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之乡梅县松口镇荔香园的文物价值【热点推荐】 2024-04-11 03:39:40 华侨之乡梅县松口镇荔香园的文物价值 文/梁德新 饶凌云松口是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下辖的一个镇,旧时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梅州客家人从松口走向世界各地,松口成了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梅江流经松口往大埔三河由汕头入海,旧时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有“松口不认州” 之说。松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华侨之乡的美誉,据1989年出版的《梅县华侨志》记载,松口有华侨8万,本地人口6万多人,可说松口的华侨断家不断屋,90%的家庭都有华侨,松口建有“华侨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中国唯一的纪念项目“中国移民纪念广场” 建在松口。近年国家重视华侨文化研究,不少研究华侨文化的专家学者到松口收集资料撰写学术论文。松口是个发展中的旅游区,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松口旅游。 华侨之乡松口镇沿河风光饶实甫家族与荔香园荔香园座落在松口铜琶村饶氏三世祖仲荣公祠堂的左边。由于仲荣公后裔不断外迁,八世祖潜我公迁至大埔三河开基,人丁昌盛,松口原有祖祠反而冷落,后由三河十二世锡闵公于乾隆癸丑年返迁松口仲荣公祠居住。饶肇华(饶实甫)是锡闵公的十五世孙。饶实甫住的地方是仲荣公祠堂的左边,此地低洼常受洪水浸。清朝末年饶实甫在马来西亚经商,筹资把铜琶仲荣公祠祖祠的左橫屋修整,并在后围加建几间房子以避洪水。加建的房子有厅堂、书房,还有小花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书房建在最高的地方。园中种了数棵荔枝树,荔果香甜可口,肉厚核小,尤其园中环境清静幽雅,因此把它命名为“荔香园”, 并在门口塘唇路边入口处做门楼上写荔香园三字。此后村里人称此处为荔香园。 铜琶村荔香园饶实甫早年随本地水客出南洋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做工,后开小店做生意。他娶妻松南人陈氏,生五子。由于他为人诚信,人緣好,生意逐歩发展。饶实甫先后把在家的五个儿子接出来帮做生意,后来儿子们另开分店。饶实甫的三子饶思文(饶简)1907年他跟大哥饶思明到槟城读书,受革命思想影响于1910年在槟城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清朝末年饶实甫成为当地有名望的华侨。他支持乡贤饶芙裳办学。儿子饶思文在饶芙裳创办的时中学校读书。下面是松口镇中山公园的“松口籍同盟会会员紀念碑”里面有饶简(饶思文)的简介。饶简(1895—1966),家名思文,字斐野,松口铜琶村人。少年随父兄赴南洋,就读于马来西亚槟城时中学校,受时任《光华日报》笔政的戴季陶影响,接受反清革命思想。1910年在槟城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跟随时中学校校长饶芙裳返国。后就读于广东政法专科学校,毕业后往印尼经商。1920年返松口家乡,曾任梅县教育局长,中年后在印尼棉兰经商,兼任国民党日里支部常委,承办《新中华报》。他热心华文教育,复办中华小学,倡办苏东中学。晚年定居台湾,1966年在台湾去逝。饶实甫与饶芙棠关系密切。2018年由刘亦宏、郭锐较辑的《饶芙裳诗文集》中有三处述说饶实甫。书中饶芙裳称饶实甫为叔叔(松口饶氏同宗),饶实甫的三儿子饶思文在马来西亚槟城饶芙棠创办的时中学校读书,此后他后关心饶思文的事业。下面是饶芙棠书中的摘录:寄呈实甫叔祖庇能葫芦岛上昔徜徉,早已他乡认故乡。每诵先芬同夜起,最难一饭不余忘。寻山月冷苏门树,冒雨帆归海屿樯。何日芳尊亲麈训,佛桑花下话沧桑。 饶简在印尼华侨杂志工作期间的刊物照片(图中左一为蒋介石。蒋介石:伪“总统”,即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松口镇中山公园的紀念碑中的饶简碑文据历史资料记载:1918年5月27至30日孙中山先生到松口考察,住在铜琶村谢逸桥家爱春楼。27日上午孙中山先生乘坐的西发号小轮船由大埔县三河坝沿梅江而上在铜琶村的鱼上水码头(大码头)登岸后步行到谢逸桥家爱春楼。大码头到爱春楼约1公里,村民们闻讯后沿路欢迎孙中山先生。