢慢朝前行走,姑娘被大象软软的长鼻子卷在半空,忽悠忽悠地在空中摇荡,好不快哉!简直爽极了!但这种爽是需要胆量和勇气,这是勇敢者的游戏。当游人把食物赠给大象时,大象会频频点头致意,表示感谢!

大象还会踩着人们播放的进行曲音乐节拍,踏着正步前进,这是大象的灵性加驯象师对大象精心调教和训练的成果……真可谓其乐无穷。

专场歌舞表演

在民族村滇池大舞台有专场歌舞表演。

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云南满族总人口为0.79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0.66%,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满族有12187万人,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临沧、红河、楚雄等地州市。云南满族人口较少,但分布却很广,全省大多数县市有满族。
云南的满族最早是清朝初年来的。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到云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乱,下令恢复汉族发式和服装,挑拨汉族与满族的关系,一时乱了半个中国,但是受到以康熙皇帝为首的清政府的坚决镇压。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病死。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贝子彰泰率满、汉两族官兵10万围攻昆明。平定叛乱后,据说“有八旗仆从不随师凯旋,潜匿滇境者”。此外,随满族官员来云南的许多满族同胞,亦定居昆明等地。今天昆明的如安街一带曾是满族聚居的地段,有“旗人街”之说。云南有名的中秋月饼“火腿四两舵”。也是清末满族人胡云峰开办的“合香楼”糕点铺所发明的。
虽然云南红土地上的满族人在日常生活习俗方面与东北黑土地聚居区相比有很大变化,但满族人上进心强,兢兢业业工作,谦虚礼貌待人等民族性格依然很浓,所以在云南不少战线上都有业绩突出的满族同胞。

大门

进大门后,过照壁是四合院。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展室。

关肃霜,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出身于湖北荆州贫苦满族艺术家庭,1949年巡回演出到昆明,便永远落脚于这片红土地上。她开创了关派京剧艺术,还把云南少数民族中的景颇姑娘黛诺,哈尼女英雄椰枝等民族优秀儿女的形象推上了京剧舞台。

客厅

起居室

卧室

饭厅

北炕。

堂屋

与满族姑娘合影。

回族

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云南有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  
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回鹘”、“大食”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灭大理国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为行省长官,以后才大量迁入。元世祖忽必烈率军攻陷大理后,有不少中亚、西亚和新疆等地的回族军民和贵族来云南定居。元朝时在云南任平章政事,掌握全省军、政、财、文大权的赛典赤瞻思丁就是回族。  
绝大多数的回民信仰伊斯兰教,遵循教规。  
回族节日主要有"尔仪"(开斋节)、"古尔邦"(宰牲节)和"圣纪"(圣会)等。
回族阿訇的经文水平达到程度时,即举行穿衣仪式,穿上绿袍,戴上象征清真寺圆顶的帽子,并缠以白色头布,称为“穿衣阿訇”。

一个清真餐厅,一户滇式回族庭院,一座清真寺。

回族村与别的民族小村落不太一样的是,小公路是直穿而过,别的都是真正的小庭院。那个小型的清真寺,虽然小,大殿里面只能容纳五六十人礼拜,但是厢房,水房及唤礼楼都已经齐备。

尤其是大殿里面呼图白阁楼还象模象样的,也都已经铺好了地毯。墙上挂着古兰经。

呼图白是伊斯兰教的宣教仪式。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宣讲”、“演说”。专指发表宣教演说。呼图白阁楼就是阿訇发表宣教演说的地方。下面是网上下载的。

回文

我与回族的小伙子和姑娘一一合影。

他们都是从回族村子里面招工而来的,那位以后代表“伊玛目”的村民,还真的是念过经的。他们告诉我,以后这清真寺不仅是向游客宣传云南回族的宗教信仰的地方,而且也是过往穆斯林游客礼拜休息的地方。

瑶族

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
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发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

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

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有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诮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寨子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代表性。

室内摆设。

吊角楼,好象是粮仓。

盘王是瑶族的始祖。相传古时候,平王身边的龙犬杀死敌国高王并衔来他的头颅,后来平王把三公主许配给龙犬并封他到南京十宝殿做王,取名盘护,在一块名为“千家峒”的肥沃土地上安居乐业,育有六男六女。一日盘护上山打猎时,被山羊犄角所触,与山羊一起命丧山崖。为了悼念他,孩子们便砍梓树做鼓身,盖上山羊皮,制成大鼓和长鼓,女儿背大鼓,儿子提长鼓,边鼓边舞。从此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为多数瑶区的节日,又称“还盘王愿”等。
即便到了现在,这一天依然是瑶族人心目中最有分量的一个节日。可见“盘王”是凝聚瑶族族群自我认同的旗帜。以“盘王”为象征的信仰、习俗、艺术等都是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而“盘王节”是这一切的集中表现。

盘王庙供奉盘王。

四合院。

屋内设施。

郑和是昆明回族人。

与瑶族姑娘合影。

继续。

(0)

相关推荐

  • 这是云南傣族孔雀舞吗?老挝姑娘把它带到了万象湄公河畔

    这是云南傣族孔雀舞吗?老挝姑娘把它带到了万象湄公河畔

  • 56个民族的家国故事——云南佤族

    56个民族56个家国故事 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云南 云南是中国民族数量种类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民族,其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特有.他们是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 ...

  • 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境内拥有丽江古城.石林等旅游景点.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世居少数民族有2 ...

  • 云南竟然有这么多“国家级”,长见识了!(上)

    云南 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 26个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了多姿多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洋芋君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下,都有哪些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 玉溪花灯 玉溪花灯 玉溪新花灯 ...

  • 昆明之四-云南民族文化村(中)

    纳西族 纳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积49.5亩.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 ...

  • 昆明之五-云南民族文化村(下)

    苗族 有739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的苗族有89.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 以典型的板屋系"吊角楼"等民居为构建主体,与傣族 ...

  • 马来西亚古晋民族文化村

    沙捞越是马来西亚面积最大的州,人口为153万,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不同民族分布最多的州.为了保护这些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州政府在离州首府古晋市40公里处修建了一座民族文化村. 文化村占地约17.5公顷,位 ...

  • 民族村,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在昆明市内逗留,看时间还有富余,在民族村走马观花看看了一回.

  • 云南15头野象北迁进入昆明,怎么办?其实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象进城的事

    最新消息,15头野象群继续向北迁移,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侧前进,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目前位于双河乡火草坝附近. 有意思的是,象群通过"迂回战术"连夜进入昆明!据央视 ...

  • 书法美学思想是民族文化精神在书法上的表现(一)

    作为艺术来关照的书法,是从实用书写发展起来的,随一定社会的实用需要和物质条件的可能性发生变化,并逐步成为可能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的.尽管如此,书法却始终不可能完全与实用文字割断联系.它本身是语言的符 ...

  • 「原创」“牛气冲天”的古滇青铜器——漫话云南青铜器上的牛文化(上)

    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立牛 西汉 作者 樊海涛 牛与人类一起从远古时代走来,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大型动物之一.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岩画距今超过了1万年,其中"公牛大厅"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黎平县肇兴村以民族文化助推侗寨脱贫

    肇兴侗寨新颜 黎平县肇兴村位于黎平县南部,是肇兴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村寨,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全村共有1284户,539 ...

  • 东莲花村 伊斯兰民族文化风情

    东莲花村,是典型的回族村落,坐落于红河支流米汤河畔,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30余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较完整地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