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福地|密林里隐藏的濒危物种

在这块相对孤立的生物栖息地,聚集了世界极濒危鸟种中华秋沙鸭的最大越冬群体,还有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是中国特有的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目前仅存不足1000只。2007年冬,中山大学王英永教授在龙虎山发现了近100只中华秋沙鸭,是目前所报道的全球最大的越冬群体。(摄影/邓剑英)
如果坐上泸溪河的竹筏,顺着流水漂流到云锦峰附近,一抬头,老远就能看到红色的悬崖上有一片白花花的东西,很是醒目。这时,撑竹筏的艄公会告诉你,“悬崖上栖息着2000多只野生鸬,这些白色的东西其实是鸬的粪便,抬头看到粪便,也是好兆头,意味着‘奋发图强’嘛!”
由于龙虎山丹霞地貌的自然特征,构成了高密度的相对孤立的生物栖息地,散布于沟谷和山顶之间。崎岖的地貌有助于保存完整的低海拔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各类生物重要的栖息地,而且还成为一处罕见的珍稀濒危物种的避难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比如说,这里聚集了世界极濒危鸟种中华秋沙鸭的最大越冬群体。中华秋沙鸭在全世界只有近1000只,在龙虎山过冬的就有200余只,达到了国际湿地公约提出的国际重要湿地标准。作为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中华秋沙鸭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历史,是中国特有的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也极稀少。它属越冬候鸟,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份在龙虎山泸溪河段的上清、沙湾、蔡家桥、泥湾4个地方群集。
由于受中亚热带暖湿气流影响,龙虎山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域内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梅花鹿、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白鹤、扬子鳄、白鲟、金斑喙凤蝶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江豚、水獭、大灵猫、毛冠鹿、羚、鸳鸯、大鲵、虎纹蛙、阳彩臂金龟、硕步甲、拉步甲等;省级保护动物有:黄鼬、黑熊、三宝鸡、杜鹃、伯劳、灰喜鹊、嘴相思鸟、尖吻蝮、金环蛇、银环蛇、乌梢蛇、眼镜蛇蝮、金裳凤蝶、宽尾凤蝶、丝带凤蝶、黑紫蛱蝶等。
野生梅花鹿生活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由于它全身都有药用价值,历史上遭到过度猎杀,导致数量极少,在中国已是高度危动物,总数不到1000只。(摄影/陈旭)
红嘴相思鸟的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动听,是著名的笼养观赏鸟之,因此遭到人类大量捕捉,供各动物园和个人饲养观赏,致使种群数量显著减少(摄影/陈旭)
黑熊属于林栖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植被茂盛的山地。在朝鲜人“发明”活熊取胆术以前,获取熊胆只能依靠捕杀野生黑熊来获得,但近年来活熊取胆一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摄影/陈旭)
不过,在历史上,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农药污染,加上乱捕滥猎,致使野生动物资源日趋减少。20世纪50年代初期,华南虎还常出没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常有猛兽伤人害畜和毁坏庄稼,政府为保护山区人民财产安全,曾一度奖励捕杀野生动物,如每捕猎一只华南虎奖人民币30元。同时还表彰打虎英雄、打野猪模范宣传他们的“英勇”事迹。山区农民多以猎兽卖皮为副业,致使兽类资源大幅度下降,华南虎已很难见到。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当地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动物资源也在逐渐恢复当中。
此外,龙虎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森林类型主要有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据统计,区域内植物达100科、250属、460种以上,种子植物就有数千种,蕨类植物200多种,若藓植物100种以上,菌类植物也有大量分布。
在这些植物中,最值得一提的种类之一就是红豆杉。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数量极少,仅见于深山老林,在龙虎山主要分布在上清林场、天门山景区等地。
红豆杉是经过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已有250万年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颜危保护植物,明令禁止采伐。
另外,在龙虎山数量很多且居优势的植物群中,就有著名的“天师板栗”,由于它顶着张天师的名头,因此也成了龙虎山最有名气的特产之一。与别的板栗相比,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相传祖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因为坚持素食,便栽了许多板栗树,以板栗来充饥。在他的影响下,历代天师纷纷效仿他,在泸溪河两岸栽满了板栗树,也为龙虎山的上清镇赢得了“板栗之乡”的美誉。
--选自《DEEP》2012第九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