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祖孙三代都离婚,这样的家风,解决了论语的一大疑惑
孔子是中国古代极为出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创始者,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更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代表作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然若数最为家喻户晓就非《论语》莫属了,《论语》一书可谓是集结了孔子生前一系列的思想言论、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但众所周知,此书却并非孔子本人所作,而创作此佳作的实际作者是他生前的弟子。
孔子出生于风起云涌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普遍流行礼乐制度,而深受这一制度洗礼的孔子实在不忍该制度渐渐走向“礼崩乐坏”的地步,于是乎便高举“克己复礼”的大旗周游列国。
然只可惜当时的孔子虽为儒家文学的创始人,但却并未到扬名立万的时刻,他的很多思想在当时可谓是举步维艰的,而所谓的儒家思想真正在历史上展露头角则是到了汉代董仲舒时期才慢慢流行起来的,孔子也是于此时才真正为世人所铭记。
只不过就是这样一位被世人覆于一层厚厚地“偶像滤镜”的万世师表,却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离婚经历,然这并不是最惊人眼球的,足以惊掉众人下巴的是他的祖孙居然都与他有过相同的经历,都曾有过离婚的历史,见此相信大家都会提出疑问:孔子如此作为怎与他所提出的思想言论、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以及《论语》中的众语录出入如此之大?
然这些大家不解的问题在孔子看来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于孔子而言,离个婚怎么了,离婚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夫妻二人感情不和、三观不同难道要彼此互相折磨、蹉跎一生吗?
这或许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对于男女关系的管控相较于后期来讲是极为自由、开放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以及繁琐复杂的礼仪制度牵绊,而大家所质疑的《论语》以及孔子的众多言论思想与现实相悖问题,实则是因为孔子充当了“背锅侠”,具体原因我们下文一一展开。
祖孙三代离异的家风
熟悉儒家文学的世人都知晓其一直以来主张的都是一种仁、义、礼、智、信的入世思想,然很难想象始终标举着如此思想的一代圣人,其祖孙三代却都曾有过离异、休妻的经历。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一书记载,孔子的父亲与其母在当时那个年代被称之为“野合”,即年龄相差过大的“老少恋”。
孔子满三岁时,其父便撒手人寰,而后母子二人便被父亲的正妻驱逐在外,可以说孔子的成长经历并不平坦,甚至于早早便意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做人之本,鲁昭公九年,此时孔子的母亲已离世两年之久,十九岁的孔子为能够名正言顺地时常返回祖籍宋国祭拜先祖,便迎娶了同为祖籍宋国的亓官氏之女为妻,并于次年得一子取名为孔鲤。
历史上对于亓官氏的描述并不多,而坊间对于孔子这位正妻的说法到有两个,一种说法是称亓官氏在孔子满六十七岁那年因病离世,孔子责怪自己没有在妻子生前好生照料,因此在妻子下葬那日,孔子于亓官氏墓前行重礼,自此之后便一直郁郁寡欢;另一种说法是称亓官氏为人太过唠叨,孔子因实在忍受不了便提出离婚。
而这第二点或许便是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沦为文人批判儒学的靶子的其中一点原因吧,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普遍高举“要想推翻旧社会,必先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能够毫不犹豫地选择休妻、离婚,足以见得当时的儒家思想对于婚姻关系的态度是比较空松、人性的,而这一点却恰好与日后的“儒家思想”、“存天理灭人欲”观点背道而驰。
孔子的儿子孔鲤存活于世的时间并不久,在孔子六十六岁时便早早离开人世,而在儿子死后不久,儿媳便提出改嫁的要求,要知道她的这一举动若是放在宋朝,那么定会被世人扣上不贞的恶名,然在孔子想来却十分能够理解。
并表示出对儿媳个人意愿的尊重,从这里我们便可看出孔子的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思想是不谋而合的。然孔子祖孙三代的离异经历也是对《论语》中“恕”这一价值观的最佳论证,孔子的婚姻态度以及对儿媳改嫁一事的处理无一不体现着早期儒家文学的人性观念。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儒家文学以及孔子的风评在古代和近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在古代则是万人敬仰、万人推崇,而反观近代则是令举国上下嗤之以鼻的存在,然造成这一两极分化局面的原因,其主要症结并不在于孔子本身,而是那些早已被“恶化”、“污染”了的儒家文学。
例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点均与早期儒学的主要思想背道而驰,而这些被“污染”了的儒学大多都是由孔子的那些为了争名夺利的徒子徒孙们的个人想法罢了,他们仗着后人对孔子的不了解而将一些私人观点强冠于孔子头上。
就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观点为例,假如此观点真是出自孔子,那么当初孔子的周游列国经历又该作何解释?难不成孔子要身体力行的表达着自己失节的行为吗?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而《论语》中有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数年来被后人解读为多种释义,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解释便是孔子歧视女性和小人,然而这些只不过是后人思虑的太多罢了,要知道《论语》本就属于一本语录,而书中的所有句子均为孔子与其学生间的对话。
既然是说话,那么每则言论指代的必定是当时的某些具体对象或事物,或许在这句话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孔子就着这件事情有感而发也是极有可能的,而后人所“解释”出的那些意义大概率仅仅称得上是个人观点,与孔子本人关系不大。
再打个比方:“老而不死是为贼”该句话也出自孔子,难道世人要将此句话解读为孔子不尊重老人、歧视老人吗?然实则这句话的只不过是孔子针对当时的某一个人说的话罢了,并不曾有其他多余含义和映射。
结语:
对于《论语》这本书,大家在阅读时千万不可太过于拘泥,要知道这本书只不过是孔子的徒弟们用来记述孔子生前与他们相互交流的语录罢了,《论语》并不等价于孔子的思想观念,试问你与旁人闲聊时的语言,难道都是你的做人准则和思想吗?所以真的没必要去深究《论语》中孔子所说的每一句话,只因毫无意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