据丘一宗先生文章所述:孙中山先生没有官架子,和蔼地向欢迎的民众挥手示意。据铜琶村的老人说,村民们听说孙中山先生会到村中,都好奇地在路旁观看,饶实甫的夫人陈氏和家人也站在荔香园门口欢迎孙中山一行人,孙中山先生挥手向沿路的村民们致谢。此后,陈氏与她的后裔们说:她见过孙中山先生,她儿子饶思文是辛亥革命期间的同盟会会员,追随孙中山先生,民国年间曾在梅县做官。饶实甫年幼时在村中的学堂读过书。从他写给家乡的信件可看出,他的文化不低。他家中有书房(书斋)是当地世代书香的家庭。在清末民初年间,他经常有信件和物品托水客带回家乡荔香园 ,曾数次回祖居荔香园。饶实甫家中有书房,是当地世代书香的望族。沈建华《侨批例话》中所述:从信封和家信中的字体来看,饶实甫的字体是铁画银钩,淋漓酣畅,十分悦目,堪称一流的好书法。 饶实甫与部分亲人合影(约1914年摄于松口荔香园)民国年间,饶实甫的父母、妻子,儿子等人在荔香园居住。他们是真正的侨眷,生活费靠南洋的亲友们接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茘香园有书房、有留声机等。从这些设施可看出,当时饶实甫的后裔是村中的富裕人家。专家学者论述饶实甫的侨批资料一清未民初年间饶实甫与荔香园的信件(侨批)有部分保存下来。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副馆长沈建华收藏有饶实甫与其四个儿子的信件。沈建华著的《侨批情结》 《侨批例话》书的封面是饶实甫寄回荔香园家中的信件,封底是饶思文寄回家乡荔香园的信件。2008年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副馆长沈建华和汕头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明华等到梅州实地考察华侨文化曾到荔香园。而今这些百年前的信件,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华侨文化的殷实资料。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夏远鸣助理研究员的文章《家国春秋两地书:晚清民初时期松县松口华侨饶实甫一组侨批为例》引用了饶实甫从侨居地马来西亚槟城寄回家乡松口铜琶村荔香园的18封信件(侨批)的实录,每封信以原文写出,文章有一万余字。此文公元2000年入录东南亚华人研究丛书之十一《族群、历史与文化:跨域研究东南亚》(黄贤强主编)。 饶实甫和儿子们寄给家乡松口铜琶村荔香园家中的信件下面是文章的开头的概述:梅县松口镇是一个华侨之乡,传统社会时期,90%以上家庭都有华侨。本文以一组侨批信为例,窥探晚清民初这一段时期内饶实甫一家的命运。及当时时局变化对家庭所产生的影响。以此展示在那个时代里,侨乡社会里,一个普通家庭的传动是如何与时代的命运相联系的。该组批信记载的是饶实甫一家,在晚清民初时期往返于原乡与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家书。饶实甫先生,家住今松口铜琶村荔香园。铜琶村饶氏为松口一个较有影响的姓氏。据说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祖上即从此迁出。现松口饶氏的族谱亦由饶宗颐先生题写谱名。一般而言,批信主要是交待所托寄之财物情况,以及家庭生活情况。这批侨批也是如此。这批信反映了饶实甫先生一家在晚清到民国初年的家国之事,读之细腻亲切,令人动容。家国之事的亲身体验,在荔香园饶实甫一家的书信中得到体现。 梁德新(左4) 饶凌云(左3) 与夏远鸣助理研究员 (左5) 等人在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门前留影下面是饶实甫从侨居地马来西亚槟城写给家乡松口铜琶村荔香园家中的一封信:第十八张:(1911年11月17日)字示孙儿恒、清吉知之:本初一日收到尔前月十六日寄来一禀,诸事知悉。目下外面祖父及尔叔等俱各安好,但家中老少近日未知好否,心殊多念。兹付古省三伯带洋银壹拾元,另衫架一包,炉帝饼一盒;又什物一盒(装下牛乳二矸,宁神二盒,宁鱼三盒,参脚多少)。计共三件,见字禀尔祖母知之,问收就是。本日事务颇多,故未多示,即此知之。祖父 实甫字 辛亥十一月十七日封面:□□交松口 吉祥大宝号收请转交 饶恒吉祖母陈氏收启 又付龙边壹拾元,自槟屿饶实甫 □托二《国学大师饶宗颐故里的一组清末、民初侨批》作者是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副馆长沈建华 ,全文五千余字,有9幅信件照片。分为:清末侨民的流寓图、潮汕清末特大洪灾的历史记录、清末民国初年之交的历史记述、辛亥革命在侨批中的描述、民国初年水客封、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侨批中的反映 、关于侨批与饶老故里关系的考证,共七个小标。