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化骨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化骨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谦辞,比如说称呼自己的父亲母亲为“家严”、“家母”,称呼别人的父亲母亲为“令尊”、“令堂”;介绍自己时用的是“在下,敝人、不才”,而尊称其他人时用的则是“大人、阁下、足下”这些词;自己家人介绍儿子、女儿会说“犬子”和“小女”,但是称呼别人家孩子的时候用的是“令郎”、“令嫒”;还有的称呼自家儿子为“化骨龙”,夸赞别人家的孩子为“麒麟子”。其实这样的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尊称和自谦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尊称和自谦已经很少用了,但是“麒麟子”和“化骨龙”这两个词却保留了下来,现在还能听到一句俗语就是“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麒麟子和化骨龙有什么不同?人们为什么使用这句话。
麒麟子
《宋书》记载,麒麟者,仁兽也。在古代麒麟是吉祥之物,主太平、长寿。麒麟是在上古中国最盼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幸运和光明。有诗云:“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相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到“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后来有人捕获了麒麟,孔子还为此伤心不已,不久之后,孔子就去世,所以麒麟也被看作是儒家的象征。在上古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传播。而麒麟子在民间一直都是富贵临门,大吉之兆,代表着高贵出众,所以在古代有人家诞下男孩,就会有亲朋好友、四方邻居称赞,祝福喜得麟儿。主人家收到了这样的祝福,自然满心欢喜,希望孩子将来如他们所说,成为聪明伶俐、非凡出众的“麒麟儿”。人们也常常使用“麟趾”来祝福子孙贤能、品德高尚的意思。
化骨龙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化骨龙指的就是龙其中的一子——“饕餮”,饕餮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我们现代还经常使用饕餮大餐来形容一顿美餐的丰盛,在古代人们对外介绍自己儿子时经常用“化骨龙”来谦称,形容自家孩子太贪吃,太顽皮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在古代神话中,饕餮的形象不好,它是个凶恶贪吃的怪物,永远吃不饱,最后还把自己的身体也吞下。所以“化骨龙”也有了一层贬义,指的是那些没有能力、不求上进,肆意挥霍只出不进,最后坐吃山空、将父母家业全部败光的子孙。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历史上有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很多富贵之家,最后都葬在了不成器的子孙手中,还有就是在古代粤地相传化骨龙是一种外形似生鱼的四脚生物,只是它平日里会将自己的脚收起来,装扮成普通的鱼,耐高温,有装死的本领。但是等人么将它吃下去,它们便会在人体内显现出四肢,并将此人的骨骼尽化。所以说化骨龙善于伪装,能将家族的事业全部化掉。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说的就是那怕家里是有一个出才的好儿子,这个孩子孝顺懂事,但是却抵不过一个败家儿子的消耗。一个儿子赚钱,一个儿子花钱,可是赚钱如集沙,花钱如流水,赚钱的根本抵不上花钱的。根据我们上面写道的外形似鱼的化骨龙的说话,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麒麟也可以形容有能力有才干的人,而化骨龙善于伪装,就比喻为背后的奸佞小人。这一句话就是在告诫人们,就算你身边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也比不过一个小人的破坏。
这时有人可能就想问,在哪里我们能学到这些老祖宗的智慧呢?如果你想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增广贤文》这一本书籍。
这本书是中国唯一一本记录俗语智慧的一本书籍,里面的俗语有上千条。
其以叙述如何待人接物为核心,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通过阅读这一本书籍,你会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智慧,让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许多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