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肾虚非阴症论

肾虚非阴症论
今之医者,以其人房劳之后,或遗精之后,感冒风寒而发热者,谓之阴症。病者遇此,亦自谓之阴症。不问其现症何如,总用参、术、附、桂、干姜、地黄等温热峻补之药,此可称绝倒者也。夫所谓阴症者,寒邪中于三阴经也。房后感风,岂风寒必中肾经?即使中之,亦不过散少阴之风寒,如《伤寒论》中少阴发热,仍用麻黄、细辛发表而已,岂有用辛热温补之法耶?若用温补,则补其风寒于肾中矣。况阴虚之人而感风寒,亦必由太阳入,仍属阳邪,其热必甚,兼以燥闷烦渴,尤宜清热散邪,岂可反用热药?若果直中三阴,则断无壮热之理,必有恶寒倦卧,厥冷喜热等症,方可用温散,然亦终无用滋补之法。即如伤寒差后,房事不慎,又发寒热,谓之女劳复。此乃久虚之人,复患大症,依今人之见,尤宜峻补者也。而古人治之,用竹皮一升,煎汤服。然则无病而房后感风,更不宜用热补矣。故凡治病之法,总视目前之现证现脉。如果六脉沉迟,表里皆畏寒,的系三阴之寒证,即使其本领强壮,又绝欲十年,亦从阴治。若使所现脉证,的系阳邪,发热烦渴,并无三阴之症,即使其人本体虚弱,又复房劳过度,亦从阳治。如《伤寒论》中阳明大热之证,宜用葛根、白虎等方者,瞬息之间,转入三阴,即改用温补。若阴症转阳症,亦即用凉散,此一定之法也。近世惟喻嘉言先生能知此义,有《寓意草》中黄长人之伤寒案可见。余人皆不知之,其杀人可胜道哉!

《寓意草》

辨黄长人伤寒疑难危证治验并详诲门人

黄长人犯房劳。病伤寒。守不服药之戒。身热已退。十余日外。忽然昏沉。浑身战栗。手足如冰。举家忙乱。亟请余至。一医已合就姜桂之药矣。余适见而骇之。姑俟诊毕。再三辟其差谬。主家自疑阴证。言之不入。又不可以理服。只得与医者约曰。此一病。药入口中。出生入死。关系重大。吾与丈各立担承。倘至用药差误。责有所归。医者曰。吾治伤寒三十余年。不知甚么担承。余笑曰。吾有明眼在此。不忍见人活活就毙。吾亦不得已耳。如不担承。待吾用药。主家方才心安。亟请用药。余以调胃承气汤。约重五钱。煎成热服半盏。少顷。又热服半盏。其医见厥渐退。人渐苏。知药不误。辞去。仍与前药服至剂终。人事大清。忽然浑身壮热。再与大柴胡一剂。热退身安。门人问曰。病者云是阴证见厥。先生确认为阳证。而用下药果应。其理安在。答曰。其理颇微。吾从悟入。可得言也。凡伤寒病。初起发热。煎熬津液。鼻干口渴便秘。渐至发厥者。不问而知为热也。若阳证忽变阴厥者。万中无一。从古至今无一也。盖阴厥得之阴证。一起便直中阴经。唇青面白。遍体冷汗。便利不渴。身蜷多睡。醒则人事了了。与伤寒传经之热邪。转入转深。人事昏惑者。万万不同。诸书类载阴阳二厥为一门。即明者犹为所混。况昧者乎。如此病先犯房室。后成伤寒。世医无不为阴厥之名所惑。往往投以四逆等汤。促其暴亡。而诿之阴极莫救。致冤鬼夜嚎。尚不知悟。总由传派不清耳。盖犯房劳而病感者。其势不过比常较重。如发热则热之极。恶寒则寒之极。头痛则痛之极。所以然者。以阴虚阳往乘之。非阴乘无阳之比。况病者始能无药。阴邪必轻。旬日渐发。尤非暴证。安得以厥阴之例为治耶。且仲景明言。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后复发热三日。与厥相应。则病旦暮愈。又云。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明明以热之日数。定厥之痊期也。又云。厥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厥少则病退。厥愈而热过久者。必便脓血发痈。厥应下而反汗之。必口伤烂赤。先厥后热。利必自止。见厥复利。利止。反汗出咽痛者。其喉为痹。厥而能食。恐为除中。厥止思食。邪退欲愈。凡此之类。无非热深热厥之旨。原未论及于阴厥也。至于阳分之病。而妄汗妄吐妄下。以至势极。如汗多亡阳。吐利烦躁。四肢逆冷者。皆因用药差误所致。非以四逆真武等汤挽之。则阳不能回。亦原不为阴证立方也。盖伤寒才一发热发渴。定然阴分先亏。以其误治。阳分比阴分更亏。不得已从权用辛热先救其阳。与纯阴无阳阴盛格阳之证。相去天渊。后人不窥制方之意。见有成法。转相效尤。不知治阴证以救阳为主。治伤寒以救阴为主。伤寒纵有阳虚当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阴分可受阳药者。方可回阳。若面黧舌黑。身如枯柴。一团邪火内燔者。则阴已先尽。何阳可回耶。故见厥除热。存津液元气于什一。已失之晚。况敢助阳劫阴乎。证治方云。若证未辨阴阳。且与四顺丸试之。直指方云。未辨疑似。且与理中丸试之。亦可见从前未透此关。纵有深心。无可奈何耳。因为子辈详辨。并以告后之业医者。