文章是对上述小标题的内容及结合饶实甫寄回家乡荔香园的信内容来写的。下面是第四个小标题“辛亥革命的描述”。饶思良于1911年九月十九日(11月9日)写信给母亲描述道:“昨闻北京既为革命军所陷,此间不论老少皆一体剪发。父亲大人及芙棠先生亦于昨日剪去,盖国家既新,则人亦不可不有新。”寥寥几句,把辛亥革命之风吹到南洋而引起的轰动描述得栩栩如生。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下的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鏖战竟夜,控制武昌,组成武昌革命政府。11月上旬,革命军打进了京城,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法令,如禁止缠足、蓄辫、赌博、种植鸦片等。饶思文的父亲饶实甫和芙棠先生(芙棠先生1911年回国担任广东教育副长),都属于华侨中的上层人物,他们率先接受革命思想;而作为儿子的饶思文在父亲身边也直接受到了影响,提出“国家既新,则人亦不可不有新”的观点,表现出他对社会万象更新积极拥护的态度。此批信,内容思想先进,文笔通畅,而字体刚健婀娜,浑厚爽快,颇有晋唐笔意,可见其家学渊源,一脉相传。 饶思良写给家乡母亲的信,内容谈到辛亥革命的事下面是2006年沈建华购买侨批资料的阐述及有关“水客”(侨批员)的资料。这封侨批,是2006年,作者在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文物馆充任副馆长时,向梅县收藏家林腾云先生商量购买的。因为关系好,更因林先生出于对“中心”的热爱,故仅以800元的低价出让给侨批文物馆,成为侨批文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的清朝侨批。梅州地区在1937年以前一直没有设立银行,所以侨批业的经营均属民间行为,几乎没有政府干预,这为水客业留下极大的空间。据1940年《梅州要览》所载,当时梅县水客多达449人。 沈建华著的《侨批情结》《侨批例话》封面封底彩图是荔香园的信件 饶凌云(右)饶凌霞(左)与林庆熙馆长(中)合影 饶凌云、饶凌霞与林庆熙馆长查阅荔香园的侨批资料 三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13—1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圆满举行。约有80多位来自两岸三地、美国、澳洲、日本、马来西亚和本地等国家地区的学者出席了这个大型的国际学术交流会,发表了52篇论文。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夏远鸣助理研究员的论文题目:《家国春秋两地书:从槟榔屿到梅县松口—以梅县松口“荔香园”的一组侨批为中心》,论文在会议期间交流。2018年1期(总第28期)《侨批文化》发表了吴奎信的文章《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侨批故事》。夏远鸣和吴奎信的文章中引用了饶实甫先生的侨批资料。饶实甫与饶宗颐、饶芙棠的关系一饶宗颐(1917—2018)是我国的国学大师,著名的学者。他生于广东潮安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 ,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他认可祖籍是梅县松口,还为《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题词。沈建华的文章《国学大师饶宗颐故里的一组清末、民初侨批》的第七部分是“饶宗颐故里的考证”,下面文章摘录。饶姓是松口的书香门第,由此使我们联想到当代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祖上也是松口人,因而欲一探究竟,查看他们是否一脉相传、沾亲带故。据饶宗颐先生16世祖良滨公所作《昭穆奕世名次小序》中云:“14世祖从松口带来族谱一本”,其“世系八句”中的“仕昌协显 良兴见旭”,饶宗颐先生属于十九世“旭”字辈。饶宗颐先生祖上是14世从松口迁来潮州,只凭这一点,我们判断他们是饶宗颐先生的同宗老乡,自然可以说得过去,可是毕竟太过宽泛了。 饶宗颐先生在写字后来,托梅州林腾云先生辗转购得《念二郎元贞公世系 饶氏族谱 选堂拜题》,非常兴奋。既然是饶老所题,则内容必然可靠。翻开一看,果然猜想并不离谱,饶宗颐先生和饶实甫先生都属于松口铜琶乐隐公系,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乐隐公的后世子孙。