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古人 任意挥洒
与兴华兄交游二十几年了,当时兴华兄以文艺评论和文化研究驰名,笔耕不辍,文论多有刊发。兴华兄长期担任敝市作协的副主席,之后余亦侧身市作协,我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
兴华兄在铁路中学执教,当时没有留意执教什么课。当早些年高考艺术生蜂拥之时,兴华兄执教了美术。有段时间时或看到他的钢笔速写,很见功力,心中很是赞叹。问之,曰常带学生外出写生,便“搜奇峰”留些“草稿”。虽言自娱,实乃为日后的中国山水创作在作积蓄。
早几年在某画院看到一轴设色山水,迥异尘俗,且能跳过“四王”,很见清脱闲逸,隐遁放情,看署款是兴华兄,余此次不只是心中赞叹了,而是与边上艺友道出了赞善之言,且自此开始刻意留意兴华兄的山水了。
最近一段时间,兴华兄的山水画创作极见勤奋,有结集之思,故时或持画作到朋友的影楼拍照,余颇碰上了几次,这样得以系统地拜观,如对古人,似孤独闲静之气,任意挥洒,非不可人。山水之外,有次看到几屏大千居士遗意的人物和明人遗趣的梅竹菊荷,虽为山水之暇的馀笔,但亦非泛泛之作,风神有超逸之致。
古人有云:“凡学画山水者,看真山水,极长学问,便脱时人笔下套子,便无作家俗气。”兴华兄大概在作山水之时,先必静坐凝神,一定在存想何处是山,何处是水,何处是楼阁寺观、村庄篱落、桥渠、人物、舟车,然后下笔,则丘壑才新。初观兴华兄笔下的山水,凡遇高山流水,茂林修竹,无非图画,不拘于“元四家”和清初“四僧”、“四王”,而大多是舒发胸中之气。细审下来,伊之山水又有“元四家”之黄大痴的笔势潇洒而秀润,墨色透明而凝重;又得黄鹤山樵用笔活而不乱,层次井然,且皴法多样而不散乱,点苔繁多不显琐碎。可谓有条不紊,理在其中者耶。更得势得趣苦瓜和尚石涛山水中画的“细笔石涛”的风致,理论上恪守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上追求一种萧森郁茂、苍茫幽邃。用笔劲利而沉着,用墨淋漓而泼辣,山石以淡墨勾皴,以浓墨破擦,有时看似不经意处则得自然之妙。
古人又云“画要读书”,画家若胸中不是真有千卷图书,皆不足远游,远游才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享受名山大川,然后付予笔墨,表于楮上,这样才能把山水画赋予深远的境界。兴华兄读书百卷千卷,敢行万里之路,读书涵养了山水画作,使画外有画,行万里路则“搜尽奇峰”,使画境得自然之趣,把铅华尽洗。
兴华兄文人骚客,耐得寂寞,不应催逼而轻率应酬,“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看似挥洒作画,但下笔一丝不苟且讲究以气胜。我们默对兴华兄的画作,定当会心微笑。
2017年2月1日大年初五于闻乐不乐斋雪窗
李兴华,河上木子,安徽宣城人,生于河南漯河。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文论著述见《文艺报》《上海文论》《当代文坛》等和高校学报。2000年至2010年:从事美术摄影评论和文化研究,文论著述见《中国摄影报》《美术研究》《东方美术》等,文论集《阅读与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
于建华,法名智凯,“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书画鉴定,富书画收藏,参修禅宗,以笔墨做佛事,善诗文,现已出版书画鉴定方面书籍二十余种。
福 寿 延 年
于建华题诗堂
于建华新年送福
于 建 华 手 书 书 房 对
智凯居士作品——无 量 寿 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