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灿读经典---汉人八大家对《楚辞》的杰出贡献

《楚辞》附录:

卷六卜居

杨世灿考释:《卜居》为汉人作品,不是屈原所作。一、误读怀王入秦三年为“屈原既放三年。”二、郑詹尹,古卜筮者之名。王逸注:郑詹尹 ,工姓名也。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而知 屈子者,唯詹尹一人。无考。三、抬高自己:谁知吾之廉贞?不合屈原的品行。

卷七渔父

杨世灿考释:《渔父》为汉人作品,不是屈原所作。首句“屈原既放”,是误读“流放”。25篇屈原是自己决定以“迁臣”回封地湖南。地点一说江潭,在湖南,一说江滨,在湖北。《渔父》词美,百读不能为之醉。但胸怀高贵,“举世皆浊我独清”,不合屈原的品行。

卷九

九辩

宋玉(前298年-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西汉起前202年。

卷十一惜誓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卷十二吊屈原

贾谊

卷十三

招隐士淮南小山

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时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卷十四

七谏

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 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的名篇。亦有后人假托其名作文。明人张溥汇为《东方太中集》。

初放

沉江

怨思

卷十五哀时命

严忌(前188-前105) 西汉初期辞赋家。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后世遂称严忌。严忌少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以文才和善辩闻名于时。曾作《哀时令》赋,借哀叹屈原秉性忠贞、不遇明主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刘濞称吴王,招收四方游士,严忌与当时名士邹阳、枚乘等应召,为刘濞门客。后刘濞图谋反叛,他与枚乘等上书谏阻,刘濞不听,即离开吴,投梁孝王,颇得孝王厚遇。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反叛,兵败伏诛。严忌脱离较早,未罹灾祸,可见其才识过人。人称“严夫子”,有辞赋24篇,今仅存《哀时命》。相传忌死后葬于由拳西北境,其地遂名严墓(今为江苏省吴江市铜罗镇)。

卷十六

九怀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匡机》、《通路》、《危俊》、《昭世》、《尊嘉》、《蓄英》、《思忠》、《陶壅》、《株昭》九章。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卷十七

九叹

刘向(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祖籍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世居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官吏,目录学家,文学家。一说籍贯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九叹是《楚辞》篇名。汉代刘向作。是追思屈原之辞。计《逢纷》、《离世》、《怨思》、《远逝》、《惜贤》、《忧苦》、《愍命》、《思古》、《远游》九章。 名为“九叹”。

卷十八

九思

王逸(杨世灿推算76年-167年享年91岁),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楚辞学者所重。又作有赋、诔、书、论等21篇,及《汉诗》123篇,今多散佚,仅存《九思》,为哀悼屈原而作。明人辑有《王叔师集》。汉安帝元初中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侍中,汉桓帝延喜问为豫章太守。曾参与编修《东观汉记》。《楚辞章句》到了宋代,有了学者洪兴祖的进一步注解,形成流传甚广的一个楚辞版本——《楚辞补注》,从此以后《楚辞章句》与《楚辞补注》通常并行为《楚辞补注》。共有十七卷。赋、诔、书、论及杂文,共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见《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第七十上》。九思:《逢尤》,《怨上》,《疾世》,《悯上》,《遭厄》,《悼乱》,《伤时》,《哀岁》,《守志》。

司马迁

杨世灿按:《楚辞》汉人中无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杨敞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期,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文史: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思想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天文: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天文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司马迁又总结了战国以来的天文学的基本原则,作为‘经’亦即不变的依据。而水、火、金、木、土星则是天文学中的‘纬’亦即经紫变动的部分。把这些固定的和变动的两种星象结合起来,以预测人事变化。扬雄: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班固: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唐代:韩愈: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宋元:马存: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或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妆如浓,靡蔓绰约;或龙腾虎跃,千军万马。郑樵: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明清:金圣叹:《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是一篇列传。张竹波:《金瓶梅》是一部《史记》。钱谦益:“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章学诚: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赵翼: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梁启超: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凡属学人,必须一读。现代:鲁迅: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郭沫若: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翦伯赞: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郑振铎: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杜鹏程: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0)

相关推荐

  • 胡成贤 | 墨点夕阳再生辉(上)

    墨点夕阳再生辉 文/胡成贤 人生中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而柳喑花明,满园春色,繁花似锦.几度辉煌几度秋凉的人生编织成人生历程的交响曲,转眼已到暮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

  • 亲女婿,帮《史记》死而复生?(组图)

    提起大名鼎鼎的文化典籍<二十四史>,谁也丢不掉开山之作<史记>.谈起<史记>,谁也跳不过这部书的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赞,<史记>堪称"史家之 ...