乐隐公系下分为仲华公系和仲荣公系。饶老属仲华公系邦宪公祠,十二世移潮安,开基仕保公祠;饶实甫先生属于仲荣公祠,居本村荔香园。饶实甫先生为十五世,原名饶肇华,实甫当是表字,生子五:思明、思良、思文、思九、思学(早逝)。如上面批信中所言,思学不幸早逝。据《族谱》所载,如今其他四位兄长早已子孙满堂,瓜瓞绵绵,五世其昌,有的居印尼,有的居泰国,有的居香港,有的居广州,也有居汕头的(思九的长子荣吉、孙子士煌)。松口铜琶宗祠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人文蔚起,在清代曾有父子三进士:十六世复甫公及两子世轩、世轸;泗坑后裔辅庭是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可见这里是充满文化气息和革命传统的地方。 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我们潮汕出了个饶宗颐,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其曾祖父良询(属16世),字少泉;祖父兴桐,曾任潮州商会会长,教育儿孙读书,广布德泽,甚有众誉;父亲饶锷,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成返络潮州,曾任《粤南报》主笔。论及饶宗颐先生家学渊源,固非必远溯松口,然知其故里,乃耕读传世之乡;一识其远祖,系书香门第之家,当亦不无小补焉。二饶芙裳(1856—1931)梅县松口镇车田村人,31岁中举人,曾任嘉应州(今梅县)任劝学所所长。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胜利后任广东省教育司司长(教育厅长),民国二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 饶芙裳先生遗像《印尼侨声》第14卷第1期的人物简介资料《饶简》中有文字记述饶实甫与儿子饶思文(饶简)与饶芙裳与交往。下面是《印尼侨声》摘录资料。饶实甫先生在槟榔兴经商,乃随长兄(饶思明)前往槟城省视,预计进读英文书院。过值同邑国学名师饶芙裳先生由国内来到槟城,邀集同乡父老创办时中学校,自兼校长,提倡新学,赞助国父革命。父亲同情革命,乃命饶简(饶思文)进信该校肄业。饶简先生天资卓越,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辛亥武昌起义成功,广东光复,胡汉民先生出任都督,电召饶芙裳先生返国,(拟任)广东省教育司长。饶简先生乃与其他时中学校同学,随同饶芙裳校长回粤升学。进广东高等师范附中,继即考入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即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前身),研读法律,于民国四年毕业,被分发到法院实习。热心人帮助收集资料2010年前后专家学者们撰写有文章在报刊和网站发表。文章发表后,引起饶实甫后裔们的关注。 记者采访梁德新作家 记者采访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夏远鸣助理研究员 记者采访饶实甫的后裔饶凌云(右)饶凌霞(左)我们查阅2001年出版饶熙龙主编的《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饶实甫的四个儿子的后裔是:思明——清吉——士倦、士茜;思良——常吉——士森(仕森)——凌云(女)、凌霞(女)、凌红(女)、凌华(女);思文(饶简)——允吉、迪吉——士鑫、士敏、士博、士俊、士褀、士蓉、士金蓉、招蓉,士敏——文媛(女)、文娣(女),士博——育玲,士褀——文玲(女),招蓉——珊珊 ;思九——荣吉、谦吉,荣吉——世煌,谦吉——士观。下面是今年87岁的的饶仕森(饶思良的孙儿)采访资料摘录:我太公饶实甫(族谱名为饶肇华)长期在马来西亚槟城经商,经常通过水客往家乡寄回银元和物品。清朝未年还专门寄回钱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扩建了房子,为了后代能学到知识还专门另外建了书斋。并在屋后花园种了8棵荔枝树,荔香园由此而来。实甫公膝下有五个儿子,思明,思良,思文,思玖,思学。小儿子思学18岁时早逝,他们都曾到南洋在父亲的店里做帮手或去南洋等地学习。 1938年饶实甫家的女人们在荔香园留影我的伯公饶思明从南洋回来后一直居住在荔香园直到去世。他的儿子饶清吉在松口娶妻,后带着儿子饶仕鑫和小女儿饶仕彩居住在泰国。饶仕彩在1990年左右回过荔香园探访并留影。二女儿饶仕绥和三女儿饶仕倦在荔香园跟随祖母居住到嫁人。 