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闽南】揭秘!珍贵的“南洋家书”是通过这些机构寄达故乡的!
“十户人家九户侨”,这是用来形容闽南沿海地区华侨多的一句俗语。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下南洋”移民潮,使得闽南一带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随着华侨人数的增加和侨批来往的增多,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产生了不少专门收集侨批的信局。
眼前这幢欧式风格的“奇园”和边上中西合璧风格的“船楼”等建筑,就是王顺兴信局旧址,它也是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鲤城区江南街道王宫社区文物解说员
陈如榕
王顺兴信局是一个企业的名称,它真正的创始人叫王世碑。
王世碑一开始也是水客出身,1851年,19岁的王世碑往厦门谋生,在走厦门小吕宋的大帆船上工作。来来往往间,热情好客的他深得下南洋的侨亲喜爱,那时邮电未通,更无银行汇兑,有侨亲开始会托他带银物书信回家,久而久之,托的人多了,他就不再做船工而是专职做起了“水客”,到后面甚至办起了侨批局,成为闽南地区创办较早的一家信局。
早期的安海港是闽南华侨出国的重要口岸之一。清末以来,安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传统,使得许多侨批局都会在这里设点。据《安海乡土史话》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晋江县安海洋垵郑灶伯、郑贞伯兄弟创办郑顺荣批馆,办理华侨递寄银信业务,为福建省最早开办的侨批局。
郑顺荣批馆就是在安海的兴胜街,兴胜街所在的这里,安海人俗称为“三里街”,兴胜境街这段不长,大概一百来米,但是这段在清末时,非常繁荣。
后来,在安海的侨批局主要分布于三里街的下墟巷、中山路、石埕街等路段。不过现在,古街两侧又有了新的变化,当时的侨批局很难再见踪影,我们只能从那些泛黄的批封上去寻找它曾经存在的踪影。
天一信局系由旅菲华侨郭有品于1880年在其家乡漳州角美的流传村创办,时称“天一批郊”; 1912年,改称为“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
随后,郭有品继又在南洋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设立23家分支机构,以其经营时间长,海外网点多,影响巨大,成为了清末民初闽南地区闻名海内外的侨批局“巨头”。
如今,历经百年沧桑的“天一信局”,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但是,“天一信局”所代表的精神及其价值,却仍然深深影响着后世。它蕴藏的侨批文化内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闽南侨批局重要的“民间档案”。
记者 | 张春媚、黄石、杜少雄
编辑 | 李宇凌
原文转自:晋江电视台