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阿姨感恩节送糖果被误解,哈工大没有挺她,也没批判学生
昨天是感恩节,发生了许多事情。
先是迭戈·马拉多纳在家中去世,一时间令人悲伤不已。后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宿管阿姨在感恩节这天送糖果,遭到学生威胁举报“过洋节”!
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对此,不少人反问:“允许外国人过中国传统节,不允许中国过洋节吗?”
要知道,宿管阿姨不仅在感恩节发糖果,在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等也有给同学们发放粽子等东西的。那时候为何没有人发布网文,大肆表扬一番呢?
其实,这件事可大、可小。
毕竟发生在大学里面,我们总是期待着文化氛围可以兼容并包,但是实际情况可能要稍差一些。
回到“感恩”的本来之义,或许是我们建设“美好生活”的唯一道路。
乍一看,每天的新闻都是负面、黑色的,鲜少可以有让人提起精神、感到温暖的消息,却遭到同学们的议论——不该过感恩节。
既然谈到“感恩节”,那我们怎么理解这个节日呢?
若说这个节日带着某种宗教的意义,那么我们需要看清楚,还有不少的日子是与其关联的。
比如周末的最后一天,那也是源自基督教的说法。不是么?
我始终相信,随着文化环境开明,会让人内心映射到更多热度。
所以,说这个不能过“感恩节”的同学,可以好好地思考一下——你的生活里面,究竟有多少是中西合璧的呢?
再补一句,倘使这位同学以后出国,是不是就不用外国的东西?
“哈尔滨工业大学宿管阿姨感恩节送糖果”一事发生,该校调查后,官方公布:公寓阿姨派发巧克力是出于好心,学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出于善意。
所以,并没有像许多网友所期待的,挺阿姨的好心。
不管是否符合每个人的期待,但是感恩节本身是好的。
我们总是在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宿管阿姨这样做,也是蛮有心的。要知道,当一个人自己花钱买礼物送给同学们,在大学,是多么好的一种关怀啊。
只是,文化差异造就了这奇怪的疏离感,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奇怪感觉,让我们开始忘记感恩节本身就是“感恩”,对于阿姨来说,她不过是提供了自己想要表达的爱心,却遭到无情的批判。
可见,从外部视角理解他人,是无法真正实现客观的。
令人心酸的是,宿管阿姨说:“实际就想表达感谢一下同学对公寓工作支持。以后会多多注意。”
不知道她以后还会不会买好吃的送给同学们,但这一次闹这样大的动静,估计她也会有些顾虑吧。
感恩本身不易理解、争议颇大,但是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其实很多人渴望得到这样的关爱。阿姨的举动其实也映照着陌生人之间的一份关心,除此之外,围绕人情,又是一个不错的思考。
最后,你认为宿管阿姨该在感恩节送糖果吗?
是不是避开这一天的日子送,就没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了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