1938年,饶仕森叔母(饶思文长子饶允吉妻)与其子女在荔香园留影我祖父饶思良去南洋跟随父亲做生意长达二十几年时间,后来回到家乡由于抗日战争的太平洋战争爆发,海路封锁未能返回马来西亚,在荔香园居住直到1960年去世。我的父亲饶常吉年1938年世了,那时我5岁。母亲在1960年去世。抗战时期由于海路不通在南洋和家乡的亲人断了联系,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联系上,当时在印尼的三叔公饶思文通过水客赖志良(邻居饶运生的岳父)给我祖父带回钱物。我出生于荔香园,于1952年由梅县松口中学考入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后服役于国防部研究院后转业至广州化工研究所工作及退休,我与妻子李丽华, 生四个女儿,现居广州市。三叔公饶思文(别名饶简,斐野),曾任梅县教育局局长。他在妻子张添英家族支助下去印尼办报、办学校、经商。其后人如今居住在中国大陆武汉、台湾、美国以及印尼等地。在印尼经商同时饶斐野还主持了《新中华报》任《新中华报》总经理。并致力于棉兰市的教育事业,著名中学苏东中学的首届董事之一。在抗战时期因为印尼侨领身份曾经被日军抓去坐牢。1948年他回到家乡松口半个月,在元宵节举办了一场升灯,当时松口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他与亲人曾经在光华照相馆留影。解放初期中国政府曾经邀请他回国观光,诸多原因未能成行。晚年他因身体不好印尼气候不适宜养病,经医生建议定居台湾新竹,曾在台湾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任职,1966年在台湾去世。大儿子饶允吉的妻子在1947年带着三个儿子从印尼回到荔香园居住,饶允吉也在1949年回来荔香园居住了半年,当时还带回来家乡少见的留声机。1950年后饶允吉和妻儿先后回到印尼。饶思文的两个女儿饶惠贞,饶润贞。饶惠贞小时候随母亲曾经在荔香园生活,她嫁给龙文(梅县隆文镇)的一户华侨家后随夫家去了印尼。饶润贞在江西南昌中正大学读书时认识了同学并结婚,婚后生一男两女,她1953年由印尼回国,将三个子女送回荔香园伯父饶思良家抚养,1958年她把孩子带回身边在湖北武汉居住。 1956年饶仕森祖父思良一家与饶荣吉夫妇等人在祖屋合影留念四叔公饶思九抗战前从印尼回来后在汕头开了梅花照相馆,抗战后全家迁回松口,全家都在松口街居住,他的梅花照相馆也成了松口街数一数二的照相馆。饶思玖同时也是一名画家,曾经画过一副老虎的画令到许多人竞相高价购买。1946年去世后照相馆由大儿子饶荣吉接管。1948年饶荣吉带着母亲及弟弟饶谦吉举家迁移到汕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村中的幼儿园设在荔香园。1981年之前,饶思良的后裔们还在茘香园居住。2020年,饶实甫的后裔已传至第七代,人数有二百多人。现居印尼、泰国、美国、香港、武汉、广州、汕头等地。他们中有不少学有所成,在外经商的人多。在国内较有成就的是饶仕森(士森),他195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师从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当年钱学森先生从美国回来,在全国招收了157名大学生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导弹,饶仕森是其中一人,后来他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而今饶实甫的后裔在各个行业为社会作出贡献。饶思文的外孙饶培棠1944年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从事科技工作。1953—1958年他和两个妹妹在荔香园居住,1958年兄妺三人到武汉他母亲那里读书。2019年冬,他曾回铜琶村荔香园探亲。孙饶培棠说:母亲生前常谈及外公饶思文从小有志向及生平事迹;教育我们要认真读书,训斥我们“不努力,无出息”。我们为了写好《华侨之乡松口镇荔香园的文物价值》数次到华侨博物馆和图书馆查阅百年前与饶实甫家族有关的资料;主动与用饶实甫侨批资料写文章的专家学者夏远鸣、沈建华联系;到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阅看饶实甫家族百年前的信件(侨批)。我们到荔香园实地调查,采访知情人,还拍有照片。今年87岁的老人饶仕森提供了千余字的家族历史资料及几幅民国年间的照片。分布在各地的饶实甫后裔们提供有资料,如居住在武汉的饶思文的孙饶培棠还在微信与我们沟通。