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胡先生豆腐小考(南大往事之二十)

马祥兴菜馆

南京马祥兴餐馆有道名菜叫胡先生豆腐,胡先生指谁?人们或许会想到胡小石,因为他名气大,高寿,喜欢和朋友、学生下馆子,还喜欢为餐馆写招牌。

胡先生豆腐

你还别说,胡小石也确实在马祥兴餐馆的发展史上起过很大作用,周勋初在《胡小石先生与书法》一文中说:“南京有一家著名的清真馆子,原是因小石师而扬名的。早年他住在城南中华路附近,有一次冒广生和黄季刚玩雨花台,顺路去胡家拜访,因为周围没有像样的馆子,小石师只能在附近的那家小清真馆子中请客。店主见来了几位大名士,竭尽所能,烧了几个好菜,结果冒广生等大为满意,回去大肆渲染”,于是“这家馆子日益走红,成了全国回教馆子中的一面旗帜。”

胡小石

该文还提到这家餐馆原来的招牌就是胡小石题写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文中所说的“那家小清真馆子”就是马祥兴餐馆。周勋初是胡小石的研究生,也是一位美食家,所说当然是可靠的。

叶兆言

也有不同意见,叶兆言在《胡小石:走在文学史的画卷里》一文中说:“南京馆子里曾有一道叫胡先生豆腐的名肴,据说就与他老人家有关,不过这是悬案,有人考证此胡非彼胡。”

胡翔冬

“彼胡”当指金陵大学中文系另一位胡先生胡翔冬,吴白匋在《翔冬先生遗事》中说:“金陵南门外马回回酒肆,光绪末年始有之,初仅小屋两间,座上客亦不过贩夫走卒,然厨师名老漆者颇慧,师以己意指点之,渐能制奇品之菜。师时邀朋辈及诸生往饮,列坐高谈,非至口耳俱饫,不言归也。”

吴白匋

文中“马回回酒肆”显然也即马祥兴餐馆。吴白匋是胡翔冬的学生,抗战时住在成都白丝街,与胡翔冬生活于同一个屋檐下,则所言非虚。

后来,张增泰特地写了《胡先生豆腐》一文,明确指出“‘胡先生’的原型是胡翔冬”,并提供了一条有力证据:“词学家唐圭璋曾受教于胡翔冬、胡小石,后来又与胡小石共事,他多次随‘二胡’进出马祥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针对报刊上的片面介绍,在家中与笔者谈到了这道名菜的由来。唐老应是当事人,说出‘胡先生豆腐’这一美食佳话,胡翔冬是原型,胡小石光大之。”

唐圭璋的这个说法应当说是实事求是的。

唐圭璋

不过,也有人将“胡先生豆腐”中的“胡先生”兼指胡翔冬与胡小石,而不分彼此。如俞允尧在《百年老店马祥兴》一文中介绍道:“1925年,当时在东南大学任教的胡翔冬与胡小石教授,首先对‘马祥兴’发生兴趣,成了常客。店家为适应他们口味,特用鸡肝、虾仁、笋尖等鲜品配制豆腐,鲜美脱俗,并有一种清香,二胡非常满意,名之曰‘胡先生豆腐’。以后此菜在东南大学名声大振,很快在社会上传开。”

《马祥兴传奇》

将“二胡”相提并论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

马祥兴的地址迁了好几回,马盛祥主持马祥兴的时候是在中华门外米市大街,当时胡翔冬住在中华门外窑湾(今窑湾街),胡小石也住在中华路附近,都与马祥兴餐馆很近,而且“二胡”从小就是好朋友,吴白匋在《翔冬先生遗事》一文中说:“胡小石师为其总角交。年二十入泮。旋与小石师入两江师范学堂肄业,受知于监督临川李梅庵先生瑞清。戊申(1908),负笈日本,专治农博于早稻田大学。庚戌(1910),学成归国,梅庵先生延为教习。”

李瑞清

而这一年,胡小石从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留在该校附中教书。李瑞清还同时介绍“二胡”向陈三立学诗。

1920年9月,李瑞清逝世,胡小石和胡翔冬等一道操办了恩师的葬礼,胡翔冬甚至还在牛首山庐墓数年。

金陵大学

1927年以后,胡小石与胡翔冬长期担任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可见,“二胡”为同乡、同学、同事,又都喜欢与朋友和学生在一起喝酒。所以胡先生豆腐中的胡先生究竟是此胡还是彼胡,真的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

