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以后

越准备,越紧张。其实我在讲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有看我,你说我紧张个茄子吗?不知道是不是美女恐惧症犯了,紧张得无法呼吸,声音也不太正常,用力克制才不至于颤抖,说着说着紧张情绪一点点缓解。讲完以后发现遗漏了不少故事细节,没有完整传递我的想法。我只是分享了古今中外三个名人的故事,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隐含的意思是想留给大家思考,这样观众很难抓住你抛出的点,更好的方式是直接说出来,有类似想法的人自然能产生共鸣。

演讲是单向的沟通,问自己四个问题:我想说什么?我说清楚了吗?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吗?想让听众记住什么?我想说名人早起的故事;故事细节干扰了主题,重点没有特别强调出来;开门见山,告诉听众要讲三个早起的小故事,以及带给我的收获;每个故事总结一条金句,这是想让听众记住的,也是能带来触动的。

准备演讲的过程中,一直在左右摇摆,有个问题没有想清楚,演讲应该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是别人的故事。其实,对于听众来说,二者的区别并不大,对他们来说,都是“别人”的故事。而演讲者与他们的物理距离更近,加上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相似,相对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且,讲述自己的故事有个好处,几乎不会有压力,只是单纯的分享。讲别人的故事有两个缺点,第一,你并不熟悉某些细节,现场讲述的时候可能会忘掉;第二,很难有真正的感染力,始终有隔靴骚扰的感觉。

如果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故事,必须讲别人的故事,怎么办?可以这样,你可以聊聊当时听到故事的感受,给你带来的触动,你为什么觉得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无论说什么,尽量不要泛泛而谈,用具体的细节说明。

比如郑洪升(郑渊洁的父亲)在节目中提到,他多年以来都是4点起床,我当时感觉确实挺夸张的,平时觉得6点起床已经够早了,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4点起床,总是抱怨没时间,如果坚持早起,每天就可以做很多喜欢做的事,人生不就赚到了吗?于是我也试着早睡早起,大的收获不敢说,至少早上变得从容许多。

比如腓特烈大帝的故事,凌晨4点早起的普鲁士国王,让仆人往自己的脸上扔冷毛巾,20年后拿破仑在他的陵园向他致敬。这些细节让我感兴趣,很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上网查资料找传记,原来他就是那个在德国成功推广土豆种植的国王,原来人民公仆这个说法也是由他而来,原来他还是个军事奇才,经典战役在西点军校陈列。而且,这个人竟然如此多才多艺,不仅治国有术,打仗厉害,还是作曲家演奏家,有作品流传后世,还写了一本书《反马基雅维利》,与伏尔泰关系不错,等等。这些细节呈现出来,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立体。

比如美国海豹突击队指挥官杰克·威林克,他的故事来自一本书《巨人的工具》,我为什么对他的故事感兴趣,是因为万维钢老师的解读,他有三条方法论值得参考:

第一,自律就是自由。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给自己一些限制。所谓的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这里面有两个弊端,选择悖论:你的选项太多,容易挑花眼,幸福感反而下降了。决策疲劳:每一次决定都会消耗意志力,选来选去身心疲惫,做什么都没意思。如果你非常自律,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反而获得自由的感觉。

第二,对自己拥有极端所有权。不要抱怨上级没有给你足够的支持,那完全是你自己的错误,是因为你没有好好教育你的上级,你没有正确影响你的上级,你没有让他理解你为什么需要支持。

第三,用谦卑来增强自己的领导力。谦卑不是对领导毕恭毕敬,而是你的头脑要开放,你要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而不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是别人不对。

我想我清楚为什么越准备越紧张了,是因为不同的期待感,当你没有刻意准备,即兴聊聊最近看过的有趣的书或段子,说说正在做的事情,不会有压力。当你针对一个主题搜集素材,刻意练习的时候,你花得时间越多,潜意识里越希望有更好的呈现,你会更加在意结果,你的注意力更关注现场的表现,而不是内容本身,所以紧张情绪占据了主导。

最后一点,短时间内想表达的内容太多,这可能是所有初学者的通病。这样让人感觉准备得很充分,往往却适得其反,说得越多逻辑越乱,不如简单说清楚一件小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