当地知情人《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主编饶熙龙,铜琶村饶氏宗亲会联谊会的负责人饶达昌,饶仕森的妻子李丽华侄儿李龙曾老师等人协助调查提供资料。在众多热心人和知情人的帮助下,饶实甫家族资料逐步完善。 黄铁君、梁德新、夏远鸣、饶凌云、饶凌霞、林新平 、吴宇嘉在荔香园合影饶思文是辛亥革命期间的同盟会会员,著名文化人。地方文史工作继续收集饶思文资料。饶思文后裔数十人今散居美国、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台湾地区以及香港和湖北省武汉等地。其后人为文史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有些人表示要为修建茘香园出钱出力。专家学者们建议修荔香园和建辛亥革命人士同盟会会员饶简(饶思文)纪念碑,他们的建议得到饶实甫的后裔们的支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人曾数次到荔香园査看。结束语把荔香园建成“华侨文化纪念展览馆”有价值。现在松口是开发中的旅游区,圩镇內建有移民纪念碑、华侨博物馆,现存的景点有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及附近几个华侨建的房屋。铜琶村是松口镇的镇郊,现有旅游景点是元魁塔、世德堂、孙中山先生居住过的爱春楼。原铜琶小学已改建成农家饭店,內有客房,方便游客食宿,此地离荔香园约300米。“荔香园华侨文化纪念展览馆”建成后,可为松口的华侨文化添枝增采。围绕“南粤古驿道·客侨海丝路”的建设,目前松口镇正发挥侨胞引领带动作用,主动联系海内外有影响力华侨后裔,动员他们回家乡投资兴业。松口是发展中的旅游区,笔者认为,在条件成熟时,“茘香园”可申报名人故居,争取把“茘香园”成为华侨文化的旅游景点。参考资料1、《印尼侨声》第14卷第1期的人物简单介资料《饶简》。饶简(饶思文)饶实甫第三个儿子。2、《家国春秋两地书:晚清民初时期松县松口华侨饶实甫一组侨批为例》作者,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夏远鸣。文章发表在2008年《侨批文化》。3、《国学大师饶宗颐故里的一组清末、民初侨批》作者是潮汕历史文化中心侨批博物馆副馆长沈建华。(摘自2009年6月25日华语广播网)。文章中有数幅饶实甫的信件(侨批)照片。4、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有会议论文集)5、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侨批故事,作者吴奎信。6、刘亦宏、郭锐校辑的《饶芙裳诗文集》部分资料。7、饶熙龙提供的《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主编饶熙龙),他了解饶实甫家族的情况,提供有殷实的资料。8、《梅县松口镇志》2014年出版,《梅县华侨志》1989年出版。9、饶实甫后裔饶仕森、饶凌云资料提供资料有:家史资料、历史照片数幅,饶思文的资料等。饶思文外孙饶培棠提供有部分资料。10、饶达昌,铜琶村饶氏宗亲会联谊会的负责人,提供有资料。11、李龙曾,梅县松口中学老师,饶凌云母亲李丽华的侄儿,协助调查,还提供有资料。12、松口镇铜琶村荔香园实地调查资料,采访知情人资料。13、汕头市华侨博物馆林庆熙馆长提供的有关荔香园侨批文化书刊。作者简介:梁德新,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中学退休教师,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现聘为梅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编著书数本,《梅县松口镇志》副主篇。2009年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19年聘为梅州市华侨历史学会顾问。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曾邀请出席由嘉应学院、三明学院、北部湾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等单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有关客家研究的文章和论文约5万字入录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华华编著的的《客家文化拾零》书中。饶凌云(女),大学文化,饶实甫后裔,饶仕森长女,家族资料的提供人。