胡卣臣先生曰。性灵自启。应是轩岐堂上再来。

(0)

相关推荐

  • 张锡纯解表退热效方——寒解汤

    寒解汤 [组成]生石膏捣细,一两 知母八钱 连翘一钱五分 蝉蜕去足.土,一钱五分. [主治]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用法]凡治寒温之热者, ...

  • 卷四139,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证.因误下引邪内入,所以脉数不解,内外合邪而     见消谷善饥,谷入既多,反至六.七日不大便,且不     烦渴,是知其证非热结在胃,乃热结在血.以其表     证误下,尚兼太阳随经之热未尽 ...

  • 徐灵胎. 医学源流论. 涉猎医书误人论/原文/译文

    徐灵胎. 医学源流论. 涉猎医书误人论 人之死,误于医家者十之三,误于病家者十之三,误于旁人涉猎医书者,亦十之三.盖医之为道,乃通天彻地之学,必全体明而后可以治一病.若全体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举以试 ...

  • 徐灵胎医学全书[徐灵胎医学全书]

    本书详尽介绍了徐氏的生平经历,以及其学术建树和着作考证等,对于后世研究徐灵胎的学术思想有很大启发.书末还附有"论文题录",全面摘录了1950-1997年间公开发表的现代学者对徐氏学 ...

  • 《医学源流论》清.徐灵胎.1851和刻本

    《医学源流论》清.徐灵胎.1851和刻本

  • 什么是劫剂? 请看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

    什么是劫剂? 请看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的<劫剂论>. 说白了就是一些直奔疗效的方剂,不管病邪的来龙去脉,不顾五脏六腑的机能,用了暂时有效,但可能后患无穷. 你有热.有毒(包括 ...

  • 灵兰日签 | 徐灵胎论虚

    灵兰日签 | 徐灵胎论虚实 中医书友会 精选留言 明贤 此气非指元气.中气.宗气,应指邪气.肺主一身之气,肺被邪闭,肺金失宣肃之政,必气急而喘:气分有邪,此人又素体阳旺,呼吸必粗,声音壮厉.血统营,寒 ...

  • 【视频】名医徐灵胎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 ...

  •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年成为一代名医.他独特的学习方法绝对值得借鉴. 徐大椿(1693~1771),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 ...

  •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临证医家既要熟谙辨证论治,又要掌握专方.专药(即专病专方,专病专药),二者不可偏废,才不失博采众方之训. <和剂局方>虽然 ...

  • 徐灵胎:人参切块的原因

    中医书友会第117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方药虽然能中病,若煎服法不合理,其药必无效."(编辑/盒子) 服法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毛公裕年届八旬,素有痰喘病.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