吴白匋题赠《自怡斋诗》

胡先生豆腐这个名称还是挺有文化内涵的,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还记录了胡翔冬、胡小石等名教授与马祥兴餐馆之间的密切关系。

胡翔冬所填中央大学学期成绩报告单

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历史上,黄侃、吴梅、胡翔冬、胡小石等名教授都喜欢请学生喝酒,他们同时又都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值得人们深思的文化现象。

(0)

相关推荐

  • 吃遍云南地道美味,从昆明的凹糟馆子开始

    去到一个城市,我最喜欢去犄角旮旯里找些不起眼的店面,和本地人挤在一起吃吃喝喝.这些餐馆由于环境或者服务不好,在点评软件上的评分通常不高,很容易被外地朋友pass掉.殊不知,这些地方才藏着最地道的滋味. ...

  • 老南京民间美食

    2021年02月04日   16 :气象新闻/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南京作为著名文化古城,人文荟萃,物产富饶,精致细腻的民风孕育了美食文化,民间美食小吃品种繁多,奇葩竞放,享誉东南西北. 六 ...

  •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五:标新立异聚丰园

    话说1861年到1862年这两年,时值正兴园和陈麻婆豆腐把个成都食肆闹得风风火火之际,殊不知又一个餐饮奇才呱呱落地.真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就是日后傲笑江湖的厨界高手.川菜燕蒸帮舵主.聚丰园老 ...

  • 南京 | 一座古城的色、香、味

    More than books 中秋小假,临时起意去南京.高铁没票,不要紧,买到上海:住店价格翻番,不要紧,置冬衣时间还早:预报三天都有雨,不要紧,买把伞. 果然冷风凄雨!出租车停在老门东牌楼下,导航 ...

  • 徐有富:胡小石与董莲枝(南大往事之二十一)

    董莲枝 董莲枝1923年从济南来南京夫子庙演出,仅19岁,颇受文人赞赏.江南才子卢前就是她的粉丝,其<冶城话旧·董莲枝>云:"秦淮歌肆,鼓词盛行为近十年事,众推董莲枝第一.莲枝初 ...

  • 徐有富:吴梅改作业(南大往事之二)

    如今不少高校文科教师上课很少布置作业,特别是研究生课程,通常都是以写篇课程论文,批个分数了事,至于论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学生通常是不知道的,也懒得去问.其实学生做作业,老师改作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

  • 徐有富:关于《方湖日记》(南大往事之十九)

    "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我们班所有人的命运,为了逃避无聊的派别斗争,有位同学竟躲到陶渊明当过八十几天县令的彭泽县,在一家小工厂里当起了临时工,还幸运地结识了一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女儿, ...

  • 徐有富: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下(南大往事之十七)

    三.珍稀古籍的出版机构 陈训慈说:"劬师主持国学图书馆,增益馆藏,整理编目,编印年刊及流通阅览以惠学人外,其尤为学术界造福不朽者,却在用馆藏佳本亲自校辑印书等之出版事业."[1] ...

  • 徐有富: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中(南大往事之十七)

    二.工作人员的研究中心 为了培养人才,柳诒徵还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将图书馆办成了科学研究中心. 柳诒徵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苏渊雷谈到了这一点,指出:"先生以积学之士,主持南 ...

  • 徐有富: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上(南大往事之十七)

    在南京图书馆百年馆庆之际,我想起了老馆长柳诒徵. 柳诒徵先生画像 他的成就是将国学图书馆办成了读者的研究院,工作人员的研究中心,珍稀古籍的出版机构,总之都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读者的研究院 国学图书 ...

  • 徐有富:大教育家柳诒徵(南大往事之十六)

    柳诒徵先生 吴宓在<空轩诗话>中甚至将柳诒徵与梁启超相提并论,指出: 近今吾国学者人师,可与梁任公先生联镳并驾,而其治学方法亦相类似者,厥惟丹徒柳翼谋先生诒徵. 两先生皆宏通博雅,皆兼包考 ...

  • 徐有富:读《郦亭诗稿》(南大往事之十五)

    我偶然读到史学大师朱希祖的一首小诗<自嘲>:"不与人物接,不为山海游,终生伏几案,天地一书囚",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便到书店买了套<朱希祖文集>,因为 ...

  • 徐有富:李瑞清遗事下(南大往事之十四)

    五.李瑞清鬻书上海 李瑞清任职期间工资还是非常高的,江宁学务处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呈<督宪调查两江师范学堂及附属小学校应行核减扩充大略情形清折>云:监督李瑞清,"薪水及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