  • ​谢天鹏丨《离骚传》窜入《屈原列传》辨

    <离骚传>窜入<屈原列传>辨 谢天鹏 谢天鹏,重庆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楚辞.唐宋诗禅研究.著有<护教与适性--明教契嵩禅师文学研究>等. 摘  要:<屈原列 ...

  • 《史记》名于杨恽“宣布焉”

    ​<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的作者和这部书本身其实都是历经坎坷的.今日我们对这部书的评价都比较高,但是在班彪.班固等人的眼中却并非佳作,而这种观点甚至影响 ...

  • 世灿读经典~~《易学》解读

    悟叟云:<易学>蒙于三代,起于岐山,"文王拘而演周易":长于春秋,孔子晚而喜<易>.弟子七十所述:成于战国,屈原天问阴阳"三合"&quo ...

  • 世灿读经典---屈原“过夏首而西浮”在沮漳

    湖北<荆楚文库>杨守敬文存4000万字.评说:"杨守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国清末民初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杨守敬及其高足熊会贞,两代人60年呕心沥血一部<水经 ...

  • 世灿读经典---屈原的枝江自然之爱

     屈原继承和发展了楚先祖奠定的哲学思想.通读全部屈<辞>,我们可以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全中国上古历史人物,不仅仅是楚国先公,都以外美内刚称贤能.以举贤爱民论英明,所谓"纷吾 ...

  • 世灿读经典---屈原问答

    后生问屈子:丹阳之都,在丹山之南,何为丹山兮? 屈子答:神农架东,太阳岩,小当阳河水流淌,香溪之一源也.公元前2006年,周封熊繹,在丹山之南,归夔古国,方八百里,杨守敬所谓西接巫山,是也. 问曰:于 ...

  • 世灿读经典---楚祖的哲学与枝江的厚载地理

    周代楚祖的哲学代表人物主要是鬻熊和熊绎.鬻熊和他的孙子熊绎主张内柔外刚.刚柔结合的哲学思想,图腾是自然和谐的丹凤朝阳.楚文化在枝江,主要依靠长江枝江流域,沮水.漳水枝江流域的傍水之地或傍水之城而形成楚 ...

  • 世灿读经典---刘备遗迹宜昌三个古战场

    三国魏蜀吴,曹操称宜昌名临江郡(治临江溪):刘备称宜昌名夷陵郡(治宜昌):陆逊称宜昌名西陵(治西陵山).夷陵大战留有三个古战场:猇亭古战场:马鞍山古战场:秭归古战场. 一.猇亭古战场 公元221年,刘 ...

  • 世灿读经典---考貪水今雲南青海湖入漁泡江入金沙江

    貪水.今雲南省祥雲縣雲南驛鎮,青海湖一支東入漁泡江,漁泡江出雲南姚安縣彌興大苴,北入金沙江.<注>貪水出焉.會貞按,葉榆下雲,貪水首受青蛉,南至邪龍入僕.此只提明貪水之出,乃詳略互見之法. ...

  • 世灿读经典---神農架香溪河五大源

    上庸縣今湖北省竹山縣東南.即神農架.前611年,庸被楚.秦.巴三國所滅後歸入楚,置上庸縣.神農架香溪河五大源出此:東支興山古夫鎮主幹名東河,古洞口水庫於百果園承十支來水,中岔河.鮮家河(竹園河).龍口 ...

  • 世灿读经典---读《水经注疏》 看屈原自传《离骚》經 下

    (接上期) 五十一.瞻前顾后观民计.往前看历史,回头看今天啊.互相观察比较,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策略谋划,以人民之生计程度为准则:哪个行天下之不义可以治天下啊?哪个行天下之不善可以治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