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41)
地安门再现明城墙遗址
当年地安门皇城墙(左侧)
2006年7月6日,在地安门内已经“消失”了近70年的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端的皇城墙修复完成。在施工现场,久居米粮库胡同76岁的白日泉老人欣喜地看到,施工人员正忙着给皇城墙刷大红颜色的涂料,这是皇城墙修缮的最后一道工序。
明代,地安门街道两边设立了内官监、尚衣监、司设监等为皇宫服务的后勤供应衙署,住户也多为皇室服务的勤杂人员。清初,这些机构逐渐废弃,勤杂人员便守着皇城墙“安家落户”并以手艺活儿为生。白日泉老人说,小时候还见到过这城墙影儿,那时墙根儿底下就有平房了,以后逐渐就被私搭乱建遮挡住,把这截子城墙都忘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这城墙还能重见天日。
1970年代地安门路口
自2005年开始,西城区政府启动地安门内大街“城中村”改造方案。由于涉及皇城墙居民拆迁和铺面房补偿等因素,致使皇城墙修复工程迟迟未动。在经过各方专家反复论证和调研,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批复并落实总投资2.5个亿,用于皇城墙彻底修复,还地安门内大街以本来面貌。
今日地安门内大街
既然要恢复地安门大街的“本来面目”,显然是“蚍蜉撼树谈何易”,但也要面对实际现状,拿出切实解决的方案。要恢复就免不了要拆迁,要拆迁居民肯定会提条件,谈判,讨价还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近百年来,皇城墙脚下早已成为京城百姓遮风避雨的港湾,且大多是祖辈三代的城市贫民。如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出台非常及时,不仅古城保护和修缮工作有法可依,而且百姓们也心甘情愿地予以接受。
复建中的雁翅楼
对此,久居地安门的马先生表示:“我们支持政府的工作,愿意把北京建设好。但您把我们家给拆了,横是不能让我们没地方住吧!”对此,拆迁办公室明确表示,这次拆迁虽然是政府行为,目的是保护祖宗留下的皇城墙,再现地安门当年的原始风貌,同时也要合理地安置好居民住房,依据实际情况满足居民提出的拆迁条件。
工作人员对拆迁居民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地安门内大街既是皇城内部城市的主要道路,又是北京旧城北部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恢复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打造北京城市名片,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出应有的贡献。但百姓的拆迁安置,以及住房的实际情况也必须考虑其中。
修复后的皇城墙一角
京城百姓是明事理的。自从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在地安门皇城墙下已经住了三代人的马大妈家,经常召集儿女们开家庭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应对皇城墙改造拆迁?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说白了就是:“给多少拆迁费?我们才能同意签字和搬家。”经过与政府反复协商、多次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总计拆迁款180万元。
虽然说签字画押,皆大欢喜,但毕竟是故土难离。在地安门住了一辈子的马大妈,如今揣着拆迁款,携全家直奔北京通州区,买了两套大两居室。连装修、再买家具,最终还有所结余。马大妈知足地说,剩下这点钱,留着将来给孙子娶媳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