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胸痹水气凌心型)
冠心病(胸痹水气凌心型)
高某某,女,45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该患在我校中药系工作,曾于1996年在协和医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素日苦于胸闷气短,稍有劳作则心跳心慌,胸中憋闷,上下楼梯或疾行几步则更明显,曾因此而经医数人,服中药甚夥,均无明显改善,遂来余之教研室中就诊。
余查询得知,该患不欲饮水,大便稀溏已多年,日三四次之多。
验其舌苔水滑,舌体胖大,舌边齿痕明显,舌尖边有少许紫黑小瘀点。切其脉沉而弦。
【病名诊断】胸痹、心悸。
【中医辨证】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心脉受阻。
【中医治则】温振心阳,化气行水,化瘀通络。
【中医处方用药】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30克 桂枝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6克 茜草9克 红花9克 郁金15克 香附9克 丹参15克
【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温服之。忌生冷黏滑油腻。嘱其心态平和,饮食清淡,防止过劳。
【治疗经过和疗效】
服完七剂药后,高教授面带笑容地告诉余,“这药太神奇了,原来的症状一下子全没了”。余查其舌仍胖大,苔水滑有减,舌夹瘀点尚存,脉仍沉弦,效不更方,嘱其再服七剂。
再诊时见其舌仍水滑,便溏减为日二行,余以原方中白术用量增至18克,以增强健脾化饮之力。
一个月余后,高教授手持心电图告诉余,心电图已完全正常,自觉无明显不适,稍有劳作亦无胸闷气短之苦,余查其舌水滑苔,舌胖大均已消失,便已成形,日一次,脉沉有减,嘱其再以三诊方隔日服一剂,连用二周而停药。日后在校园中不期而遇,知其病未复发。
【医话】
苓桂术甘汤一方,乃出于医圣张仲景,仲景用此方加减而成苓桂姜甘汤、苓桂味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苡甘汤(详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至于五苓散(五苓散实际上可以把它看作是苓桂术甘汤去甘草,加猪苓、泽泻而成,因所治之水邪所居部位偏于下,故变动用药,去甘草,加猪、泽因势利导,形成了一个专治痰饮水气病的苓桂剂群,用途甚广)。其中苓桂术甘汤是这一苓桂剂群的核心和基础方。
余临床数十年,凡遇冠心病而见舌苔水滑,舌体胖大,伴胸闷气短、大便稀溏等症者(余之恩师刘渡舟老人家称之谓“水心病”),无不用之,收效甚捷,愈人众多。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言“血不利则为水”,余反而推之,水不利亦可病血,要在气、血、水三者互为因果。余临床使用苓桂术甘汤治冠心病为水饮所害者,又常于方中加茜草、红花即是此义。
不仅如此,凡对冠心病人伴见胸闷、气短、胸痛者,每于所用方中加用郁金、香附、丹参。余视此三药为一体,以行气血之滞,药后胸痹之状顿然而消。凡病患症中伴有胸闷、气短、胸痛而又非中气下陷所致者,均喜用“郁、香、丹”三药,视其为治疗胸痹之“灵丹妙药”,供同仁参用。
苓桂术甘汤证病人若见手足不温、畏寒怕冷者,桂枝用量可适当增加,以取桂枝甘草汤之义,温补心阳,温通心阳,温振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