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归隐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2024-05-30 07:34:50 龙虎山道教 昨天 尧舜“攻遂,身退,天之道”,之道”,为道家最好范例,亦是最能突显道家之情怀的行为。这“功遂身退”的情怀,亦被后世的道家所效法,东晋时有抱朴子——葛洪,南朝齐梁之际又有了陶弘景继之后尘。他优哉游哉地挂冠于神武门,开创起一个“山中宰相”的局面,来成就其“功遂身退"之情怀。他亦以洞天《真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恰悦,不堪持赠君”这首诗,表明了其以“自在精神为自我领域"的心迹。《真诏》之诗,即是为回答齐高帝的诏书而作,作此诗时,陶弘景已经隐居于茅山。高帝盼其出山辅政,才写诏书问其“山中何所有,君何恋而不返”。而陶弘景则答诗高妙,看似实实在在地回答了高帝的问题,但那白云悠悠、飘歌荡荡,何等空灵,何等自在,而“只可自恰悦”,然后在承接中轻轻一转,便将“我之所悦,非你帝王之所喜,还是我做我的隐居道士,你做你的帝王吧”之意表达清楚。整首诗毫不着力,率性而为。含答语于言外,蕴智慧于诗中,堪称诗中上品。由此可见,在陶弘景的身上流萤着的全都是道家尚自然之道遥情怀。在茅山元符万宁宫有一幅楹联,书写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样的句子。这其间的“神仙”,指的是秦代李明及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而“宰相”,则指的就是陶弘景。陶弘景系当时著名的高道,亦集道教思想家、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学者于一身,自称为“华阴隐居"。出身于南朝士族,10岁就读了《神仙传》、15岁就写了《寻山志》,并且从中表现出浓厚的隐逸志向。南朝宋末时,曾为诸王侍读,人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陆修静弟子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33岁初游茅山,遂生了归隐之心。于是,在齐武帝永明十年上表辞官,归隐于茅山,自此开始潜心修道。永元三年雍州萧衍(梁武帝)于江陵地起兵,陶弘景知天命所归,遂派弟子前往假道奉表,表示拥戴,并于次年萧衍将代齐称帝之时,又以“梁”字为应运之符,令弟子前往献之,遂被萧衍定为国号。梁武帝即位后,屡请其出山,他便请来人给梁武帝带去一幅画。武帝展开观看,只见上面有两只水牛,一只自由自在地在青山绿水间吃草漫步,一只戴着金轭头。武帝观看后,明白他喜欢恬静自在,感叹之余,便不再相扰,不过但凡遇到大事,定派遣使臣前往茅山,向陶弘景咨询策略。正因为此,世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此外,陶弘景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画家。他工草隶,尤擅长行书:其行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其字体势形长,中心紧密,笔画舒展,疏密有致,自成一家。传世书法有《屈画帖》、《痤鹤铭》等。 赞 (0) 相关推荐 陶弘景的归隐 喻军 .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喻军 日期:2021-10-04 生之宽度叶奇 摄 (1/1) ■ 喻军 历史上有不少隐士,未必都是真愿意出世的. 其中,确有抱持志节而退避红尘的隐者 ... 为何说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自号阳陶隐,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 ... 开茅山宗--陶弘景(3) 接上文,接着介绍陶弘景的故事. ...... 陶弘景寻得了真迹好书,就越发向往茅山,挂冠后,真的就去茅山隐居修道了. 茅山,原名句曲山,因汉代,陕西咸阳,三茅真人茅氏三兄弟(大茅.中茅.小茅)隐居于此 ... 助梁开国--陶弘景(2) 接上篇,继续介绍陶弘景的故事: (四)助梁开国,山中宰相 至于陶弘景不愿辅佐齐帝萧宝卷的原因,<齐书>中有记载:东昏侯萧宝卷在位时,"残忍酷暴,书契未闻,剜剔孕妇,格煞百姓,每一 ... 道教茅山派祖师,竟然是语文课本里一位大诗人? 上学时用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的同学,想必都学过这么一篇课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答 ... 山中宰相陶弘景 由来 午后,有些慵懒.本来今天下午在惠和文化园的"问道讲堂",去做个关于道文化的讲座(这么说有点汗颜,道文化太广太深,实在没足够水平说是"讲座"),其实就是分享 ... “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是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江东名门丹阳陶氏,祖父陶隆曾在刘宋孝武帝朝因功而封为晋安侯,父亲陶贞宝也是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 ... 南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一首小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道尽哲理: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判断他人的快乐 自秦始皇的<诗经>以来,中国传统诗歌在文人和学者心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后人对唐诗宋词耳熟能详,但在汉魏南北朝的几百年间,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唐诗,其风格.内容和章 ... 南北朝时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一首小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道尽哲理: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判断他人的快乐 中国传统诗歌,自先秦的<诗经>开始,便一直在文人士大夫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后世熟知唐诗宋词,但汉魏南北朝数百年间,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璀璨的唐诗,其风格.内容.章法等,多是建 ... 一心寻找母亲的唐德宗连连遭遇“冒牌老妈”骗局,为何宁可饶恕欺君之罪,也要坚持追寻下去? 冒牌太后 781年某天,唐德宗得知失踪多年的生母沈太后找到了,正要好好庆贺一番.突然有人奏报:"您找到的生母是个冒牌货,您被骗了!她只不过是老宦官高力士的养女而已!"唐德宗顿时冷静 ... 一心问禅 | 与别人交谈时,少说自己的这三件事 这个世界上,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藏起锋芒. 一心 来源:网络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分寸. 常听老辈一句话,"说话别拿过来就说,先掂量掂量着". 凡事三思而后言,"口无遮 ... 归隐田园之前随便聊点啥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这两天校园漫步,没有拍摄到有新意的画面,也没想起能够公开讨论的话题,于是翻阅五一假期前的照片,找到几幅看着还顺眼的图片,然后随便敲键盘堆砌一些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