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误导了:谁说唐伯虎点过秋香?
唐伯虎,生于1470年3月6日,字伯虎。祖籍晋昌,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伯虎字画”四字。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伯虎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母亲丘氏。有一弟一妹。
唐伯虎不仅是一位著 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
唐伯虎又一心向佛,开始讲禅论道、研究起命理星象来,并取《金刚经》里“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之意,自号“六如居士”。而实际上,唐伯虎并非遁入空门,只是借此逃离人事,希望获得一份安宁。晚号“逃禅仙吏”,便是他好佛却不守法戒的最 好证明。
唐伯虎以山水人物为多,然从故宫之临水芙蓉之墨写芙蓉,或写萱花、或写墨菊,得知他的写意花卉,也甚杰出。图中以深浅墨色随意写成盛开牡丹一朵,并以浓墨点蕊。正叶浓而反叶淡,勾出叶筋,叶有风势,若蹁跹欲舞。
唐伯虎的水墨花鸟画基本上是以水墨提炼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其著 名的还有《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初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唐伯虎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几为画名所掩。其代表作《落花诗册》。 唐伯虎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写了不少桃花诗。如《桃花坞》诗:“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但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弯腰拾起地上的落红,装进一个锦囊之中,埋葬在药栏东畔。为此又写了一百多首《落花诗》,抒发了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情绪。据有人考证,《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就是依此作为蓝本的。
"桃花梦"远不是一个陶渊明笔下发展而来的典故,是上古时期就有的一种理想社会设想的渴望。唐伯虎自诩"桃花仙人"在本质上和"唐伯虎"形象在明清戏剧里的喜剧化就有共同之处,这是一个他们希望的社会,和世俗不一样的社会!正如"世人笑我忒风 ,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诗歌一样,情之所致,世俗的讥笑,都会显得无力。
36岁时,唐伯虎用这些积蓄,在苏州城北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桃花坞。桃花坞其实只有几间茅屋,却景色宜人,幽静清雅。唐伯虎为其取名为“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唐伯虎有名的《桃花庵歌》就作于此:“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