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风韵——元代书法家张雨行楷书《论书帖》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代,“外族入主”和“等级划分”的阴霾笼罩整个社会近百年,使得这个民族的文人多多少少有种难解的心结。对于统治者的专横,他们或委曲求全,或徘徊观望,或混迹市井,或遁世隐逸,其书法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种种矛盾和不安的情愫。因为与朝廷的不合作,一部分书家必然会遁迹尘俗,走上了隐逸的道路,当今研究者习惯上称之为“隐士书家”。

“隐士书家”并非元代所特有,但每个朝代的“隐士书家”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思想上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在艺术上都有所观照,书法作品中更容易迸发出反传统、脱凡俗的火花。元代的“隐士书家”群体以杨维桢、吴镇、张雨等为代表,但与杨维桢的粗头乱服、吴镇的高逸拔俗不同,张雨的书法一方面有着“隐士书家”所特有的孤傲不驯,一方面极其深入晋唐传统,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超迈气格。

张雨(1283—1350),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诗人、书画家、收藏家、道士,初名泽之,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句曲外史,道号贞居子。他多才多艺、博闻强识,诗文、书画、鉴赏无不涉猎,且皆有所精妙,其画工木石,用笔温润古雅,其书跌宕爽健,风神兼备,颇有晋唐人风韵。

张雨的一生充满着变数和机遇。相传他二十几岁便弃家从道,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此后他开始游历江南,“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得杨、许遗书”。30岁登茅山从王寿衍真人入杭州开元宫,在杭州,他得以见到仰慕已久的赵子昂,于是从赵学书。刘基《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雨性狷介,常眇视流俗,悒悒思古道……独与学士吴兴赵文敏公善,每以陶弘景期之,雨自号句曲外史。”

张雨楷书《论书帖》赏析

释文

宋季書學幾墜.荪壁老人始用率更書為法,一洗舉子俗書之(缪)谬。晚居金锺山,世罕見其蹟。鲜于公南來,當至元間,尚及接識故家諸名公,而老人特精楷法,公尤所敬服。盖行草可以中年習,楷書則未易臨模得也。觀此帖益信其尊尚云。方外張雨。

这是张雨观帖后的一段书跋。虽不知对何帖而发,但意思是清楚的。他认為宋季书法之弊在於对楷法的破坏。宋末,荪壁老人以率更法力洗俗书之谬。鲜于公指鲜于枢,他南下落户杭州為1284年,此时荪壁老人还在。荪壁,指金应桂。字一之,号荪壁。钱塘人。戚辅之《佩楚轩客谈》说:一之雅标度,能欧书,受知贾似道。晚居西湖南山中,筑荪壁山房。鲜于枢敬服其楷法,向他学习过。鲜于枢在晋唐楷法中浸淫非短,被赵孟頫誉為“笔笔有古法”。张雨认为,行草可以中年习,但楷书非得自临模始。本帖很可见张雨在楷书上的功力。

以下为张雨楷书《论书帖》局部放大图: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