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创作出书法与篆刻结合作品的 毓璜山人 节选三

有了创作榜书的能力,有了篆刻单字的条件,才有书法和篆刻结合的基础。书法篆刻结合是把两者主客、主副关系,变成双主关系,或叫互为主副关系,这个创新源于广西永福县百寿岩。《中国剪报》在1989年开展集寿沙龙专栏,开展了“百寿图”征集活动,在剪报上第一次看到了百寿岩百寿图的介绍,知道了中国古人第一幅母子百寿图岩刻。当时我已刻了233方单寿印,我创作了一幅“阵列式”的篆刻百寿图(登在王荣泰主编的《百寿图精选》第123页)。在百寿岩百寿图的启发下,在1989年末创作中第一幅书法篆刻母子百寿图(草书母寿双钩内盖了不足一百方印,在整幅下半部又阵列式盖10行大小不同的寿印)参加了国际老年人年的游行。在2003年8月我接到《百寿图精选》,对该书刊登的二百幅百寿图反复看了多次,对其中六十余幅母子百寿图做了学习的点评,对可取之处,不足之处,错误之处在当页作了点评记载,完善了我的书法篆刻母子百寿图的构思。书法篆刻创新都是有“底线”的,书法的创新不能越过汉字作为表现对象,以文房四宝作为表现工具,历代书家精典做为表现依据和以书写人手写做为基本主体。母寿双钩和用国画颜料书写后的双钩,是我根据古代双钩书法发展而来的。神龙本的《兰亭序》是唐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用双钩廊填摹而成,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还命欧阳询、诸遂良等临帖,但冯承素的双钩摹本最好,现在流传的就是这个神龙本。其评述是“此本最精,用笔反复偃仰、墨气随浓随淡,行款勿密勿疏,同样的字结构无一重复,变幻无穷,自然生动”。据说,王羲之现存书帖如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上虞帖、姨母帖都是钩摹本。双钩书法也是古传统之一。我采用榜书双钩也是挖掘了古传统的一种方法。

书法篆刻母子千寿图局部136cm×68c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