图:梁德新 饶凌云 杜云鹏(部分)文:梁德新 饶凌云视频:杜文清 杜云鹏 客都原创,让客家与您更近 赞 (0) 相关推荐 原创 | 印尼梅州菜馆老板 斥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家族显赫历尽沧桑的雅加达皇都酒楼(Fong Tu Restaurant)的老板曾昭淦. 印尼惠州会馆及赖氏宗亲会副主席赖科桦(木荣)请客. 雅加达的五华籍乡亲陈森华也是酷爱梅州客家菜的. 机 缘巧合认 ... 梁德新║同乡聚会共议家乡公益事业建设 同乡聚会共议家乡公益事业建设 "涯系松口人"微信群梅城松口同乡聚会记述 梁德新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是历史悠久,是古时的岭南四大古镇之一,自古有"松口不认州"的说 ... 【梅县侨声】爱国侨领丘元荣故居“瑞德楼” 2020庚子年 封面:丘元荣故乡长教村 宋志锋 摄 侨 界 人 物 From Meixian 爱国侨领丘元荣故居"瑞德楼" 人物名片 丘 元 荣 (1897-1978) 广东梅县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广东梅县松口镇 松口镇地处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全国重点镇. 松口镇是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核心区,松口港过去曾是广东内河港的第二大港口,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 ... 松口荔香园,梦里家山是乡愁【热点推荐】 松口荔香园:梦里家山是乡愁 文/夜色光明 我曾多次来过松口,多次在元魁塔的周围看山看水看屋,也知道这里有一座爱春楼,当年孙中山先生视察粤东时下榻的地方,题有两则楹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 ... 华侨之乡松口镇中山公园的历史文物 华侨之乡松口镇中山公园的历史文物 文/梁德新 梁延学 著名华侨之乡松口的文物古迹众多,外地游客到松口旅游必然要中山公园游览. 中山公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它是纪念1918年孙中山先生到松口视察 ... 梁德新II华侨之乡松口镇大黄村 大黄村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该村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江南岸,距松口古镇的商业街约5公里,全村总人口2068人.村民外出南洋群岛谋生的人多,有华侨约五千人.旧时村中有数座"中西合璧" ... 【林氏字辈】2276-广东梅州梅县区松口镇横东村(横山) 林氏源流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推动林氏文史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氏字辈数据库]若找不到你的村 原因可能在这里林氏字辈2276-广东 ... 梅县区松口镇仙口村,美丽的客家故乡【客都推荐】 松口镇仙口村客家民俗田野调查 梅州市客家研究会 梁德新 华南理工大学 张华华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仙口村是个著名的客家山村,报刊和电视 ... 漫步深圳荔香公园,寻找都市中的一份宁静 荔香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中心地带.北临深南大道,南望南山区委大楼.东接麒麟路.西连阳光荔景楼群,园地总面积二十二万平方米. 园内遍植各种花草树木:杜鹃怒放,荷花遍地,引百花争春.园内有合适跑步的清廉跑 ... 很少再有人知道虚拟乡、虚拟镇、虚拟街道和自然镇、自然村 在网上搜索新疆兵团资料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里,兵团的团场会标注为虚拟乡,而兵团的大团如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148团等曾经还有营级单位的自然镇.这对于很多外省人来 ... 深圳荔枝公园之荔香阁掠影:端庄典雅的建筑与荔枝树相映成趣 深圳荔枝公园的荔香阁是全园的主景,它为观赏全园景观而建,是一座端庄典雅的三层建筑,每逢蝉鸣果熟时节,人们拾级而上阁楼高层,放眼凭栏,目下重重绿海荔红,碧海扬波,串串荔果,玉荔鲜红,万绿丛中到处飘荡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