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哥】南国牡丹吐芬芳,魅力独特
梅州是广东汉剧之乡,大埔是广东汉剧摇篮。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三百多年前,“外江戏”从中原流传进入大埔。“外江戏”进入广东,首先就是进入并生根于客居地的大埔县,解放前大埔就是汉剧的戏窝子。1933年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沿称至今,解放后为区分湖北汉剧,又改称为广东汉剧。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解放后,省文化部门将大埔民声、东方二间汉剧团收编为广东汉剧一团、二团。后来,一团保留发展为今天的广东汉剧院,二团则下放回大埔,即今天的大埔汉剧团。因此,梅州被称为广东汉剧之乡,大埔又被誉为广东汉剧摇篮。
广东汉剧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
广东汉剧的老一辈著名表演艺术家,不少都是来自大埔,像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范思湘、范开盛、罗纯生、刘少林……这些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汉剧著名演员,都是大埔人。1957年,黄粦传、黄桂珠等演员还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
广东汉剧的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老生、小生)、旦(老旦、正旦、花旦)、丑、公、婆、净(红净、乌净)等六大行。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盘夫》,现代剧目《一袋麦种》、《花灯案》等。近年又新编了《诗娘》、《梦@时代》等新剧目。
新编汉剧《诗娘》
新编汉剧《梦@时代》
广东汉剧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汉剧走下舞台,深入百姓演出。
广东汉剧院来到大埔西河镇演出。
大埔汉剧团来到该县梓里村演出。
大埔汉剧团来到张弼士故居前演出。
周六晚上梅城亲水公园汉乐悠扬。
香港游客在学汉剧。
广东汉剧近年来非常重视新人的培养,举办汉剧传承培训班,汉剧进校园等,培养了一大批汉剧新苗,使国家级非遗薪火相传。
汉剧进校园。
四岁半的幼儿在表演汉剧《盘夫》选段。
父子同台表演汉剧。
广东汉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传承好广东汉剧这门经典的文化艺术,加强保护,锐意改革,让广东汉剧这南国牡丹绽放更加美丽的文化之花。
图文作者:阿旺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