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企业经营必须以“天”为单位,每天脚踏实地的奋斗
——稻盛和夫
京瓷公司每月进行核算,透过每个月的数字变动来审视经营状况。为此,就必须对每天的核算数据做到心中有数,这便是该条目的中心思想。
首先,必须充分把握上个月的相关数据——如上个月的销售额、经费和利润。然后以此为基础,观察一系列的变化——“与上个月相比,这个月的该项目有所改善”……如果不回顾上月的结果,企业经营就无从谈起。
有的企业采取所谓“半财年结算制度”,让财务部门和会计对过去六个月内的总体盈亏进行结算。在我看来,这种方式的时间跨度太大,并不能为企业经营真正发挥作用。
要想通过审视上个月的资料来开展这个月的经营活动,就必须结清截至上月月末的销售额和经费等项目,然后在下个月的第一周内完成所有业绩数据的计算和报表的制作。即便再晚,也必须在下个月的第十天内完成。如果花了十天时间来得出上个月的业绩结果,那么其对于当月经营活动的参考价值就已经有所贬损。换言之,当月的决策和行动都会因此而出现十天的延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提前把每天产生的售货记账单分月归纳合计。哪怕是一些没有财务部门的小企业,也应该对自己所委托的会计事务所提出相应要求——“希望你们能在每月的这个日期前完成上个月的结算”。为了实现高效率的结算工作,就要事先把每天的售货记账单按月归总。只要把产生的经费、人工费、银行转账金额等一并计算,然后交给会计事务所,事务所便会予以合计。如果能把这样的准备工作做到位,那么最晚在次月的前十天内,肯定能得到准确无误的财务结算表。
然而,即便是盛和塾的塾生,以前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在次月的前十天内完成前月度结算。即便知道结算数据对于次月经营活动的意义,但由于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劳力,因此大多数企业家会望而却步。而京瓷则一直坚持贯彻这样的方针,40年来,从不间断。即便如今年销售额已经高达7000亿日元,也仍然保持着这种每月及时结算的运作体系。
“做核算”是我特意使用的表达方式。所谓“做核算”,听起来像是“做假账”“掩盖坏账”的粉饰行为,但其实并非如此。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核算结果取决于企业家的意志”。
企业经营必须以“天”为单位,每天脚踏实地地奋斗。但如果只知埋头努力,核算结果总会有“随波逐流”的倾向。
经营活动必须源于企业家的意志。以豆腐店为例,之前每天早上做50块豆腐,但为了提高产量,于是暗下决心——“今天要加把劲,做60块豆腐,所以得比平时早起一小时”。企业家可以像这样凭借自己的意志提高出货量。同理,为了控制成本,企业家可以积极思考如何改良榨豆浆的方法——“以前都是用手挤,如果改用老虎钳夹的话,不但出浆率更高,还能节约大豆用量”。
“做核算”绝非胡乱地人为篡改数字,而是企业家通过自己的意志来提高销售额,削减成本经费,从而使核算结果发生变化的行为。
如果“上个月的结算结果非常不理想,没有产生利润”,则完全可以归咎于企业家所开展的经营活动。即便企业家为自己开脱“我可是非常努力的,可不知为何,竟会出现这种结果”,也是毫无意义的。不管核算的结果是好是坏,都是企业家意志的体现。在铁一般的数字面前,一切借口都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