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韦学忠 :远去的情思
远去的情思
作者:韦学忠
下午演出刚结束,天就渐渐地暗了下来。小陈抓紧将二胡等演出器具收拾好。正准备起步回家,宣传队小陆暗暗地拽了一下小陈的衣角,示意小陈退后,和她一起走。并轻声告诉小陈:“我借了一部自行车。”小陈知道,小陆根本不会骑自行车,要自己陪她一起走,很明显——想让自己骑车带她。天快黑了,况且两家又是邻居,小陈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情。当时,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淮滨乡本土的知青中爱好文艺者组织起文艺宣传队,农闲时走村串户,活跃在村头巷尾、水利工地上。不少是结合农村实际,自编自演的节目,社员(村民)们喜闻乐见,非常受欢迎。每到一处,只要社员们看到宣传队的大旗,大人小孩马上围成一个演出场地,气氛十分热烈,常常最后一个节目结束,观众仍余兴未尽,恋恋不舍,不想离开场地。即使夜幕降临了,还难以收场。这不,今天的演出结束,天又晚了。宣传队成员各自抓紧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小陆是本乡中心小学校长的女儿,母亲是教师,姐姐是医师,这在当时的农村,可算得上是一个“名家闺秀”了。小陆和小陈是高中同学,又有共同的爱好——文艺,共同的语言,使俩人关系走得很近。经常一起排练节目和下村演出,来来往往,接触较多。小陈的二胡拉得不错,小陆很羡慕,非常喜欢听小陈演奏《二泉映月》、《江河水》、《病中吟》、《赛马》等二胡名曲,是小陈为数不多的知音之一。而小陆为人纯真、热情,聪颖好学的品格也给小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陆是个美丽而稳重的女孩。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中等身材,能歌善舞。演出时,脖子上的那条红色的纱巾连同她那乌黑的秀发在微风中飘动着,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每当小陆走到哪,就将其身上一种特有的淡淡的幽香带到哪,将爽朗的笑声带到哪。在小陆身上集中了许多村姑开朗、淳朴、善良、落落大方那种特有的美:美丽而不妖艳、清秀而不狐媚,开朗而不粗鄙。小陈和小陆两家都住在乡政府所在地,离今天的演出地约有五六华里的路程。小陈骑车带着小陆,行进在乡间村道上,天南地北,边走边聊。天刚下过雨不久,淮河岸边农村,因泥土含沙量较大,大部分路面只要天一放晴即可走路,但也有少部分路段湿滑难行。天色渐暗,尽管车速很慢,俩人还是不断地摔跤,不是小陆摔在小陈身上,就是小陈摔在小陆身上,自行车被抛得老远,引得彼此一阵欢笑。相互帮助,倒在上面的,拉起压在下面的,爬起来继续前行。淮河之滨,沟渠纵横,路旁的白杨,轻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路况一段好,一段差,俩人骑一段,走一段。不知不觉二、三里路下来,天已完全黑了下来。车无法骑,俩人索性步行。晚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近处,稀疏的蛙声,似乎在显示自己的存在。远处,灯火点点,隐约可听到断续的犬吠声——夜幕,显得无限的空旷和宁静。小陈推着自行车,小陆挽着小陈的左臂,在轻纱般的夜幕中,沐浴着带有泥土香味的夜风,漫步于稍稍泛白的村道上。谈工作,谈学习,谈家庭,谈人生,憧憬着未来……类似这样的情景已不只一次了。俩人的关系今后的走向虽未用言语明确表达,但相互心照不宣。俩颗炽热的心越靠越近,一股股甜蜜的暖流,流淌全身。
小陆和小陈之间由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到心心相印。随着时光的流逝,友情在不断加深。
几年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小陆、小陈一起参加了高考,小陆考取了大学,而小陈却未能如愿,名落孙山。打那以后,身处农村的小陈人生道路曲折、坎坷、艰辛,感觉自己与小陆的地位和条件已无法“匹配”,自愧而羞于“高攀”。小陆几次给小陈写信,为不打扰小陆的学习,小陈只回了一封。只是从内心深处为小陆祝福,祝愿她前程似锦。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有说不完的话,道不了的情。以后,联系渐稀,直至中断了联系。大学毕业后的小陆曾多次寻找过小陈,终因小陈一直在南方打工而未能得见。最终俩人无缘结成伴侣。
转眼几十年过去,小陈常回想起当年小陆和自己相处、交往的的情景,感到一切历历在目,难以忘怀。那段纯洁而珍贵的友情,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记忆而深深地留存在小陈的心底。
甜蜜的记忆,远去的情思……
本期编辑:毕子祥
本期制作:董祖芹
图片作者:网络
(明光文学已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