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时方集锦——柴胡鳖甲汤
刘渡舟经验方:
柴胡6克,炙鳖甲10克,煅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5克,玉竹10克,白芍15克,土元6克,茜草10克。
功能 滋阴清热,柔肝活络,软坚消痞。
主治 慢性肝炎后期,肝硬化,证属阴虚内热、气血凝滞者。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疼痛,夜晚尤为明显,腹胀,口咽发干,面色黧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热不退,衄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细数。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解 方中沙参、玉竹、生地、麦冬、白芍滋阴养血柔肝,鳖甲、牡蛎软坚散结,土元、茜草活血通络,少用柴胡疏肝理气,并引诸药入于肝,但其用量多在6克以下,防其疏泄太过而劫伤肝阴。本方滋阴清热,软坚消痞,方中重用养阴柔肝药物,甘寒之品养阴清热并举,凉血活血而无伤正之弊,养阴与活血药互相配合,半补半攻,缓缓图治,可获良效。据刘老经验体会,本方治疗慢性肝炎晚期,出现白蛋白/球蛋白倒置,或乙型肝炎“澳抗”阳性者,或亚急性肝坏死而出现上述脉证者,多有较好疗效。
加减 若肝硬化疼痛不解,则加入炮山甲粉,配合原方中炙鳖甲、煅牡蛎而成三甲散,活血化瘀,软坚消癥,共奏其功。肝区疼痛明显者,合用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活血止痛;大便不实而属于脾气虚者,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若兼有中寒者,加炮干姜温中;尿黄明显者,加大金钱草、虎杖;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倒置,重用土元、茜草;乙肝标识物阳性者可加叶下珠;伴有黄疸者,合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治疗诸黄疸的专药,无论阴黄还是阳黄,皆可使用。如果是阳黄,亦可单用一味茵陈水煎频服,其用量可达30克以上。凡湿热发黄,用茵陈蒿汤后,黄仍不退,但正气业已渐耗,脾胃之气受损,阴分尚有伏热,如见手足心热,五心烦热等症,则转方用栀子柏皮汤治疗,其中甘草扶助正气,利于邪实正虚者。
验案:
程某某,女,30岁。1999年4月22日。乙肝,肝硬化,肝脾肿大,腹胀。舌红赤,苔薄白。处方:小柴胡汤加桂枝10g、白芍10g、茜草10g、地鳖虫10g、鳖甲15g、龟甲15g、牡蛎30g、穿山甲8g、皂角刺10g、蝉蜕8g。7剂。
1999年5月13日。服上方感觉很好,身体较舒服。剑突下不舒,后背酸痛。舌偏红,苔白。处方:小柴胡汤加当归10g、白芍10g、川楝子10g、元胡10g、片姜黄12g、青皮10g、陈皮10g。7剂。
1999年6月24日。乏力,颈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疼。舌正红,苔白根部厚。处方:小柴胡汤加夏枯草15g、玄参12g、丹皮10g、赤芍10g、露蜂房10g、牡蛎30g。7剂。
1999年7月1日。服上方颈淋巴结肿消失,因吃方便面而胃痛,打嗝。舌红,苔白。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原方。7剂。
1999年7月15日。肝区胀痛,脾区也痛,肚子不胀了,夜间每到2~3点就醒。舌红,苔白。处方: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牡蛎30g、片姜黄12g。7剂。
1999年8月5日。服上药有效,已不呃逆了,挺舒服的。咽喉略痛,尿黄,
大便干。处方:小柴胡汤加白芍15g、枳实10g、滑石16g。7剂。
1999年8月12日服上方咽疼减轻,身体窜疼没了,胁下酸软,胃脘烧灼不舒。舌红偏赤,苔白。处方:
小柴胡汤原方,用红参5g。7剂。
特别提示:一诊方中加蝉蜕,是合入了吴有性《温疫论》三甲散与薛雪《湿热病篇》加减三甲散法。刘渡舟先生常用三甲散与加减三甲散治疗肝脾肿大、肝硬化等久有瘀血之证。
张某某,男50岁。1999年8月19日。肝硬化,脾肿大。舌红赤,苔黄厚腻。处方:小柴胡汤去大枣,加桂枝10g、白芍10g、地鳖虫10g、茜草10g、鳖甲12g、牡蛎12g、藏红花1g、片姜黄10g。7剂。
腾某某,男40岁。1998年12月30日。乙肝,肝硬化,肝脾肿大,上方用柴胡鳖甲汤。大便初硬,口干苦,尿黄。舌红,苔白腻。处方:柴胡12g、黄芩8g、党参12g、鳖甲12g、牡蛎30g、麦冬12g、丹皮10g、白芍10g、当归尾10g、龟甲12g、穿山甲6g、王不留行10g、天花粉10g、浙贝母10g、苍术10g、炙甘草6g。7剂。
医案摘录张文选《跟师刘渡舟学用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