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丨陈永锵:艺术的本义在于由衷率真地表现艺术家自己的美学理想与追求
《老榕树上春潮暗涌》陈永锵
●我喜欢画盛夏的秋海棠,它那喷湧般的红花和滾动般的绿叶,奔腾着生机!我的画笔除了渲染氛围、营造气势之外,我还在宣泄着我对生命的敬畏和颂扬。当画笔蘸着水墨一接触宣纸,我就进入了同我的绘画对象生命交融的境界,至于那种熣灿的颜色究竟是它们对世界的奉献,是诉说,还是我内心的激动和狂热,我自己也不甚了了。
●我希望人们对我的花鸟画不要去作单一的解读。读画应该是这样,好的作品要细细去嚼味,多角度去思索,也许能读出不同的让你感兴趣的味道来。
《实也》陈永锵
●我画南瓜是带有一种象征意义的。它是一个果实,但它的形成是有种并不简单的生命过程的,它像所有成熟的生命一样,经历过风雨。我乐于把南瓜的丰满硕大和沧桑加以强烈的表现,并且以最落落大方的形式张扬它的堂正,可以说,我赋予了南瓜的“人格化”。我认为单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在对待梅、兰、菊、竹的问题上,历代许多不高明花鸟画家的悲哀就在于鹦鹉学舌式的陈陈相因。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我除了喜欢画大自然中土生土长的俗物之外,我的画里很少出现过鸟雀。我画的红棉非常繁茂,山茶花、紫荆、秋海棠等也是簇簇怒放,占满了整个画面,但我不在这样的画面上加添小动物,为的是免入俗套,流于人云亦云“枝头小鸟”“穿花蝴蝶”“鸟语花香”。而要画出植物,这种“无言的生命”的风骨来。
《雄姿英发》陈永锵
●比如红棉,我力求去表现红棉作为岭南人心目中的英雄花的那种“格”,我把它人格化,让它更更意气纵横,成为有灵魂有生命的,所以我画红棉的巨幅都是赋予“英雄主义”的雄壮,给人以厚重强烈的感觉,枝丫交错,花球如炬,这表现的是我生命亢奋的激情,即是我乐于标榜的艺术主张——“张扬生命”!。
●传统是必然的存在,就看你如何看待它,是割弃,还是尊重乃至倾情研习?不要泥古不化,要学以至用。学传统是为了增加艺术养分,就像人吃猪尾也是为了增加养分一样,不是为了长出一条猪尾来。千百年来,传统学画方式讲究师承关系,虽然现在有了正规的美术学院,但依然有偏执师承关系,偏执于传统技法中的某些的模仿,使学生们的作品流于似曾相识,缺乏新意。我认为,艺术的本义在于由衷率真地表现艺术家自己的美学理想与追求,而不是肤浅地“为艺术而艺术”而沉迷于技巧的卖弄中。
《和祥》陈永锵
●其实,题材是不怕重复的,倒是理所当然地存在着永恒的主题,比如“母爱”。明清时代也有画家画过红棉,但那是另一种面目,我的红棉面目肯定与他们不同。这取决于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能力,即画家笔下风物的感情以及对艺术的理解。说到技巧,作为一个理智的画家,他总是要避免表现手法的雷同,要有意识摆脱那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窘境。我以为:“只有向自己的心深处走,才不会重复别人的路。”画家要用自己的经历、阅历,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来画画,也既是说要“画心”。
2005 《十日谈》
编辑 | 渔公子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